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9)
- 2023(14794)
- 2022(12889)
- 2021(11764)
- 2020(10008)
- 2019(23241)
- 2018(22928)
- 2017(44335)
- 2016(23684)
- 2015(26568)
- 2014(26531)
- 2013(26547)
- 2012(24531)
- 2011(22322)
- 2010(22431)
- 2009(20806)
- 2008(20097)
- 2007(17556)
- 2006(15914)
- 2005(14352)
- 学科
- 济(115250)
- 经济(115142)
- 管理(65737)
- 业(61172)
- 企(50102)
- 企业(50102)
- 方法(47013)
- 数学(40441)
- 数学方法(39986)
- 中国(26059)
- 地方(25825)
- 农(25823)
- 学(25068)
- 贸(24934)
- 贸易(24918)
- 易(24107)
- 财(22778)
- 业经(22730)
- 农业(17567)
- 制(17032)
- 理论(16645)
- 和(16032)
- 环境(15695)
- 地方经济(15307)
- 融(14402)
- 金融(14401)
- 技术(13854)
- 银(13634)
- 银行(13571)
- 务(13326)
- 机构
- 大学(347603)
- 学院(343530)
- 济(148419)
- 经济(145487)
- 管理(132338)
- 研究(124450)
- 理学(114421)
- 理学院(113109)
- 管理学(111008)
- 管理学院(110434)
- 中国(90497)
- 科学(76635)
- 京(74791)
- 所(63948)
- 财(63834)
- 农(58650)
- 研究所(58320)
- 中心(53672)
- 业大(52415)
- 财经(51119)
- 江(50294)
- 北京(47476)
- 经(46480)
- 农业(46107)
- 经济学(45345)
- 院(45332)
- 范(44473)
- 师范(43995)
- 经济学院(40576)
- 州(40176)
- 基金
- 项目(233028)
- 科学(181997)
- 基金(169731)
- 研究(166871)
- 家(149563)
- 国家(148411)
- 科学基金(125815)
- 社会(105674)
- 社会科(100183)
- 社会科学(100149)
- 省(89656)
- 基金项目(89189)
- 自然(82480)
- 自然科(80531)
- 自然科学(80508)
- 自然科学基金(79047)
- 划(75675)
- 教育(75075)
- 资助(71242)
- 编号(66176)
- 成果(53640)
- 重点(52537)
- 部(51162)
- 发(50523)
- 创(47817)
- 课题(45919)
- 创新(44708)
- 科研(44703)
- 国家社会(43766)
- 教育部(43577)
- 期刊
- 济(166619)
- 经济(166619)
- 研究(106792)
- 中国(64971)
- 学报(58116)
- 农(52744)
- 科学(52619)
- 管理(51052)
- 财(46914)
- 大学(43637)
- 学学(41172)
- 农业(36852)
- 教育(34240)
- 技术(29548)
- 经济研究(28682)
- 融(27396)
- 金融(27396)
- 财经(25471)
- 业经(24610)
- 问题(21995)
- 经(21936)
- 贸(20873)
- 业(19692)
- 技术经济(18487)
- 国际(18442)
- 世界(16928)
- 图书(16766)
- 理论(16144)
- 科技(15991)
- 版(15402)
共检索到518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含笑 沈镭 钟帅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石油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在区域合作中尤为重要。基于互惠互利原则,本文对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与石油生产和石油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目的是揭示各国经济增长与石油供需之间的作用机理,寻求兼顾中国与沿线各国石油资源贸易的合作策略。本研究整理了200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产量和石油贸易量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21个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生产、石油贸易三者间的动态趋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含笑 沈镭 钟帅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石油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在区域合作中尤为重要。基于互惠互利原则,本文对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与石油生产和石油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目的是揭示各国经济增长与石油供需之间的作用机理,寻求兼顾中国与沿线各国石油资源贸易的合作策略。本研究整理了200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产量和石油贸易量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21个产油国的经济增长、石油生产、石油贸易三者间的动态趋同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三个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存在三种明显不同的模式,即循环因果关系(三种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接替性循环变化)、互为因果关系(两种变量之间存在一种或两种显著的双向交替变化)和单向因果关系(两种变量之间仅存在一种显著的先后变化)。结合中国国情和模型检验结果,本文提出了差异化的中国石油贸易合作策略,即:采用石油贸易合作,人才、技术资源输出等方式,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产油国的石油资源贸易;重点加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带和新亚欧经济带的建设,并制定优先合作策略,有利于缓解中国石油供给安全压力,确保"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旭东 石蓉荣
本文采用1994-2016年46个国家的季度数据,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实证分析中国和其他10个地区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彼此经济增长的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彼此经济增长的影响都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中国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都对"一带一路"区域和非"一带一路"区域的经济增长分别产生了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但"一带一路"和非"一带一路"区域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并未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组间差异性。而广义预测方差分解发现,中国的国际贸易冲击和对外投资冲击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且中国对外投资冲击比国际贸易冲击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更大。因此,中国提升国际贸易力度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志新 黄海蓉 林立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将沿线国家按地域进行分组,并运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系统GMM方法进行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符合"贸易有益论",贸易开放最终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EKC曲线呈"N"型,即经济增长最终会污染环境;能源结构及工业化水平等因素会导致沿线国家碳排放加剧,不过,技术进步会有效减少碳排放。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碳排放 EKC曲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亚峰
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对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作出评估。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数据,实验检验了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多元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构建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昌 徐康宁
文章从空间交互作用的视角,基于投资、物价、利率、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5个传导机制,以动态双边贸易总额权重为连接矩阵,构建了一个包含51个国家的GVAR模型,考察了"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家间的经济增长、利率、进口和出口贸易4个经济变量存在同周期性;长期来看,该地区双边出口和进口贸易1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1.57%和1.77%,相反,中国经济增长1.2%则可提高该地区双边进出口贸易0.63%和1.02%,但短期内双向冲击的结果均为负;这两种关系在各国间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蕊 王恰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强势的出口贸易增长将带动物流业发展,促进物流业产值增长,实现物流业集聚。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业增长与集聚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因此,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探究了沿线核心区域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增长与集聚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各地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增长与集聚提供指导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区域出口贸易能够促进物流业增长和集聚。出口规模效应是促进物流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贸易与物流业集聚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其能够带动核心区域和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物流业集聚,而无法带动丝绸之路区域物流业集聚。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增多,核心区域出口贸易对物流业集聚的作用将被削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广谦
只有通过更多国家参与的政策协调,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是借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基本理念的国家级顶层经济合作倡议。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2017年5月,我们国家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古代丝绸之路 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艳明 王余琛 丁梦琦
共建"一带一路"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对推动构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8年沿海11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共建"一带一路"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共建"一带一路"对海洋经济增长尤其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稳定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且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提高沿海省市FDI促进海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显著。该效应主要体现在海洋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方面,而通过OFDI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尚不显著。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应依托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陆海统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仙红 李艳梅 李云燕
基于2003—2017年65个国家的数据,文章构建了个体固定效应下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和传导作用机制,并将65国分成逆梯度组和顺梯度组进行对比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经济规模这一中介效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起推动作用,其次是技术溢出中介效应,产业结构中介效应最小;(2)在全样本组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这一链式传导路径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3)顺梯度组中的链式传导路径与全样本组相同,而在逆梯度组中的链式传导路径则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因此,中国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并发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链式传导机制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艳明 王余琛 丁梦琦
共建“一带一路”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对推动构建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8年沿海11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共建“一带一路”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共建“一带一路”对海洋经济增长尤其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稳定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且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提高沿海省市FDI促进海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显著。该效应主要体现在海洋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方面,而通过OFDI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尚不显著。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应依托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陆海统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世翔 林艺璇 廖昆 王辉
文章以"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在2001—2016年的经济、人口等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分组并结合EKC检验方法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效果明显,双边贸易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对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双边贸易也可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不同组别国家之间促进贸易往来和经济增长的具体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泽 程飞
运用耦合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测算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以揭示区域间三元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演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区域间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东南地区耦合优势突出,西北地区年均耦合水平最低,西南地区增速明显,但东西差距拉大。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W"型发展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低耦合协调水平极逐渐向西转移,呈宁夏、甘肃-青海的转移态势;高耦合协调水平极在东南沿海不断增多并形成稳定集聚中心。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政府重视是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显著促进因素。为此,提出"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联动式、集聚式、创新式发展的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安印 刘博
深入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特征对促进能源合作具有积极意义。运用1990—2016年中亚五国面板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亚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双向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中亚地区GDP增长与电力消费在整体上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与石油消费呈现单向促进关系,天然气消费与GDP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相互关系。从中亚区域整体这一关系特征出发,加强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终端产品合作和电力互联互通合作是未来提升“一带一路”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张楠 刘雅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且对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同质性产品的影响,且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我国与"一路"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出口增长 双重差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