- 年份
- 2024(14535)
- 2023(20696)
- 2022(17532)
- 2021(16547)
- 2020(13747)
- 2019(31399)
- 2018(30746)
- 2017(59151)
- 2016(31913)
- 2015(35809)
- 2014(35213)
- 2013(34857)
- 2012(32079)
- 2011(29084)
- 2010(29313)
- 2009(27660)
- 2008(27260)
- 2007(24411)
- 2006(21919)
- 2005(19681)
- 学科
- 济(131655)
- 经济(131491)
- 业(110072)
- 管理(98262)
- 企(89460)
- 企业(89460)
- 方法(55166)
- 农(52361)
- 数学(44911)
- 数学方法(44328)
- 中国(37474)
- 财(37450)
- 业经(37171)
- 农业(35117)
- 制(27502)
- 贸(25792)
- 贸易(25774)
- 学(25690)
- 易(25075)
- 地方(24905)
- 务(24516)
- 财务(24433)
- 财务管理(24396)
- 企业财务(23095)
- 理论(22978)
- 策(22722)
- 技术(22361)
- 和(22278)
- 银(20964)
- 银行(20919)
- 机构
- 学院(456612)
- 大学(453278)
- 济(190108)
- 经济(186261)
- 管理(179641)
- 研究(156527)
- 理学(154113)
- 理学院(152458)
- 管理学(149986)
- 管理学院(149149)
- 中国(121836)
- 京(96882)
- 科学(93898)
- 财(87904)
- 农(82429)
- 所(78775)
- 研究所(71271)
- 中心(70675)
- 江(69393)
- 财经(69259)
- 业大(67670)
- 农业(63426)
- 经(63062)
- 北京(61425)
- 范(60379)
- 师范(59924)
- 经济学(56629)
- 院(56176)
- 州(55214)
- 经济学院(51027)
- 基金
- 项目(301504)
- 科学(238760)
- 研究(225650)
- 基金(219416)
- 家(190028)
- 国家(188320)
- 科学基金(162123)
- 社会(143825)
- 社会科(135985)
- 社会科学(135951)
- 省(116771)
- 基金项目(114832)
- 自然(102951)
- 教育(102926)
- 自然科(100558)
- 自然科学(100532)
- 自然科学基金(98744)
- 划(97923)
- 编号(93184)
- 资助(89813)
- 成果(76674)
- 重点(67450)
- 部(67365)
- 发(65590)
- 课题(63925)
- 创(63561)
- 国家社会(59171)
- 创新(58888)
- 教育部(57923)
- 科研(56701)
- 期刊
- 济(219364)
- 经济(219364)
- 研究(139278)
- 中国(91222)
- 农(80255)
- 学报(68940)
- 财(68107)
- 管理(68051)
- 科学(66003)
- 农业(54362)
- 大学(53317)
- 教育(51643)
- 学学(50140)
- 融(45573)
- 金融(45573)
- 技术(39683)
- 业经(39057)
- 经济研究(34264)
- 财经(33994)
- 经(29250)
- 业(28666)
- 问题(28614)
- 技术经济(23450)
- 贸(23172)
- 世界(22479)
- 版(22462)
- 图书(21713)
- 现代(21389)
- 科技(20903)
- 理论(20518)
共检索到694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雷 齐顾波 于浩淼
中非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非洲农业合作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本文梳理了新时期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和投资政策及其所呈现的中非减贫合作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并根据中国对非洲农业政策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减贫路径,即注重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经验的示范性和启示性,突出非洲国家减贫实践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促进对非洲减贫工作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坚持以"开发性扶贫"推动非洲减贫目标的实现4个方面。同时,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推进中国对非洲减贫合作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国对非洲农业政策及其减贫路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业政策 非洲 减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振国 于永达 徐秀丽
对外农业合作是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多项政策进行引导。本文系统梳理了"三农"类中央1号文件、"五年规划"以及《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中的对外农业政策,并对变迁特点进行总结。研究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对外农业政策一方面保持了原有的一些传统,如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农业"走出去"的公共性、关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鼓励"走出去"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的元素,如将对外农业合作拓展到"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上、发展以基础设施为载体的农业合作园区、结合信息革命创建跨境电商和信息平台、强调绿色共享来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粮农目标。最后,提出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建立政策自信传送机制以及培养专业的政策执行队伍,以保证中国对外农业政策的有效落实,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农业合作 政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云勇 葛林芳
在如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下,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于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贡献。如今教育在国际竞争中越发突显出重要作用,而农业是一国之基础性产业,高等农业教育则为农业提供专业人才,是共建"一带一路"农业的关键。中俄应抓住时代条件、地理条件、历史条件所给予的机遇,积极迎接俄式中国威胁论、高等农业教育合作甚少、办学层次低、语言障碍、人身安全等问题的挑战,最终实现中俄高等农业教育的协同共进,积极打造高等农业教育共同体。从宏观层面来看,中俄两国应签订相关的多边框架协议,制定相关政策和协同机制;从中观层面来看,中俄高等农业教育合作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从微观层面来看,中俄高等农业院校应携手做出相向而行的努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 俄罗斯 高等农业教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玉竹 闫琰 杨念 王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仁淑
进入21世纪后非洲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的扩大加快了中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非洲的投资和经济合作。尤其是近年来中日两国元首接连访问非洲,使非洲地区逐渐成为亚洲之后中日两国进行经济外交博弈的重要场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日本安倍首相提出把非洲视为“日本外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森 张铃涓 呙小明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中国吸收外资、融入全球开放式经济的主要方式,虽然中国农业FDI利用相对规模偏小,但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其引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国28个省份相关面板数据,将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衡量FDI异质性的指标,从资本流入视角区分对应外商资本技术水平和投资动机,同时结合东中西部3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综合优势,分析制度、市场、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当地农业异质性FDI引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晔 茹蕾 杨光 陈瑞剑
东盟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基础良好、成效显著,农业投资合作发展尤为迅速。东盟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地位显著,中国在东盟农业投资企业数量多、投资金额大、合作领域和产业链广泛,带动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政府间合作正在由援助、技术合作向战略顶层对接全面拓展,企业投资合作正在从独立经营模式向园区集聚模式转型。下一步,建议从战略对接、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推动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关键词:
东盟 农业合作 对外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长平 袁洋 杨柳
以开辟"一带一路"合作新起点为契机,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更大发展空间内整合资源要素,应对发展新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坚持以结构调整为基本导向,坚持以扶优限劣为主要原则,着力解决外向型企业的融资瓶颈,优化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改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支持政策,助力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加大对接供给侧改革的金融力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货币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君璧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对外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化对外投资合作;对内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有效供给。在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走出去"的现状与战略意义基础上,提出了制定"走出去"顶层规划,加强农业资源优势互补;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适当增加进口配额,以支持中国"走出去"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做好风险预判,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努力提升中国农业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施"互联网+农业";加快国际化专业化农业人才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剑 赵福成 卓焕标 武艺
加快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中国农业产业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全面分析中苏两国农业资源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和各自优势,指出深化两国农业投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推进中苏农业投资合作的总体思路以及在机制建设、融智合作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苏丹 农业投资 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月季 胡晨 李佳莲
中国借"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越来越紧密,新阶段迫切需要对双方合作模式与经验进行总结。本文阐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动机、历程与现状,从双方合作的主导力量视角归纳双边技术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农业技术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即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尚不成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平衡、科研单位参与度不够等。由此,提出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应创新和完善农业技术合作服务平台、突出农业企业的主体地位、夯实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卫平
在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欧双方各自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制约。"新常态"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欧盟所推出的"容克计划"都是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其中,产能国际合作是核心,需要从政府对话及企业项目对接两个层面展开,即政府就投资重大事项如市场准入限制、投资审批程序、国家安全审查、项目监管规则、资本流入等达成共识,形成投资合作框架;企业则凭借自身资金、技术、管理等参与其中,形成良性竞争和循环。中国资本结合中国产能,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引领下,可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转变中国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模式,通过对外投资进一步融入欧洲市场,带动产业升级并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容克计划 对欧投资 亚投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春艳 赵军
本文使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将对外投资总量分解为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解释了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增长的路径。研究发现: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总量增长的路径;从投资方式看,跨国并购的集约边际增长强于绿地投资,扩展边际增长弱于绿地投资;从投资方向看,对顺梯度国家的投资二元边际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对逆梯度国家作用相反;从行业类别看,交通与能源行业的对外投资二元边际增长的提高作用更优。机制检验表明,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的稳定性应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建设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