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4)
2023(11667)
2022(9687)
2021(9250)
2020(7360)
2019(16636)
2018(16028)
2017(29675)
2016(15603)
2015(17473)
2014(16394)
2013(15937)
2012(14468)
2011(13382)
2010(13131)
2009(12575)
2008(12124)
2007(10490)
2006(9440)
2005(8742)
作者
(41123)
(34282)
(34225)
(32842)
(21766)
(16315)
(15371)
(13221)
(13060)
(12063)
(11849)
(11371)
(10879)
(10810)
(10750)
(10665)
(10162)
(9964)
(9878)
(9544)
(8564)
(8349)
(8155)
(7873)
(7702)
(7663)
(7520)
(7270)
(6858)
(6748)
学科
(63689)
经济(63595)
管理(41909)
(37635)
(30171)
企业(30171)
方法(23958)
中国(21844)
数学(20888)
数学方法(20624)
(18742)
(15408)
(15249)
贸易(15236)
(15135)
(14912)
业经(14062)
(11771)
农业(11709)
(11455)
(11222)
银行(11215)
(10937)
金融(10935)
(10915)
地方(10706)
环境(9949)
关系(9328)
体制(9010)
(8941)
机构
大学(215016)
学院(213770)
(95503)
经济(93912)
研究(80003)
管理(77823)
理学(66607)
理学院(65820)
管理学(64715)
管理学院(64281)
中国(62313)
(45816)
(44711)
科学(44225)
(38944)
财经(35242)
研究所(35173)
中心(35027)
(32300)
经济学(31172)
(30622)
(30374)
北京(29605)
(29495)
(29323)
师范(29110)
经济学院(27874)
业大(26562)
财经大学(26280)
(24067)
基金
项目(142108)
科学(113664)
研究(108121)
基金(105629)
(92277)
国家(91569)
科学基金(77985)
社会(72331)
社会科(68515)
社会科学(68501)
基金项目(53679)
(51339)
教育(49749)
自然(46706)
自然科(45647)
自然科学(45637)
自然科学基金(44837)
(44793)
资助(42764)
编号(42674)
成果(36074)
(33237)
重点(33112)
国家社会(31559)
(31397)
课题(30490)
(29682)
中国(29245)
教育部(29162)
(28827)
期刊
(108040)
经济(108040)
研究(69690)
中国(46011)
(33572)
学报(30767)
科学(30563)
管理(30192)
(29856)
教育(25931)
大学(24544)
学学(22807)
(21301)
金融(21301)
农业(20442)
经济研究(19341)
财经(18107)
技术(16778)
业经(16654)
(15802)
(14787)
问题(14108)
国际(13432)
世界(13020)
(11315)
(10024)
统计(9330)
技术经济(9308)
现代(9059)
(8833)
共检索到33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玫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但当前"全球化逆转""全球化逆动"等一些热点问题也给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很多挑战。通过梳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背景,指出了"一带一路"现有研究中的误区;提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即蓝海全球化与陆路全球化。最后提出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分梯度推进全球治理:首先要平稳度过经济周期的调整阶段,提升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协同发展的新优势;继而构建由中国主导的话语体系,探索国际认可的全球治理方案;最终提升区域内互联互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玫  
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竞合格局中如何克服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梳理出"一带一路"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治理模式——蓝海全球化与陆路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能输出的平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进行产业对接和生产要素资源整合。从目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TPP和TTIP导致中国依托海路的"资源—加工—消费"模式的蓝海全球化受阻,而陆路全球化经过中亚和中东欧,直通欧洲,北接俄罗斯,南下海湾地区,将会形成新的全球治理格局。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策略层面,文章提出了构建大区域竞合格局、分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和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述存  
一、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或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于推动和保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尤为显著,特别是对于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投资协定能有效弥补制度缺位,降低风险。中海油继2005年收购优尼科失败后,2013年斥资151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加拿大Nexen能源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和加拿大签署的《外国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因此,我国政府应根据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述存  
一、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或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于推动和保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尤为显著,特别是对于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投资协定能有效弥补制度缺位,降低风险。中海油继2005年收购优尼科失败后,2013年斥资151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加拿大Nexen能源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和加拿大签署的《外国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因此,我国政府应根据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情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伟域  
百年变局之际的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刻调整和转型之中,全球治理体系亟须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机遇,也为中国推动和引领全球税收治理变革搭建了平台。本文分析了全球税收治理变革的背景及其原因,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参与全球税收治理之间的内在逻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参与全球税收治理变革的中国关切和对策建议,以推动数字经济下全球税收治理体系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方向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小丹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地位变化、全球化发展遭遇波折和区域贸易协定兴起的冲击,加之WTO贸易体系存在不足,使全球贸易治理机制面临着变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从经济增长、投资、地缘政治等方面对全球贸易治理机制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注重发挥亚投行的金融支持作用、加强政府和民间智库间的高效沟通、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权利与义务平衡机制,最终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快形成全球贸易治理新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兰  周吉  季凯文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势产业的国际产业链布局,加快国内过剩产能转移,推动国内低端制造业升级,加大技术学习类投资,增加国内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国兰  周吉  季凯文  
根据技术等级将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为样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指数对中国35类工业制成品相对沿线国家(地区)的竞争力现状、变化和互补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呈W型分布,低技术制成品竞争力较强,资源型、中技术制成品缺乏优势,高技术制成品优势下降;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产业间互补为主,高技术制成品中没有出现竞争力较强的互补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应提高与东道国的产业关联程度,加快国内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晓华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主要有:积极缓解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供需矛盾;积极推动区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优化升级;促进金融资本的全球均衡配置;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洪才  
一、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关于"一带一路",现在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一带一路"战略。战略这个词容易引起歧义,我们可以对自己谈战略,但对别人不好谈战略。因此,总体上说是一个"倡议"。中国正在主动融入全球化,号召相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所以,我们讲愿景和行动。行动方面,更多介绍我国各地行动起来了,希望外国朋友也行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星星   吴应辉  
“打造中海语言文化合作新亮点”是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新任务。在海合会国家中,阿联酋和沙特分别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的中文教育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孔子学院分布密度较高但国别差异大,为推动当地中文教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华文教育基础薄弱,阿联酋开启设立中国学校的华文教育新模式。中海高级别合作机制、务实合作关系、友好人文交流为中文教育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中文教育处于弱势地位、中文教育资源配置不足、中文教育区域一体化程度低等现实困境。未来,中海当以“双驱动”“双纽带”为重要途径,通过进一步加强政府间交流,采取“支点辐射”的区域发展策略,加大国际中文教育资源配置力度,推动“职业+中文”教育新范式等路径深化中文教育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秀莲  
在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等新形势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经贸往来,加快彼此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经贸空间布局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海洋经贸合作圈"的"多园四区一核一圈"空间维度合作模式,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重要城市和重要港口为增长极,以国际通道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主轴开展空间合作,加快建设内陆成为海洋经贸合作核心区的辐射和支撑,推动海陆联动发展的内陆腹地建设等空间合作布局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徐曼  
当前,世界经济仍未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速低迷,贸易自由化受阻,南北差距显著,利益分配差距悬殊。全球经济格局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存在发展模式中的增长动力不足、合作模式中的失衡现象突出、治理模式中的变革能力落后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塑造新型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新契机,通过构建与时俱进、创新绿色的全球经济发展体系,公平包容、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合作体系,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重构全球经济格局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世界各国应就共建共享、合作共赢这一发展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瑞瑞  刘永旺  古丽娜尔·玉素甫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文章基于2003—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6个国家面板数据,通过OLS、SLM、SEM回归方法论证了我国对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空间效应。以东道国市场潜力及制造业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以制造业OFDI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潜力影响显著;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存在多重效应,包括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第三国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OFDI空间效应主要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OFDI有显著推动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伟  
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蒙俄三国山水相依,地缘优势明显,贸易互补性较强,同时近年来三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不断升级,这些都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从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现实基础入手,分析其战略意义所在,并对其具体路径进行了规划。文章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应包括东、中、西三条主干通道,各主干通道又包含若干分支通道,形成以主干通道为依托、以重点城市为中转、以沿边重点口岸为节点的网络型经济走廊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