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1)
- 2023(13090)
- 2022(11417)
- 2021(10648)
- 2020(9012)
- 2019(20664)
- 2018(20640)
- 2017(39698)
- 2016(21142)
- 2015(23573)
- 2014(22791)
- 2013(22559)
- 2012(20421)
- 2011(18392)
- 2010(18393)
- 2009(16631)
- 2008(16023)
- 2007(14035)
- 2006(12206)
- 2005(10532)
- 学科
- 济(85279)
- 经济(85202)
- 管理(63134)
- 业(62289)
- 企(52955)
- 企业(52955)
- 方法(36842)
- 数学(31095)
- 数学方法(30713)
- 农(22708)
- 中国(22109)
- 业经(20810)
- 技术(20159)
- 财(19447)
- 地方(19169)
- 学(17637)
- 农业(15461)
- 理论(15173)
- 制(14556)
- 贸(14155)
- 贸易(14144)
- 易(13662)
- 和(13649)
- 产业(13598)
- 技术管理(13268)
- 环境(12680)
- 划(12241)
- 银(11953)
- 银行(11909)
- 务(11872)
- 机构
- 大学(290021)
- 学院(288845)
- 管理(120440)
- 济(115701)
- 经济(113286)
- 理学(105071)
- 理学院(103949)
- 管理学(102245)
- 管理学院(101720)
- 研究(94751)
- 中国(68760)
- 京(61712)
- 科学(58195)
- 财(50717)
- 所(45922)
- 中心(42565)
- 农(42212)
- 业大(42107)
- 研究所(41924)
- 江(41511)
- 财经(40880)
- 北京(38950)
- 范(38351)
- 师范(38047)
- 经(37178)
- 院(34871)
- 州(34077)
- 经济学(33792)
- 农业(32768)
- 商学(31324)
- 基金
- 项目(202978)
- 科学(161052)
- 研究(151331)
- 基金(146918)
- 家(126815)
- 国家(125762)
- 科学基金(109560)
- 社会(95478)
- 社会科(90574)
- 社会科学(90551)
- 省(80576)
- 基金项目(78861)
- 自然(70516)
- 自然科(68901)
- 自然科学(68888)
- 教育(68484)
- 自然科学基金(67651)
- 划(66665)
- 编号(61553)
- 资助(58938)
- 成果(49415)
- 创(46481)
- 重点(44935)
- 发(43958)
- 部(43841)
- 创新(42586)
- 课题(42271)
- 国家社会(38860)
- 项目编号(38503)
- 科研(37992)
- 期刊
- 济(125318)
- 经济(125318)
- 研究(85431)
- 中国(56228)
- 管理(46275)
- 学报(42562)
- 科学(41034)
- 农(38370)
- 财(37011)
- 教育(35424)
- 大学(32759)
- 学学(30442)
- 农业(27110)
- 技术(26579)
- 融(21812)
- 金融(21812)
- 业经(21680)
- 经济研究(20223)
- 财经(19062)
- 科技(16810)
- 图书(16564)
- 经(16336)
- 问题(15859)
- 技术经济(15270)
- 业(14617)
- 理论(14208)
- 现代(13455)
- 商业(13173)
- 实践(13113)
- 践(13113)
共检索到418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卓 杨正东 李富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好创新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成为检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一带一路"产业转移可能存在的模式创新、文化创新、耦合创新等问题,提出构建以中国国家价值链为基础,沿线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共同组成的共轭环流互利共赢产业体系,对相关产业转移创新问题进行了解析,进而避免各自为政的产业转移规划造成低效配置中国产业转移和布局。通过统筹协调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构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互惠分工生产体系,这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推进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宇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模式的研究,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竞争力评级,着重对江苏省与相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研发合作与学术研究合作两个方面进行项目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思考了近年来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实践做法,为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科技创新 合作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理娟 张晓青 姜涵 刘畅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新变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有望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战略,同时改变沿线各国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文章主要通过沿线各国经济基础及区位条件的分析,以及通过产业转移及引进外资的基本国别分析,结合引力模型、结构相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对于沿线产业转移区位选择,最后结合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的分析结果,对中国沿线产业转移提出推动沿线产业转移需要兼顾两个方向,即国内产业应积极寻求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沿线产业转移应积极顺应新的国家产业转移趋势等优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琪 薛伟贤
在对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转移模式形成分析的基础上,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38个国家为样本,使用两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国在"一带一路"生产网络中产业转移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发现,承接国和转出国的经济增长差异、承接国的城市化水平、跨国公司的市场寻求型动机、资源寻求型动机和效率寻求型动机,与中国在"一带一路"生产网络中的产业转移模式的概率具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而跨国公司的技术寻求型动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概率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琪 薛伟贤
在对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转移模式形成分析的基础上,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38个国家为样本,使用两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国在"一带一路"生产网络中产业转移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发现,承接国和转出国的经济增长差异、承接国的城市化水平、跨国公司的市场寻求型动机、资源寻求型动机和效率寻求型动机,与中国在"一带一路"生产网络中的产业转移模式的概率具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而跨国公司的技术寻求型动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概率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李景腾
推进金融创新不仅对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积极推动作用,还有利于加大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布局,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产能过剩行业重组和优化,刺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成为我国走出去直接投资的新契机、新机遇、新引擎和新方式。"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需求(一)融通资金需求。"一带一路"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巨大。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我国联合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投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由概念落实到行动,形成了总体布局,且加入国家越来越多,实质性经贸合作取得成效,合作区域范围不断拓展,沿线国家地区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目前正逐渐向广范围、高质量阶段推进。但由于各种原因,"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地缘政治风险、部分国家的疑虑和阻挠、部分国家国内形势变化、建设资金需求缺口以及国际经济形势不稳等现实问题,制约着"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基于此,本文对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优化国内开发开放布局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方式及政策创新,旨在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由泼墨"大写意"阶段向"工笔画"的高质量阶段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辉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科技创新是战略基点。当今世界正在步入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与创新模式变革"三大变革"的交汇口,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创业创客的"三创"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作为经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需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针对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竞争优势和制约因素,要积极探索"一体两圈+六链合一+四维创新"的发展路径,即完善市场主导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政府有限介入的"协同创新圈"与关联全球的"创新创业圈",促进需求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信息链与创新链的"六链合一",以思路创新引领机制创新、开放创新,助推平台与业态创新,以在西部率先形成创新要素有效聚集和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创新驱动 发展路径 研究 广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辉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科技创新是战略基点。当今世界正在步入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与创新模式变革"三大变革"的交汇口,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创业创客的"三创"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作为经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需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针对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竞争优势和制约因素,要积极探索"一体两圈+六链合一+四维创新"的发展路径,即完善市场主导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政府有限介入的"协同创新圈"与关联全球的"创新创业圈",促进需求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信息链与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创新驱动 发展路径 研究 广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丁立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运用产业转移评估模型、产业转移吸引力评估模型,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承接力与吸引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①201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98降为0.185,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差异有所减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Moran’s I的均值为0.367,表明产业承接力空间集聚态势明显;②2012—2016年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吸引力有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基尼系数在0.756附近上下浮动,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的差异态势大致不变且区域差异仍然较大,Moran’s I的均值为0.126,表明空间集聚态势较弱;③将承接力与吸引力划分为7种组合类型,并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分布,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泽华 梁双陆
基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本文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指标,并运用2006—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增强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尤其是显著提升了转入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而对转出地区的影响则较弱;分行业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沿线地区转移对提升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效果最好;多样化集聚是产业转移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渠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卢子宸 高汉
采用281个地级市2008至2017年的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对节点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对节点城市产业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不显著。此外,相比沿海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区域科技合作对内陆节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更明显。政策机制甄别结果显示,对外贸易、人均收入和财政支出促进了"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战略对节点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金融发展水平会显著促进节点城市产业高级化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