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6)
2023(11837)
2022(9639)
2021(8684)
2020(7605)
2019(17006)
2018(16310)
2017(31618)
2016(16675)
2015(18237)
2014(17618)
2013(17475)
2012(16118)
2011(13850)
2010(14767)
2009(14318)
2008(14475)
2007(13321)
2006(12007)
2005(11497)
作者
(48154)
(39994)
(39530)
(37591)
(25942)
(19082)
(18031)
(15184)
(15140)
(14544)
(13600)
(13546)
(13093)
(12862)
(12766)
(12221)
(11944)
(11733)
(11429)
(11326)
(10024)
(9896)
(9656)
(9415)
(8993)
(8927)
(8906)
(8847)
(7933)
(7920)
学科
(83427)
(76855)
企业(76855)
(74538)
经济(74434)
管理(65509)
方法(32071)
(28511)
业经(27309)
(23925)
数学(23251)
数学方法(23041)
(22261)
财务(22240)
财务管理(22170)
企业财务(21098)
中国(19210)
(18633)
技术(17144)
农业(17073)
(15009)
(14262)
理论(13775)
(13613)
(13064)
(13041)
银行(13015)
企业经济(12568)
(12391)
(12372)
机构
学院(240169)
大学(237497)
(104333)
经济(102488)
管理(97689)
理学(82471)
理学院(81726)
管理学(80657)
管理学院(80218)
研究(77307)
中国(66932)
(55022)
(50888)
科学(43337)
财经(42542)
(41038)
(39065)
(38884)
(38628)
中心(35498)
研究所(34259)
业大(32775)
农业(32156)
北京(31840)
财经大学(31569)
经济学(31216)
(29962)
商学(29106)
商学院(28875)
(28155)
基金
项目(150231)
科学(120189)
基金(112203)
研究(109937)
(98011)
国家(96811)
科学基金(84486)
社会(72839)
社会科(69049)
社会科学(69022)
(58149)
基金项目(58126)
自然(54583)
自然科(53343)
自然科学(53324)
自然科学基金(52450)
教育(48905)
(47719)
资助(46156)
编号(42321)
(36138)
(34411)
成果(34178)
重点(33787)
(33750)
(31506)
创新(31327)
国家社会(30650)
(30198)
教育部(29362)
期刊
(122990)
经济(122990)
研究(77345)
中国(53098)
(49080)
管理(42820)
(38723)
学报(34331)
科学(33592)
(29495)
金融(29495)
大学(27423)
农业(26189)
学学(26182)
财经(22022)
技术(21446)
业经(20484)
经济研究(19860)
(18941)
教育(18156)
(16706)
财会(15616)
问题(15270)
技术经济(14444)
会计(14066)
(13479)
世界(13299)
国际(12788)
现代(12411)
(11741)
共检索到384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轶群  倪敏  李勇五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大量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得境外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不断增加。为此,本文使用fsQCA方法探讨了境外投资高风险的形成条件,提出了国家审计治理的重点,并得到了三个主要结论:第一,境外投资实质上是受托责任在国家间的延伸,所有者与受托者的空间分割会增加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第二,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高风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复杂的"组态效应";第三,国家审计的重点在于改变高风险的发生条件。最后,本文就每类风险组态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国家审计治理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冠军  郑灵曦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响应,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成立,国有企业顺势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境外投资风险以及境外社会责任的完成情况则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境外投资的成功与否与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度息息相关,同时也与风险的管控度密不可分。基于此,提出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社会责任监管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的具体内容,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社会责任监管体系框架,为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防范、境外投资社会责任的承担及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强国令  徐会杰  
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作为一项经济合作倡议,通过缓解对外投资风险、提供大量投资机会、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显著增加了倡议支持企业的投资水平;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该倡议的提出,改善了资本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实施更加积极的战略,进而增加企业的投资。另外,依据企业性质和制度环境的差异进行了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非国企、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公司战略的角度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支持了倡议的正面经济效应,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萍  
在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风险、市场风险、资源风险、能力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而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评价体系,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海外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乔章凤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中国企业正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跨国投资的方式加速"走出去"的步伐,本文在总结企业跨国投资新特点的基础上,从战略认同差异与政治变动风险、投资环境差异与货币金融风险、投资结构失衡与内部经营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范围内跨国投资的主要风险,并进一步从外源性风险防范、货币金融风险防范及企业内生性风险治理方面提出跨国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岩  王笑娴  
自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资本加快了在海外市场的流动。企业在获得投资机遇的同时也伴随诸多风险,包括宏观结构层面的传统风险和微观个体层面的非传统风险。非传统风险通常嵌入于东道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具体发生在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民众、劳工、工会等次级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中,涉及劳动关系、环境冲突、文化差异、海外犯罪、商业贿赂、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影响着跨国企业与当地社群的紧张局势。通过分析非传统风险类型划分、内在机理和演变过程,立足于中国企业实践案例,非传统风险类型学分析框架可以由以上6个方面切入构建。为防范和化解非传统风险,中国企业应熟悉东道国劳动法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跨文化建设,中国政府应完善商业贿赂、打击海外犯罪的相关立法,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定清  余鑫月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风险投资是金融要素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一带一路”背景下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值得探究。文章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采用全要素生产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风险投资机构对位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企业的参与程度,对节点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拓展了“一带一路”微观经济效应的研究,为政府引导风险投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伟杰  廖添土  陈少晖  
本文在梳理我国当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税收政策基础上,基于福建省78家“走出去”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评价这类税收政策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税收政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了国际税收风险,保障了企业在国际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中国应健全税收协定体系,建立“走出去”企业信息库,提供国别化税收政策,培养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激励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超   蓝庆新  
文章从国际直接投资视角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重点探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的影响机理、特征与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利用2014—2021年共42个沿线国家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我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债务风险总体表现出抑制效应,属于“雪中送炭”,而非“雪上加霜”。债务风险抑制过程表现出“滞后→急释→缓释”的动态非线性特征,且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是发挥抑制效应的重要渠道,同样表现出非线性传导特征。实证结果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并发现对于不同债务风险水平及所属不同地区的样本国家会产生异质性影响。文章不仅丰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还从根本上驳斥“债务陷阱论”,缓解了沿线国家“债务焦虑”,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事实依据与决策参考,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宁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多边合作不断加深,近年来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2017年1-7月,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宁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多边合作不断加深,近年来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2017年1-7月,中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秋旺   蔡雪雄   刘斌  
文章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彰显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渠道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两个渠道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重点合作行业、重污染合作行业、国有企业、非节点城市企业中表现更强。文章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桂军  卢潇潇  
近年来,中国应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产业升级归根结底是产业内代表性企业是否实现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其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助推中国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表征的企业升级,当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中国产业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瓶颈产业,并从研发创新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各产业中企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合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研发创新助推中国企业升级,且对瓶颈产业的企业升级影响最大,其次为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此外,本文还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同时助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升级,这一结论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国进民进"的新格局。本文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而且对于国家制定政策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部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俊成  李建军  
基于200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相关企业海外投资的增进效应明显,而加大税收返还力度和提高信贷规模是“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机制。基于企业海外投资模式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地投资,同时对企业的跨国并购亦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翔  徐颖  喻子秦  葛格  
“一带一路”倡议在为国内企业提供战略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从企业信息透明度视角考察“走出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此外,从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角度来说,“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为缓解企业投资过度。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和富余能源产业企业的投资效率有更显著的提升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