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9)
- 2023(12320)
- 2022(10383)
- 2021(9581)
- 2020(8209)
- 2019(18858)
- 2018(18147)
- 2017(35538)
- 2016(18318)
- 2015(20422)
- 2014(19859)
- 2013(19388)
- 2012(17519)
- 2011(15659)
- 2010(15187)
- 2009(13691)
- 2008(12815)
- 2007(10764)
- 2006(9154)
- 2005(7968)
- 学科
- 济(81729)
- 经济(81625)
- 管理(50573)
- 业(48460)
- 企(39171)
- 企业(39171)
- 方法(35430)
- 数学(31093)
- 数学方法(30651)
- 农(20949)
- 地方(19677)
- 中国(19485)
- 财(18310)
- 业经(17435)
- 贸(14833)
- 贸易(14828)
- 易(14392)
- 制(14257)
- 农业(14049)
- 学(13079)
- 融(12448)
- 金融(12444)
- 产业(12232)
- 技术(12225)
- 地方经济(11721)
- 和(11544)
- 环境(11510)
- 理论(11416)
- 银(11026)
- 银行(11010)
- 机构
- 大学(249239)
- 学院(248340)
- 济(109082)
- 经济(107244)
- 管理(101134)
- 理学(88618)
- 理学院(87707)
- 管理学(86266)
- 管理学院(85789)
- 研究(80493)
- 中国(60294)
- 京(50334)
- 财(48245)
- 科学(45580)
- 财经(39112)
- 中心(38185)
- 所(37021)
- 经(35809)
- 江(34558)
- 经济学(34532)
- 研究所(33708)
- 农(33238)
- 业大(33196)
- 范(32456)
- 师范(32184)
- 经济学院(31292)
- 北京(30725)
- 院(30099)
- 财经大学(29406)
- 州(27740)
- 基金
- 项目(177534)
- 科学(143353)
- 研究(133038)
- 基金(132039)
- 家(113688)
- 国家(112823)
- 科学基金(99192)
- 社会(88416)
- 社会科(84166)
- 社会科学(84149)
- 基金项目(70264)
- 省(68152)
- 自然(61981)
- 自然科(60579)
- 教育(60569)
- 自然科学(60567)
- 自然科学基金(59441)
- 划(57371)
- 编号(52873)
- 资助(51997)
- 成果(41634)
- 重点(40204)
- 部(40119)
- 发(39648)
- 创(38166)
- 国家社会(37871)
- 创新(35673)
- 课题(35500)
- 教育部(35324)
- 人文(35082)
- 期刊
- 济(112996)
- 经济(112996)
- 研究(70292)
- 中国(44163)
- 管理(36984)
- 财(36105)
- 科学(32648)
- 学报(32010)
- 农(29396)
- 大学(26280)
- 学学(24678)
- 教育(23889)
- 技术(22405)
- 融(21017)
- 金融(21017)
- 农业(20315)
- 业经(18983)
- 财经(18831)
- 经济研究(18625)
- 经(16327)
- 问题(15488)
- 贸(13438)
- 国际(12614)
- 统计(11879)
- 技术经济(11838)
- 商业(11530)
- 科技(11353)
- 策(11348)
- 理论(11143)
- 资源(11069)
共检索到354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小燕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创造性地将发展国际贸易、产业跨国转移与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统筹起来,这不仅有助于改变沿线各国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实现跨越性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将沿线各国的产业结构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将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比,结合相关贸易和直接投资情况,发现我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转移贸易比较劣势产业,同时将贸易优势产业向西部沿边贸易口岸集聚,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实现国内跨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玥儒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方式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商贸流通业作为市场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产业,其发展能够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从而实现产业共生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21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细分商贸流通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贸流通业梯度转移的产业共生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中国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贸流通产业净转移过程中形成了商贸流通产业共生效应,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共生依存度更高;第二,商贸流通产业梯度加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商贸流通产业净转移对中国产业共生度的正向效应,较高的商贸流通产业梯度更能促进产业转移的共生效应;第三,商贸流通产业梯度对中国产业共生度的调节效应在国家层面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研究结论为建设“一带一路”商贸流通产业共生格局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更加合理地进行商贸流通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德友
中国内部和外部都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发展差异,并由此在亚洲形成了包括中国东、中、西部在内的拓展版"雁阵模型",这客观上要求中国应该实施更均衡、更全面的国内开发政策和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因此应运而生,它是促进中国内外部开放再平衡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既能对外拓展中国自己的规则圈,又能与国内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区域开发战略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方旭
我国各内陆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处于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借助古诺竞争模型,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分析了排他性竞争以及规模成本递减两种情况下临空产业发展的战略融入情况。结论显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对各内陆城市有利可图,且追求规模收益是战略融入的动机之一。这启示我们,发展临空经济的内陆各城市可以通过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经济链条中,尽快实现资源的错位发展,并加快自身的做大做强,才能很好的避免当前依靠招商引资以致过分竞争的弊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泽华 梁双陆
基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本文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指标,并运用2006—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增强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尤其是显著提升了转入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而对转出地区的影响则较弱;分行业检验结果显示,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沿线地区转移对提升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效果最好;多样化集聚是产业转移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渠道。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彩云 贺瑞
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简析"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金融合作现状,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几点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晓菊 刘祥东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梯度系数 优势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爱国
近年来,各地区间的科技水平差异、自然资源消耗殆尽和地区制度改革等原因,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此,我国政府实行了产业转移。这能够有效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整体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竞争力和发展速度,是完成区域发展双赢的有效手段。我国西部地区基于资源优势和中央对西部发展的大力支持,产业承接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从区域协调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着手,分析概括西部区域经济现状,运用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得出西部承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鑫 王菊 沈志渔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开展对外关系新的战略构想,将推动我国国际产业转移。文章在明确产业转移概念基础上,着重介绍"雁型"模式和市场导向模式两种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分析产业转移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新路径;"一带一路"为深化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拓展了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航运、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契机。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实施国际产业转移将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蕊 熊必琳
本文改进了现有的产业梯度系数方法,并利用其绘制了全国31个省市26个行业的产业区域梯度表,从阶段特征、地域特征和转移方式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梯度系数 梯度分布 战略构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倩 曾先峰 刘津汝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中国对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稳步推进。为了揭示其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发展中国家逆梯度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环节,在理论层面上阐述技术进步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并采用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给出经验证据。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均衡化和生态化趋向明显且具有空间差异性,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逆梯度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水平均对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我国逆梯度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中,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显著并呈现出空间异质性特征,在我国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必琳 陈蕊 杨善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卓 杨正东 李富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好创新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成为检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一带一路"产业转移可能存在的模式创新、文化创新、耦合创新等问题,提出构建以中国国家价值链为基础,沿线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共同组成的共轭环流互利共赢产业体系,对相关产业转移创新问题进行了解析,进而避免各自为政的产业转移规划造成低效配置中国产业转移和布局。通过统筹协调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构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互惠分工生产体系,这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推进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