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4)
2023(10092)
2022(8492)
2021(8136)
2020(6637)
2019(15119)
2018(14679)
2017(27289)
2016(14404)
2015(16358)
2014(15365)
2013(15005)
2012(13759)
2011(12565)
2010(12681)
2009(11822)
2008(11390)
2007(10033)
2006(8818)
2005(8055)
作者
(37450)
(31152)
(31052)
(29585)
(19905)
(14874)
(14043)
(12019)
(11862)
(10912)
(10701)
(10386)
(9820)
(9808)
(9787)
(9586)
(9287)
(9085)
(8897)
(8772)
(7780)
(7458)
(7457)
(7114)
(6958)
(6912)
(6763)
(6745)
(6243)
(6131)
学科
(58044)
经济(57963)
管理(34876)
(33592)
(25124)
企业(25124)
方法(21890)
中国(21440)
数学(19245)
数学方法(19027)
(17522)
(14660)
贸易(14648)
(14318)
(12146)
(11721)
农业(11590)
业经(11450)
关系(9938)
(9753)
银行(9745)
(9700)
(9665)
金融(9663)
(9487)
地方(9157)
(9114)
环境(8312)
理论(8251)
(8032)
机构
大学(195661)
学院(193397)
(89201)
经济(87741)
研究(73718)
管理(70161)
理学(59600)
理学院(58903)
管理学(57978)
管理学院(57587)
中国(56468)
(42081)
科学(39807)
(39495)
(36126)
研究所(32665)
中心(32222)
财经(31273)
经济学(29117)
(28800)
(27883)
(27540)
(27515)
北京(27436)
师范(27335)
(26345)
经济学院(26074)
业大(23594)
财经大学(23365)
师范大学(22397)
基金
项目(127025)
科学(101559)
研究(98514)
基金(94208)
(82244)
国家(81212)
科学基金(68855)
社会(65091)
社会科(61768)
社会科学(61754)
基金项目(47860)
教育(46224)
(45995)
自然(40516)
(40172)
编号(39707)
自然科(39632)
自然科学(39619)
自然科学基金(38924)
资助(38654)
成果(34207)
(29991)
重点(29089)
国家社会(28498)
课题(28100)
(28047)
中国(26790)
(26696)
教育部(26521)
(25629)
期刊
(99938)
经济(99938)
研究(64023)
中国(45223)
(29337)
教育(27433)
(27432)
管理(27362)
学报(26413)
科学(26145)
大学(21150)
学学(19166)
农业(19048)
(18660)
金融(18660)
经济研究(17874)
技术(16223)
财经(15686)
业经(14911)
(14331)
国际(14154)
(13797)
世界(13726)
问题(12780)
(11464)
图书(10153)
(9701)
论坛(9701)
技术经济(8491)
(8422)
共检索到306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晋彤  班小辉  
劳工问题是我国在拉美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亟需回应的社会问题。我国与部分拉美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包含了劳工条款,以促进双方在劳工领域的合作为导向,但内容具有原则性和倡导性,缺乏切实合作机制。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在与拉美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不断加强劳工条款的地位和执法机制,这不仅会对我国在该区域的投资或贸易规则产生影响,也会加大中资企业的用工合规管理难度和劳动力成本。为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顺利推进,我国应当加快推进与拉美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将劳工条款纳入主协定中,细化以合作为导向的劳工条款内容,推进劳工合作机构的建设,健全双方在劳工领域的信息交换和合作机制,确保劳工合作内容的落实。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信国  
位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上的越南,成为我国企业近几年海外开拓的首选地之一。中国需积极应对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劳动规范的新动向,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对外经贸合作及各种商贸协议中形成反映发展中国家立场的劳工准则,以促进劳动者权利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超  于品显  
金砖国家机制和"一带一路"(下文简称"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应对全球治理失灵而成立的新国际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二者"开展合作是互为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合作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合作具有溢出效应,可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话语权。因此,"二者"应从战略高度,跳出地缘政治的传统理念束缚,加深对开展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佳骏  
金砖国家之间广泛、稳定的经济合作机制和较强的经济合作意愿,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亚非欧地区经济融合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金砖国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经济体,在所在区域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和实施具有战略性作用,金砖国家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是大势所趋,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可实现更广泛、更包容、更多元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越优  阚阅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以利于促进"民心相通"。高等教育的合作需分析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科技发展实力,并据此描绘出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国家图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高的沿线国家具备合作的优势与条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低的沿线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需突破的重点国家,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给予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各有优劣势的沿线国家需分类开展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冬雪  罗鹏  
本文基于2000-2017年A股上市公司同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匹配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测度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政策具有一定的动态效应,在倡议发布后的前两年对沿线国家OFDI影响显著,后续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影响存在差异,倡议促进了国有企业对沿线国家OFDI,而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逸超  郭越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广泛指导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牛文元,2012)。海岛国家与大陆国家不同,四面环海,地理区位具有相对独立性。印度洋上的三个海岛型发展中国家——斯里兰卡、毛里求斯、塞舌尔,都有着漫长的被殖民历史,如今均为英联邦成员、环印联盟成员,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中国历来重视同岛国发展友好合作的关系,与其中众多国家有着长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保显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地区石油、矿产资源丰富,与中国在贸易上形成互补,"贸易畅通"在拉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意义重大。本文通过1982—2017年中国与拉美33个主权国家的进口贸易等数据,基于拉美各国的开放度实证分析了政治关系对中国自拉美国家进口的影响,发现以是否建交和高层互访为代理变量的政治关系显著地促进了中国自拉美的进口。因此,中国应继续推进与拉美的外交工作,建立高层互访机制,制定国别贸易政策,突出进口的重要战略地位,最终通过"政策沟通"实现中国与拉美之间的"贸易畅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田原  张滔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与中亚国家间经贸合作获得快速发展,与中亚各国关系不断向好。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内部政策及地区安全等影响我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因素仍然存在。展望未来,我国与中亚各国在优势领域的合作将持续深化,共赢领域合作将不断加强,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扩大双边经贸合作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中亚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建议通过完善经济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深化投资经贸合作等举措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言洪  田冉冉  
阿拉伯国家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中国第1大原油供应方和第7大贸易伙伴,双方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深化中阿务实合作增添新动力。同时,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受政治动荡、教派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等不利因素影响,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着多重风险和挑战。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阿双方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在巩固传统合作领域的基础上,创新合作机制,推动阿盟和海合会等次地区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区主义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实现国家间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月季  胡晨  李佳莲  
中国借"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越来越紧密,新阶段迫切需要对双方合作模式与经验进行总结。本文阐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动机、历程与现状,从双方合作的主导力量视角归纳双边技术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农业技术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即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尚不成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平衡、科研单位参与度不够等。由此,提出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应创新和完善农业技术合作服务平台、突出农业企业的主体地位、夯实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动力。据麦肯锡预测,到205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增量将占全球总增量的80%左右,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作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球前列的投资大国,中国迫切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用工成本较低的优势,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劳务输出规模不断增长,范围日益扩大,2016年,中国劳务输出人员总量接近97万人,分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和对外投资方面日益加强,"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伟  
国家战略与倡议正在上升为主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头等因素。在应用空间经济学理论综合分析了四个国家级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向、交集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聚焦西部,就西部地区必须面对的改变了的竞争态势与环境做了前瞻性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显示,四大区域战略的共同指向是世界级城市群,它们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交集是国内外贯通的大空间重构;国家级区域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头分别位于东部和境外四大地区,“胡焕庸线”以西中国西部地域多半处在战略“空挡”地位,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但西部地区并非处在绝对劣势的地步,地方政府应从三个方面切入营造区域竞争优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世鹏  朱兴龙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现状,研究探讨金融支持方向,本文提出了实施国际产能信贷支持政策差异化,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拓宽国际产能合作融资渠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