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9)
- 2023(10252)
- 2022(8276)
- 2021(7583)
- 2020(6714)
- 2019(15009)
- 2018(14470)
- 2017(28517)
- 2016(15149)
- 2015(16481)
- 2014(16184)
- 2013(16445)
- 2012(15017)
- 2011(12695)
- 2010(13106)
- 2009(12480)
- 2008(13122)
- 2007(11871)
- 2006(10414)
- 2005(9857)
- 学科
- 业(82344)
- 企(78296)
- 企业(78296)
- 济(70209)
- 经济(70135)
- 管理(66228)
- 财(39543)
- 方法(30700)
- 业经(26054)
- 务(25285)
- 财务(25266)
- 财务管理(25214)
- 企业财务(24093)
- 数学(22733)
- 数学方法(22554)
- 农(21823)
- 制(17162)
- 技术(16502)
- 农业(16106)
- 策(15668)
- 中国(15637)
- 体(13836)
- 财政(13552)
- 理论(13260)
- 划(13131)
- 体制(12458)
- 企业经济(12210)
- 和(12105)
- 经营(11713)
- 地方(11523)
- 机构
- 学院(217076)
- 大学(212118)
- 济(95737)
- 经济(94161)
- 管理(88639)
- 理学(75908)
- 理学院(75214)
- 管理学(74303)
- 管理学院(73877)
- 研究(66844)
- 财(56662)
- 中国(55059)
- 京(43078)
- 财经(40742)
- 科学(37708)
- 经(36904)
- 农(34882)
- 江(34221)
- 所(33713)
- 中心(29904)
- 财经大学(29815)
- 研究所(29480)
- 经济学(28952)
- 业大(28580)
- 农业(27264)
- 商学(27154)
- 商学院(26931)
- 北京(26917)
- 州(26436)
- 经济学院(26242)
- 基金
- 项目(135153)
- 科学(108997)
- 基金(101741)
- 研究(99164)
- 家(87253)
- 国家(86452)
- 科学基金(76902)
- 社会(65773)
- 社会科(62642)
- 社会科学(62625)
- 基金项目(53381)
- 省(52724)
- 自然(49714)
- 自然科(48709)
- 自然科学(48696)
- 自然科学基金(47923)
- 教育(44311)
- 划(42479)
- 资助(41509)
- 编号(37786)
- 业(33767)
- 创(31579)
- 部(30359)
- 重点(29999)
- 成果(29991)
- 创新(28529)
- 发(28193)
- 性(28091)
- 国家社会(27818)
- 制(27296)
- 期刊
- 济(111577)
- 经济(111577)
- 研究(68177)
- 财(54127)
- 中国(42349)
- 管理(39500)
- 农(32688)
- 学报(29391)
- 科学(28290)
- 大学(23523)
- 学学(22632)
- 融(22297)
- 金融(22297)
- 农业(22191)
- 财经(21815)
- 技术(19867)
- 经(18759)
- 业经(18662)
- 经济研究(18645)
- 财会(15798)
- 教育(14893)
- 业(14707)
- 问题(14082)
- 会计(14002)
- 技术经济(13688)
- 贸(12580)
- 现代(11454)
- 世界(11144)
- 国际(10959)
- 商业(10589)
共检索到338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允春 孙坚
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受倡议支持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并且影响程度与企业财务柔性有关,该结论在采用安慰剂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拓展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矫正过度投资和缓解经理人代理矛盾,构成内部治理薄弱企业的外部治理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正式制度是被现有文献忽略的研究融资约束、财务柔性及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重要变量,以此拓展和丰富了制度环境影响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静祎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财务柔性、现金股利支付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实施现金股利支付政策能显著强化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且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强化作用越显著;在财务柔性较高的企业中,现金股利支付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作用不显著,而在财务柔性较低的企业中,现金股利支付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强化作用得到显著增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华
本文利用2011~2013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际考查了在财务柔性、融资约束等因素影响下企业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结构性偏离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企业规模和现金股利政策的不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所有制性质、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规模不同,企业在现金流量敏感性与投资行为方面有显著差异。本文研究还发现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投资行为呈分裂状态: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有股利支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投资负相关;民营企业、小型企业与无股利支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投资正相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爱民 魏志华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是当前投资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文章从财务柔性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和财务柔性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在融资约束较大的情况下与财务柔性水平正相关,在融资约束较小的情况下则与财务柔性水平负相关。这表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并非仅由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所决定,支持了不能简单地采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度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观点。文章为探究财务柔性、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也对我国企业投融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财务柔性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秀莲 陈兰舟 于吉梅
运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和构建脆弱性指数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和投资敏感性与脆弱性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都是正向敏感,且多为高敏感;大部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敏感度低于贸易敏感度,投资脆弱度高于贸易脆弱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CAFTA升级版协调合作机制,促进相互依赖;加大双向投资,提高投资敏感度和降低脆弱度;重视东盟的高脆弱性国家,大力发展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树立海陆合作并举的观念,破解陆域合作思维带来的脆弱性影响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晓玲 王彦平
文章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财务信息可比性的视角检验了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并且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同时得到“融资约束假说”和“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支持;财务信息可比性对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公司和代理冲突严重的公司更加显著;财务信息可比性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在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公司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强国令 徐会杰
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作为一项经济合作倡议,通过缓解对外投资风险、提供大量投资机会、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显著增加了倡议支持企业的投资水平;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该倡议的提出,改善了资本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实施更加积极的战略,进而增加企业的投资。另外,依据企业性质和制度环境的差异进行了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非国企、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公司战略的角度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支持了倡议的正面经济效应,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公司战略 企业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莉娜 徐光伟
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后企业的财务风险显著降低,具体地在受到“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节点城市内企业,财务风险水平显著下降。对其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企业的机构投资者关注程度、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会计信息操纵,即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和降低会计信息操纵使得企业财务风险降低。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差异检验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更低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星 张超 郝颖
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途径往往是多样的。本文研究了两类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差异。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既存在供给效应又存在需求效应,表现为:货币供给量越大,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越弱;货币价格越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越强。同时,货币供给量和货币价格分别对融资约束较强和较弱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产生更显著的影响,从而表明投资需求是在较弱融资约束下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敏感的根本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货币价格对企业投资效率也具有明显的冲击效果。本文的探索为制定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秋旺 蔡雪雄 刘斌
文章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彰显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渠道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两个渠道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重点合作行业、重污染合作行业、国有企业、非节点城市企业中表现更强。文章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桂军 卢潇潇
近年来,中国应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产业升级归根结底是产业内代表性企业是否实现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其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助推中国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表征的企业升级,当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中国产业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瓶颈产业,并从研发创新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各产业中企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合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研发创新助推中国企业升级,且对瓶颈产业的企业升级影响最大,其次为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此外,本文还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同时助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升级,这一结论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国进民进"的新格局。本文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而且对于国家制定政策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部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俊成 李建军
基于200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相关企业海外投资的增进效应明显,而加大税收返还力度和提高信贷规模是“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机制。基于企业海外投资模式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地投资,同时对企业的跨国并购亦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海外投资 绿地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翔 徐颖 喻子秦 葛格
“一带一路”倡议在为国内企业提供战略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从企业信息透明度视角考察“走出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此外,从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角度来说,“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为缓解企业投资过度。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富余能源产业企业的投资效率有更显著的提升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毅
“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效应一直备受关注,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本文视“一带一路”倡议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差分模型(DID)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实体投资的影响,试图从微观企业实体投资角度揭示“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的实体投资存在正向促进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后企业的实体投资规模明显提升。本文进一步检验发现,在企业战略差异更大以及国有企业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实体投资的提升更显著。最后,对其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升企业实体投资的基础上,对金融化投资起到了抑制作用,本文研究也为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欣 陈铄
以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7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效应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利用古代"丝绸之路"作为工具变量以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其结果依然不变;进一步将投资效率划分成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之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降低融资约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却提升了代理成本进而加剧了企业投资过度。此外,根据企业产权属性划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影响,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下,中国经济已逐渐形成"国民同进"的新格局。因此,政策上应积极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拓宽"一带一路"倡议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丝绸之路 企业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