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8)
- 2023(11273)
- 2022(9862)
- 2021(9001)
- 2020(7761)
- 2019(17745)
- 2018(17355)
- 2017(34103)
- 2016(18111)
- 2015(20254)
- 2014(20009)
- 2013(19658)
- 2012(18110)
- 2011(16453)
- 2010(16637)
- 2009(15593)
- 2008(15540)
- 2007(14063)
- 2006(12028)
- 2005(10902)
- 学科
- 济(73898)
- 经济(73829)
- 管理(49020)
- 业(47861)
- 企(37806)
- 企业(37806)
- 方法(35253)
- 数学(30614)
- 数学方法(30260)
- 贸(24553)
- 贸易(24543)
- 易(23852)
- 农(22792)
- 财(19106)
- 中国(18318)
- 学(15797)
- 地方(14856)
- 业经(14704)
- 制(13920)
- 农业(13264)
- 务(12159)
- 银(12124)
- 财务(12122)
- 银行(12095)
- 财务管理(12091)
- 理论(11991)
- 融(11514)
- 金融(11512)
- 行(11509)
- 企业财务(11325)
- 机构
- 学院(257929)
- 大学(256585)
- 济(108325)
- 经济(106133)
- 管理(95126)
- 研究(87410)
- 理学(82007)
- 理学院(81057)
- 管理学(79465)
- 管理学院(78976)
- 中国(65367)
- 科学(53589)
- 京(53306)
- 财(49197)
- 农(46416)
- 所(44988)
- 研究所(40797)
- 中心(40233)
- 业大(39325)
- 财经(39240)
- 江(39034)
- 农业(36838)
- 经(35544)
- 经济学(33645)
- 范(33529)
- 师范(33168)
- 北京(33150)
- 院(31467)
- 州(31045)
- 经济学院(30598)
- 基金
- 项目(169671)
- 科学(132359)
- 研究(122973)
- 基金(122603)
- 家(107309)
- 国家(106482)
- 科学基金(90099)
- 社会(77182)
- 社会科(73239)
- 社会科学(73215)
- 省(66734)
- 基金项目(64183)
- 自然(58348)
- 教育(57190)
- 自然科(57055)
- 自然科学(57034)
- 自然科学基金(55998)
- 划(55887)
- 资助(50901)
- 编号(50375)
- 成果(40889)
- 重点(38903)
- 部(37609)
- 发(36818)
- 创(35380)
- 课题(34747)
- 科研(33332)
- 创新(33105)
- 性(32692)
- 教育部(32127)
- 期刊
- 济(116448)
- 经济(116448)
- 研究(73725)
- 中国(47944)
- 农(42499)
- 学报(42441)
- 财(38968)
- 科学(37035)
- 管理(33440)
- 大学(31735)
- 学学(29882)
- 农业(28725)
- 教育(26799)
- 融(23248)
- 金融(23248)
- 技术(21694)
- 经济研究(20614)
- 业经(20535)
- 财经(19122)
- 贸(18816)
- 问题(16474)
- 经(16446)
- 业(15917)
- 国际(15912)
- 商业(13509)
- 版(13147)
- 技术经济(12602)
- 统计(12378)
- 世界(12025)
- 理论(11812)
共检索到381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吴天博
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稳定性指数分别对2006~2015年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俄木质林产品比较优势存在巨大差异,中俄两国在进行木质林产品贸易中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形成了双向的产业间互补。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除少数年份有轻微波动外,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这主要得益于两国进出口产品种类的多样化、结构的合理化和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两国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林业经贸合作,实现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凌冬梅 蔡志坚
本文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HS四位编码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从贸易互补性和贸易稳定性两个方面对1992—2014年中国与美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美木质林产品比较优势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和美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形成了双向的产业间互补;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初期波动剧烈,但随着出口种类的增加、结构的优化以及匹配性和互补性增强,后期整体比较稳定,而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则由于两国进出口结构的匹配性表现为非常稳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芦杰 芦梅 吴天博 李媛珍
以"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为背景,基于联合国商贸数据库2001~2016年的数据,运用TCI指数及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特征、互补性、影响因素、贸易潜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流量逐年攀升,关系愈加紧密;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整体互补性逐年上升,且在产品结构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差异显著,绝大部分国家与我国贸易潜力较大,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互补性 贸易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燕春蓉
使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测算中国与中东欧的产品竞争性,结果表明2008-2017年中国和中东欧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竞争略有加剧。从细分的商品类别来看,中国和中东欧在杂项制品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力显著提高,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力有所提高。2017年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是中国的产品劲敌。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后发现,目前我国和中东欧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出口比较优势。运用Drysdale贸易互补指数进行测算表明,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互补性是非常强的,中国出口中东欧的贸易互补性更高。运用产业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显示中国出口中东欧的互补性最高的国家依次是马其顿、波黑、克罗地亚。中国出口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克罗地亚互补性最高的产品依次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这两类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东欧 贸易竞争性 贸易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苗永洁 潘伟光 刘涛 洪丽丽 彭杨贺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为中国林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基于UN Comtrade数据和SITC商品分类,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总体概况及各地区贸易现状,并通过计算RCA和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林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林产品贸易方面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逐渐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竞争性越来越明显,同时存在互补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林产品贸易方面总体缺乏国际竞争力。建议中国在林产品贸易中要加强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利用互补性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推动林业企业跨国发展以及林产业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林产品贸易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蕾 袁辰
运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Thom&McDoWell指数分析在自贸易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产业内贸易有所发展,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提出继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原木、木浆以及锯材的产业间贸易;推进木制品以及木制家具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高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产业内贸易 木质林产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潘依铭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提出,中俄合作日益密切,尤其在能源、林业等自然资源领域。研究选取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互补性指数,对2011-2020年中俄木质林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测算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层压木板和木制餐具和厨具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俄罗斯在原木、厚度6毫米的木材、层压木板上的竞争优势最强。中国在向俄罗斯出口木餐具和厨具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在向中国出口原木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持续推进两国木质林产品的合作、挖掘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潜力、注重国内木质林产品供需平衡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更好地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利 吕杰 陈珂 周密
木质林产品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使得国际贸易带来的木质林产品碳流动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根据储量变化法估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中的63个国家从2006年起新生产的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结果发现,中国的木质林产品碳储量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长量上看,都远高于研究涉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考察国际贸易对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影响可知,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各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起到正向影响的国家有42个,起到负向影响的国家有22个,中国的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其碳储量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影响强度不大;森林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受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更大一些。此外,结合相关国家2005年和2015年地上森林碳储量的变动情形和贸易对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影响方向,将中国和研究涉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成木质林产品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森林碳储量的增加;木质林产品贸易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森林碳储量的减少;木质林产品贸易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森林碳储量的减少;木质林产品贸易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森林碳储量的增加四种类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勇前 崔艳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市场格局也在不断变化着。特别是对于现阶段处在经济转型、市场体制过渡关键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只有把控好国际贸易中的各方关系,才能趋利避害、主控潮流。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格局,立足于当前国际大形势,以贸易互补型和竞争发展力的视角综合分析。以现阶段与中国贸易关系相对薄弱的中东欧地区作为探究对象,探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竞争性、互补型、发展潜力,以便更好地树立信心、迎战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叮波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因长期以来存在诸多发展制约,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较弱。因此,广西必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并逐渐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造平台、提质量、避壁垒、调结构、降成本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 贸易 竞争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闫冰心 赵瑞莹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性指数、产业内互补性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从贸易比较优势、互补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印度畜产品贸易。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畜产品贸易规模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贸易不平衡性较严重;中印双边畜产品贸易种类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蚕丝、毛皮及其他动物类产品。印度出口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高于中国,畜产品贸易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产业间贸易是中印两国之间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属于传统的互补性贸易,两国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对印度出口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远远高于印度对中国出口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洪瑞 郭海红 殷健
文章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绿色生产率效应,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进行木质林产品贸易对东盟各国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策略调整,以及消除沿线国家对于绿色经济增长的担忧和质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文章基于2003-2019年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在测度东盟各国绿色经济增长水平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双方木质林产品贸易对东盟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1)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显著正向提升了东盟各国绿色生产率,影响系数达到了0.134,各国平均技术进步指数达到了1.369,说明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力;(2)"一带一路"相关贸易政策对东盟各国绿色生产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影响系数为0.143,显示与我国进行木质林产品贸易并未削弱东盟地区发展的绿色红利;(3)木质林产品贸易对技术进步指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161,表明东盟各国林业企业技术与设备得到有效的进步与升级。但受制于人力资本差异与水平限制,当地的林业企业在管理水平、资源配置与规模生产等方面提升效果不佳。基于此,提出四点政策启示:一是进一步优化现有贸易体制,营造良好贸易环境,加快推进贸易政策自由化与便利化;二是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出口退税等措施积极引导中国林业企业"走出去";三是加大林业教育投入与支出,不断强化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林业行业高端人才储备;四是林业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得产品差异优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鑫
本文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库)HS1992的数据为基础,就1996—2015年20年中俄两国木质林产品各自的显性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俄两国木质林产品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俄罗斯出口的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原木、锯材和木浆与中国进口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而中国出口的人造板、木家具、木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俄罗斯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鑫
本文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库)HS1992的数据为基础,就1996—2015年20年中俄两国木质林产品各自的显性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俄两国木质林产品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俄罗斯出口的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原木、锯材和木浆与中国进口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而中国出口的人造板、木家具、木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俄罗斯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天博 田刚
文章采用2001~2016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以"一带一盟"建设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近年来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速度较快,双边贸易总额呈波动上涨趋势,通过分析中俄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得出中俄木质林产品互补性较强。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家经济规模、人口、森林资源禀赋差异、资源禀赋差异等是影响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潜力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逐年降低,证明双边贸易潜力提升明显。文章建议我国应充分利用"一带一盟"建设的推动作用,扩大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规模和互补性,继续挖掘双边贸易潜力,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一带一盟 产业内贸易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