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7)
- 2023(15828)
- 2022(13795)
- 2021(12971)
- 2020(10893)
- 2019(25243)
- 2018(24937)
- 2017(47909)
- 2016(25556)
- 2015(28663)
- 2014(28181)
- 2013(27906)
- 2012(25459)
- 2011(22871)
- 2010(22770)
- 2009(21341)
- 2008(20712)
- 2007(17703)
- 2006(15629)
- 2005(13972)
- 学科
- 济(107588)
- 经济(107477)
- 管理(71393)
- 业(67001)
- 企(55135)
- 企业(55135)
- 方法(49211)
- 数学(42784)
- 数学方法(42339)
- 中国(29933)
- 贸(27597)
- 贸易(27581)
- 易(26799)
- 农(26625)
- 财(26587)
- 业经(21713)
- 地方(21682)
- 学(21364)
- 制(18190)
- 农业(17740)
- 理论(16836)
- 务(16499)
- 财务(16423)
- 财务管理(16399)
- 和(15856)
- 环境(15812)
- 银(15700)
- 银行(15655)
- 融(15541)
- 金融(15539)
- 机构
- 大学(360225)
- 学院(356422)
- 济(152175)
- 经济(149300)
- 管理(139827)
- 研究(123729)
- 理学(121311)
- 理学院(119972)
- 管理学(117886)
- 管理学院(117267)
- 中国(92863)
- 京(76536)
- 科学(73384)
- 财(67940)
- 所(61483)
- 研究所(55964)
- 财经(54837)
- 中心(53992)
- 农(52692)
- 经(50074)
- 业大(49779)
- 江(49658)
- 北京(48835)
- 范(46703)
- 经济学(46662)
- 师范(46334)
- 院(45160)
- 经济学院(42122)
- 农业(41145)
- 财经大学(40936)
- 基金
- 项目(242139)
- 科学(191241)
- 研究(178791)
- 基金(177838)
- 家(154325)
- 国家(153117)
- 科学基金(131582)
- 社会(114369)
- 社会科(108486)
- 社会科学(108459)
- 基金项目(93572)
- 省(91242)
- 自然(84384)
- 自然科(82453)
- 自然科学(82433)
- 教育(81811)
- 自然科学基金(80954)
- 划(77493)
- 资助(73899)
- 编号(71957)
- 成果(58872)
- 部(54557)
- 重点(54128)
- 发(51583)
- 创(50228)
- 课题(49442)
- 国家社会(47561)
- 教育部(47343)
- 创新(46880)
- 科研(46135)
- 期刊
- 济(163474)
- 经济(163474)
- 研究(110215)
- 中国(66755)
- 学报(54136)
- 管理(52110)
- 财(50635)
- 科学(50609)
- 农(47599)
- 大学(41446)
- 教育(39103)
- 学学(38710)
- 农业(33562)
- 融(29785)
- 金融(29785)
- 技术(29688)
- 经济研究(28764)
- 财经(26600)
- 业经(25230)
- 贸(23477)
- 经(22857)
- 问题(21854)
- 国际(21165)
- 业(18278)
- 图书(18253)
- 世界(17610)
- 技术经济(17395)
- 理论(16404)
- 科技(16119)
- 商业(15903)
共检索到529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亚峰
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对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作出评估。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数据,实验检验了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多元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构建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忻 包国军
近年来,我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双边贸易规模不断增加,贸易品种更加丰富,贸易质量稳步提升。文章选取泰国、越南、印度、俄罗斯等20个沿线重点国家为样本,运用贸易引力模型,从政治、经济、基础设施等10个维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国别影响因素,并测算了双边贸易潜力值。研究发现,经济规模、需求水平、港口基础设施水平、物流绩效指数、国际组织加入情况以及双边互认协议签署情况对我国与沿线国家间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经济规模和需求水平构成两国贸易需求基础;港口基础设施和物流绩效指数为提高双边贸易运输效率提供先决条件;加入国际组织和签署互认协议弱化了双边贸易障碍,上述正向因素共同支撑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高质量发展。地理距离与贸易通关时间对双向贸易影响显著为负,较远的地理距离和较长的通关时间不利于双边贸易的高效运行;制度因素对双边贸易影响显著,但存在正负交替特征,主要归因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体系的较大差异和不稳定。同时,我国与沿线国家间双边贸易由贸易潜力再造型转向贸易潜力巨大型,贸易潜力得到不断释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基于200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均显著为正,但对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区分投资目标国后发现,中国在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作用,而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具有显著的进口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将贸易进出口产品区分为初级制成品、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发现中国在非新兴经济体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经济体则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制成品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而对资源类制成品和技术制成品的进口存在替代效应。因而,应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实施"因国施策"的贸易策略,实现与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优势互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叮波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因长期以来存在诸多发展制约,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较弱。因此,广西必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并逐渐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造平台、提质量、避壁垒、调结构、降成本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 贸易 竞争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良翌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对外贸易、交通运输与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推进"一带一路"的深化合作与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而言,代表着新的契机。在我国航空货运向航空物流方向转型阶段,对外贸易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一带一路"的平稳实施也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航空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关系、航空物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价值链、供给链、服务链和协作链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贸易 航空物流 协同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海欧 刘海云
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有利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融合。本文基于TII模型分析了OFDI影响双边贸易互补关系的机理,发现存在比较优势和国家间贸易偏向两种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创造了条件,是OFDI提高双边贸易互补性的催化剂。本文采用2005—2016年7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中国OFDI提高了双边贸易互补程度,国家贸易偏向机制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互补贸易关系的形成,而对非沿线国OFDI没有显现相应的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OFDI对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且贸易偏向机制变得更加突出。探讨国家贸易偏向机制的实现途径发现,OFDI通过构建区域生产网络,深化了两国的产业联系和贸易联系,提高了国家间贸易偏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春艳 赵军
本文使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将对外投资总量分解为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解释了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增长的路径。研究发现: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总量增长的路径;从投资方式看,跨国并购的集约边际增长强于绿地投资,扩展边际增长弱于绿地投资;从投资方向看,对顺梯度国家的投资二元边际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对逆梯度国家作用相反;从行业类别看,交通与能源行业的对外投资二元边际增长的提高作用更优。机制检验表明,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的稳定性应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建设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张楠 刘雅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且对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同质性产品的影响,且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我国与"一路"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出口增长 双重差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张楠 刘雅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且对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同质性产品的影响,且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我国与"一路"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利用微观数据实证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提振我国的出口贸易,区分不同类型进行实证拓展更论证了这一倡议的政策针对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出口增长 双重差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华华 赵凯 徐圣翔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与区域治理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本文以全球110个国家为样本,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18年各国贸易层面的基础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识别"一带一路"倡议效果,全方位评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贸易畅通方面的促进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促进了对外贸易畅通,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政策便利、设施联通以及文化效应实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源 崔琪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经贸往来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并建立起良好的多边及双边贸易关系。与货物贸易的优势地位相比,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一直处于相对劣势。如何充分发挥服务贸易的功能和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合作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新亮点。鉴于此,通过梳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间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发现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主要面临着规模小、增长慢、竞争力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引入地理探测器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制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服务贸易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兰 周吉 季凯文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势产业的国际产业链布局,加快国内过剩产能转移,推动国内低端制造业升级,加大技术学习类投资,增加国内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投资 产业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兰 周吉 季凯文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投资 产业选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畅 刘大志
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经济独立板块,近年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在地理位置约束以及政策环境影响之下并未对当地经济增长充分显现效用。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渝东南地区四个民族自治县2015-2019年的对外贸易相关数据,展望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以及联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
渝东南 民族地区 对外贸易 一带一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扬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得我国逐渐摆脱对外传统市场的依赖;贸易方式开始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进出口商品构成变化显著;贸易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且与沿线国家贸易结合度上升。未来应借助"一带一路"的实施,强化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机制,并以产能合作为切入点开展错位竞争,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实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发展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