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0)
- 2023(13229)
- 2022(11257)
- 2021(10469)
- 2020(8846)
- 2019(20644)
- 2018(20044)
- 2017(38130)
- 2016(20147)
- 2015(22935)
- 2014(22336)
- 2013(22394)
- 2012(20671)
- 2011(18789)
- 2010(18930)
- 2009(17952)
- 2008(17948)
- 2007(15956)
- 2006(13872)
- 2005(12616)
- 学科
- 济(90541)
- 经济(90464)
- 管理(55355)
- 业(53246)
- 企(42881)
- 企业(42881)
- 方法(42165)
- 数学(37064)
- 数学方法(36739)
- 贸(26219)
- 贸易(26202)
- 中国(25900)
- 易(25472)
- 财(23231)
- 农(23228)
- 业经(17547)
- 学(16575)
- 地方(16531)
- 制(16217)
- 农业(15023)
- 务(14187)
- 财务(14153)
- 财务管理(14122)
- 银(13892)
- 银行(13865)
- 融(13812)
- 金融(13810)
- 行(13316)
- 企业财务(13311)
- 环境(12884)
- 机构
- 大学(295491)
- 学院(293553)
- 济(133236)
- 经济(130918)
- 管理(109793)
- 研究(103935)
- 理学(94596)
- 理学院(93555)
- 管理学(91976)
- 管理学院(91429)
- 中国(79499)
- 京(61872)
- 科学(59945)
- 财(59714)
- 所(52517)
- 财经(47924)
- 研究所(47587)
- 农(46699)
- 中心(46313)
- 经(43703)
- 经济学(42999)
- 江(42438)
- 业大(40225)
- 北京(39421)
- 经济学院(38992)
- 范(37547)
- 师范(37223)
- 院(37214)
- 农业(36855)
- 财经大学(35626)
- 基金
- 项目(191412)
- 科学(151254)
- 基金(141593)
- 研究(140448)
- 家(123177)
- 国家(122244)
- 科学基金(104223)
- 社会(91735)
- 社会科(87234)
- 社会科学(87208)
- 基金项目(73617)
- 省(71600)
- 自然(65377)
- 教育(64772)
- 自然科(63949)
- 自然科学(63929)
- 自然科学基金(62837)
- 划(61177)
- 资助(58801)
- 编号(55884)
- 成果(45569)
- 部(44160)
- 重点(43650)
- 发(41598)
- 创(39866)
- 国家社会(39303)
- 课题(38535)
- 教育部(38305)
- 创新(37315)
- 科研(37076)
共检索到441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海华 林海英 张丽艳 鑫颖 包家辰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全球化的共同构想,东盟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如何,是持续推进中国-东盟经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9-2018年中国对东盟及各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数据,借助引力模型,构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进口和出口贸易效应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对贸易具有显著的创造性互补效应,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年末人口数对贸易也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对东盟各成员国间的直接投资以及各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间的直接投资均存在不均衡现象,文莱、缅甸、老挝等小成员国贸易潜力值较小,越南是所有成员国中贸易潜力类型跨度最大的国家。为此本文提出了推进中国对东盟贸易发展"提质升级"的政策启示,以期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融合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投资方向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基于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均显著为正,但对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区分投资目标国后发现,中国在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作用,而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进口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将贸易进出口产品区分为初级制成品、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发现中国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经济体则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制成品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而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的进口存在替代效应。因而,应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实施"因国施策"的贸易策略,实现与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优势互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军 李洁玲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状况,选取2005-2015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出口数据,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采用混合的O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机场设施质量每提高1%,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将增长0.975%;平均关税水平每降低1%,出口贸易将增长约0.039%,中国"一带一路"实施可以大幅提升中国对金砖国家的出口潜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 引力模型 模拟测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军 李洁玲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状况,选取2005-2015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出口数据,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采用混合的O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机场设施质量每提高1%,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将增长0.975%;平均关税水平每降低1%,出口贸易将增长约0.039%,中国"一带一路"实施可以大幅提升中国对金砖国家的出口潜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 引力模型 模拟测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匡增杰 高军
文章在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结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潜力。结果表明:GDP、共同语言、接壤、殖民地和自贸协定等变量对贸易有积极作用。总体而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潜力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楚建英
西亚地处亚欧非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与西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与西亚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西亚各国的贸易潜力,测算了双边贸易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双方人均GDP、西亚各国的人口规模和区域贸易协定可以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双边距离和中国的人口规模会阻碍贸易发展。据此建议中国在与西亚贸易往来时,应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港口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防范贸易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东盟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双边农产品贸易急剧飙升,成效显著,东盟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于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格局、产品结构、消费层次等互补优势,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构建区域性农产品贸易合作新体系,未来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海欧 刘海云
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有利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融合。本文基于TII模型分析了OFDI影响双边贸易互补关系的机理,发现存在比较优势和国家间贸易偏向两种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创造了条件,是OFDI提高双边贸易互补性的催化剂。本文采用2005—2016年7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中国OFDI提高了双边贸易互补程度,国家贸易偏向机制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互补贸易关系的形成,而对非沿线国OFDI没有显现相应的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OFDI对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且贸易偏向机制变得更加突出。探讨国家贸易偏向机制的实现途径发现,OFDI通过构建区域生产网络,深化了两国的产业联系和贸易联系,提高了国家间贸易偏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安晓宁 辛岭
[目的]文章利用2007—2016年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从贸易总量、贸易结构等相关数据切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南亚11国①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双边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以及潜在合作空间,挖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为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拓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南亚农产品贸易关系更加紧密;"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东南亚,改善了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逆差地位。[结论]东南亚农产品出口优势整体强于中国,双方农产品出口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且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敏 陈淑梅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互联互通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促进效应逐步显现。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地域和国别范围开放的前提,借助中国与沿线国家2010-2017年的贸易、人口、共同语言等数据,以及互联互通因素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联通及贸易畅通的水平量化数据,并引入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亚投行成员国等影响因素,从出口和进口两个维度,以传统引力模型为比较基准,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下互联互通的核心变量及贸易非效率项对中国及沿线国家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进口效率平均水平落后于出口效率平均水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晔 茹蕾 杨光 陈瑞剑
东盟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基础良好、成效显著,农业投资合作发展尤为迅速。东盟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中地位显著,中国在东盟农业投资企业数量多、投资金额大、合作领域和产业链广泛,带动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政府间合作正在由援助、技术合作向战略顶层对接全面拓展,企业投资合作正在从独立经营模式向园区集聚模式转型。下一步,建议从战略对接、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推动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关键词:
东盟 农业合作 对外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秀莲 陈兰舟 于吉梅
运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和构建脆弱性指数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和投资敏感性与脆弱性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都是正向敏感,且多为高敏感;大部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敏感度低于贸易敏感度,投资脆弱度高于贸易脆弱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CAFTA升级版协调合作机制,促进相互依赖;加大双向投资,提高投资敏感度和降低脆弱度;重视东盟的高脆弱性国家,大力发展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树立海陆合作并举的观念,破解陆域合作思维带来的脆弱性影响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动力。据麦肯锡预测,到205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增量将占全球总增量的80%左右,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作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球前列的投资大国,中国迫切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 投资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