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0)
2023(11297)
2022(10101)
2021(9643)
2020(8238)
2019(19185)
2018(19006)
2017(36755)
2016(19901)
2015(22495)
2014(22357)
2013(22064)
2012(20285)
2011(18165)
2010(18146)
2009(16877)
2008(16572)
2007(14566)
2006(12763)
2005(11292)
作者
(57211)
(47177)
(46866)
(44742)
(30248)
(22744)
(21476)
(18795)
(18072)
(17015)
(16395)
(15936)
(14859)
(14839)
(14654)
(14493)
(14197)
(14135)
(13476)
(13446)
(11592)
(11570)
(11560)
(10853)
(10632)
(10513)
(10420)
(10402)
(9485)
(9189)
学科
(76939)
经济(76849)
管理(56542)
(54918)
(45306)
企业(45306)
方法(36696)
数学(31414)
数学方法(30939)
中国(21764)
(19485)
(19241)
(17649)
业经(16405)
地方(15513)
(14901)
理论(14790)
(13854)
贸易(13846)
(13407)
(13389)
银行(13351)
(12872)
财务(12802)
财务管理(12772)
(12604)
(12538)
农业(12473)
(12175)
金融(12174)
机构
大学(280567)
学院(276357)
管理(112058)
(104774)
经济(102266)
理学(96598)
理学院(95513)
管理学(93647)
管理学院(93156)
研究(90154)
中国(70320)
(60558)
科学(57171)
(50239)
(45105)
(42682)
中心(41474)
业大(41241)
研究所(41014)
财经(40100)
(40070)
北京(38665)
(36825)
师范(36495)
(36424)
农业(33447)
(33177)
(32907)
经济学(30262)
财经大学(30022)
基金
项目(188868)
科学(147615)
研究(138079)
基金(136728)
(118457)
国家(117468)
科学基金(101049)
社会(84832)
社会科(80200)
社会科学(80178)
(72963)
基金项目(72730)
自然(66930)
自然科(65391)
自然科学(65376)
自然科学基金(64157)
教育(63286)
(61598)
资助(57249)
编号(56963)
成果(46672)
重点(41514)
(41175)
课题(38776)
(38740)
(38544)
科研(36196)
创新(35874)
大学(35653)
项目编号(35577)
期刊
(114352)
经济(114352)
研究(84392)
中国(53492)
学报(44940)
管理(41151)
科学(40913)
(38652)
(37606)
大学(34188)
教育(33157)
学学(31816)
农业(26920)
(26891)
金融(26891)
技术(24354)
财经(19053)
业经(17696)
经济研究(17575)
图书(16574)
(16033)
理论(15119)
问题(14295)
实践(14122)
(14122)
(13825)
科技(13466)
技术经济(13446)
(13032)
现代(12412)
共检索到408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剑平  方琛琳  
一带一路海外投资如火如荼,但投资过程中不能忽略东道国的宗教所产生的影响。文章将宗教风险纳入到中国"一带一路"投资分析中,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沿线国家之间的宗教差异对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受到宗教的显著影响,宗教整体差异小的国家之间投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合理地利用宗教可以使其成为促进中国"一带一路"投资的良好纽带,但是"法律化"的宗教会对投资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对东道国的宗教和法律有深入的认识,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文章拓展了国际投资领域的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剑平  方琛琳  
"一带一路"海外投资如火如荼,但投资过程中不能忽略东道国的宗教所产生的影响。文章将宗教风险纳入到中国"一带一路"投资分析中,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沿线国家之间的宗教差异对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受到宗教的显著影响,宗教整体差异小的国家之间投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合理地利用宗教可以使其成为促进中国"一带一路"投资的良好纽带,但是"法律化"的宗教会对投资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对东道国的宗教和法律有深入的认识,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文章拓展了国际投资领域的研究,而且对于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开展和企业海外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璐  
"一带一路"是一条象征着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繁荣发展之路,是基于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双多变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建立自由贸易区等措施,加强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与人文沟通的全球性政策。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内容的深入探究,更加清晰的看到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该战略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笔者观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宗教文化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吉  
只有通过政府主导、中介服务、企业管控等方式,多方联动,规避风险,才能帮助相关企业把握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创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是企业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宁  张溪婷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热情越来越高。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首次超越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对外投资净输出国,与此同时,跨国并购业务也出现了惊人增长。然而在跨国并购业务的开展中,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如何规避跨国并购风险,确保国家战略利益和企业收益的最大化,是亟须解决的一大课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玲  金冰  韩慧  
提出基于"双边关系—商业模式—经贸结构"视角的分析框架,探讨"一带一路"风险动态演进与缓释机理。良好的双边关系为合作奠定了相对确定性环境和规则、制度,对部分东道国政治、制度风险等具有一定替代作用,企业则审慎采取了适宜的商业及运作模式,最终政企紧密合作形成了贸易、工程、投资的非均衡发力和风险可控格局。简单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风险处理办法,关键是要加强多主体合作,均衡好"风险—收益",构建预防性、分散性和补救性的风险缓释策略,进而动态、循环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或损失。当前,应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和不确定性风险冲击,持续加强双边关系,优化经贸布局,提高企业运作能力,注重合作关联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好地让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相互促进、联动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镝  杨娟  
参考多家国内外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基于中国的视角上,以区别于国外评级机构将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否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一致作为风险考核的标准,避免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整合多个国别风险数据库和网页抓取数据库,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角度,建立140项评级指标,收集46 200条数据,并综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功效函数法,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作连续5年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风险评级。研究发现: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信用评级也极高,阿富汗、老挝、乌克兰、伊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伊拉克、缅甸、也门共和国、东帝汶等国家信用评级较差,结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评级大体一致。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评级过程中,应考虑政权变更、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等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俊锋  王朋吾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经济迎来了较多利好,但同时也面临了较突出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等外源性宏观环境风险。此外,许多"一带一路"境外投资规模大、用时长、见效慢、环境复杂,也加大了或因企业决策不当、管理体制缺陷等带来的内源性风险。只有构建起有效的风险治理机制,推动外部宏观风险治理和内部企业运营风险治理并行,才能推动"一带一路"境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内源性宏观风险治理机制和微观企业运营风险治理机制两大角度,分层次提出风险应对和治理的机制改革,从而构建一套综合性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学礼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被视作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即在合作机制低制度化、经济规则低标准化、规则执行软约束化的条件下推动沿线各国走向深度一体化,并着重解决影响经济自由化的自然障碍。这一特征将使"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着极为复杂的规则型风险,并渗透在国际体系、跨国关系、企业经营三个层面。为应对这一风险,我国需要多管齐下,在全球、区域、双边等多个方面开拓"一带一路"的规则空间和制度话语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俊超  王丹丹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它的实施将会带来大量的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在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决策过程中,国别风险的考察应当优先考虑。根据"一带一路"沿线走势,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节点和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选定65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主权信用风险和社会风险4个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风险进行刻画和评价,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梓原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的宏观背景,对国别风险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国别风险现有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巴塞尔全面风险管理和国际评级机构的评估体系等国际标准难以适用中国实际,前者忽略了国别风险的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后者的评估体系不透明,评估机构于母国的贸易需要,不能直接切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国别风险体系在特征性导向、系统性框架和动态化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缺位,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跨国投资进程和国际化发展步伐。文章将立足既有问题,为未来国别风险研究的新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向鹏成   高天   段旭   李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企业在抓住机遇,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华关系4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预测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样本国家的综合风险评价值;基于2012~2022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构建GA-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和随机森林3种预测模型;通过对比预测精度,确定最佳预测模型,利用2021年的指标数据,对2022年的投资国别风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的研究背景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优,证明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应用于风险管理领域;(2)“一带一路”投资国别风险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东欧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投资国别风险普遍较低,而南亚地区投资国别风险普遍较高,但都存在特例。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走出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原  汪红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间的资本流动成为区域合作最具活力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风险案例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特性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主权信用风险四个方面构建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衡量各国风险并划分出投资风险低、中、高三个区域,为改善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恒  
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相关课题成为学术研究、形势研判、政策分析的热点。文章认为其中大多数研究者都在关注其历史意义、现实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往往忽略了"一带一路"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与挑战。虽然说"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发展为主旨的国际战略,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其正面意义与价值,但是在并不太平的当今世界,不安全因素无处不在。这些风险与挑战,也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而不断显现,而且大多都是较为复杂的"发展——安全"联结问题,需要我们更好地厘清其中纠葛的互动因素,寻求切实管用的应对思路和做法。文章仅从我国"一带一路"经济项目的普遍特点出发,结合对沿线国家发展环境的初步考察,在分析主—客观因素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据此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马天放  
近年来,中国部分"一带一路"投资项目陆续遭到沿线投资对象国的冲击,由于受冲击的投资项目租期长达99年,加之在域外势力的推波助澜下,该类项目被炒作为对投资对象国经济主权的侵犯,并以此挑起投资对象国的反华风波,即"99年租期"风险。"99年租期"风险不仅造成了投资对象国对中国项目的负面情绪,担忧中国的经济入侵和占领;更会极大刺激域外势力在当前阶段大肆炒作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论",阻碍中国正常的海外投资进程。为应对和防范"99年租期"风险,一方面要探讨该概念话语上的内涵并揭示其成因;另一方面,则要从事实层面评估相关事件,分析其对中方及投资对象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以有效处理当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