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1)
2023(7095)
2022(5789)
2021(5372)
2020(4272)
2019(9895)
2018(10119)
2017(17497)
2016(9832)
2015(11179)
2014(11372)
2013(10552)
2012(9748)
2011(8785)
2010(9177)
2009(8267)
2008(8324)
2007(7908)
2006(6994)
2005(6468)
作者
(28247)
(23099)
(22848)
(21974)
(14617)
(11100)
(10680)
(9002)
(8912)
(8718)
(7873)
(7824)
(7717)
(7399)
(7340)
(7113)
(7006)
(6902)
(6811)
(6635)
(5961)
(5711)
(5686)
(5528)
(5472)
(5215)
(5137)
(5102)
(4825)
(4806)
学科
(30526)
经济(30468)
管理(25522)
(19911)
(16874)
企业(16874)
中国(11133)
(10189)
理论(9972)
(9387)
(9376)
(9186)
教育(8277)
方法(8148)
业经(8070)
教学(7787)
地方(7588)
(7523)
(6898)
银行(6880)
(6610)
(6402)
金融(6395)
农业(6320)
(5842)
数学(5650)
数学方法(5446)
学法(5088)
教学法(5088)
(5070)
机构
学院(129116)
大学(127142)
研究(45677)
(41989)
管理(41956)
经济(40559)
中国(35924)
理学(33808)
理学院(33318)
管理学(32398)
管理学院(32133)
(28831)
科学(28597)
(23939)
(23766)
(23612)
(22514)
中心(21547)
研究所(20881)
(20428)
师范(20148)
技术(19739)
(19212)
北京(18564)
业大(18211)
农业(17352)
(17269)
财经(17006)
(16853)
职业(16354)
基金
项目(78640)
研究(62709)
科学(59257)
基金(51190)
(44616)
国家(44136)
科学基金(36463)
社会(35153)
(33167)
社会科(32856)
社会科学(32848)
教育(30942)
编号(28955)
(27199)
成果(26065)
基金项目(25702)
课题(21786)
自然(21623)
自然科(21084)
自然科学(21075)
资助(20739)
自然科学基金(20656)
(18776)
重点(18326)
项目编号(17525)
(17002)
(16344)
(16259)
(15850)
大学(15382)
期刊
(56834)
经济(56834)
研究(41452)
中国(38243)
教育(29643)
学报(22413)
(21512)
(21010)
科学(17948)
管理(17758)
大学(16902)
学学(14962)
技术(14862)
农业(13945)
(12964)
金融(12964)
图书(11794)
业经(10158)
职业(10024)
书馆(8723)
图书馆(8723)
经济研究(8580)
财经(8078)
(7667)
(7600)
论坛(7600)
(7451)
(7057)
技术教育(6699)
职业技术(6699)
共检索到220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丹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时代的命题和担当。近年来,全球化在危机和逆流中盘桓,中国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带一路"顺应区域合作需求和国际发展规律,引领全球化新趋势,集中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旨在以互联互通夯实全球化根基,以独特模式赋予全球化活力,以新型平台完善全球化机制,以文明共融擘画全球化前景——从基础、模式、机制、目标各个方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思想发展为行动,从理论落地到实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李克新共同出席,介绍解读《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主持发布会。他介绍,白皮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虹飞  刘瑜  田广  寇南南  
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和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所提出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对世界和人类发展的独创性贡献。"一带一路"建设是与世界各国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美国倡导的"马歇尔计划"具有根本区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和互惠共赢,是一项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饶一鸣  
2020年是"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加速推进的一年,习近平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许多新论述。2020年,学术界主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创新、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全球治理和其实践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及其内在组成部分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要加强对理论问题的创新和细化研究,加强对现实问题的前瞻性思考,拓展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雪平  林跃勤  
中国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基于普遍安全、共同发展、绿色美丽、合作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倡议,凸显中国的大国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与合作平台。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持续有力、高效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其本质关系、逻辑进路和有效途径等在学术及实践层面尚不够清晰明确。在已有相关成果基础上,探索形成良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践的作用方式、联通机理和驱动途径,以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能够通过建构牢固有效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更好地驱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祺  朱雅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承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否能促进参与国之间和国内的共同富裕?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国家间和国家内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国家间收入差距和国内收入差距有明显的缩小作用,稳健性检验验证了该结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以及与中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的作用较大,对陆上丝绸之路和非自贸协定的国家影响较小。影响机制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渠道的影响效果大于直接投资渠道。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应持续推动建设高质量“一带一路”,积极签订贸易投资协定,深化对外直接投资广度和深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新松  
<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丛书》(王守军、胡必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以下简称《丛书》),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实施过程、转型调整以及对共建国家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分析。《丛书》包含12本著作,主题安排逻辑清晰,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所体现的特征以及与我国发展的关系做了总体性论述,并且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贸易发展、投资风险、金融合作、绿色发展、数字合作、全球减贫等多个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落实以及挑战进行剖析,对“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重点评价,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米军   张锐  
当前,全球数字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数字贸易发展呈现南低北高、南快北慢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增长潜力十足。与此同时,主要国家围绕数字贸易治理规则话语权之争不断加剧,数字鸿沟、数字安全、数字贸易壁垒等问题愈加突出,严重制约“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合作。在此背景下,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升级、增强沿线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以及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为此,应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制度竞争,有序构建适合沿线区域的数字贸易规则;深化与沿线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命运共同体;构建区域数字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切实维护沿线国家核心利益。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达  吴绩  
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新时期中非互利友好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的应有之举,借绿色“一带一路”内涵及外延,循T字形绿色治理模型下国家内外治理经验与实践双向联动的内在逻辑,以国内治理经验为突破方位,探析国外治理实践的非洲向度。绿色“一带一路”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治理体系路径,需重点探讨何为可能的逻辑支撑、何以可能的突破方位、如何可能的实践探索,其涉及前提、过程和结果的系列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生成可能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的逻辑脉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健  龚晓莺  
古丝绸之路的衰落开始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发展阶段,这种全球化是碎片化、不均衡、单向度的全球化,最终演变为今天的逆全球化凸显、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后,中国由参与全球化,转变为引导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具体通过如下举措建构"一带一路"战略引领的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全球化发展新时代:即通过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开放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包容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均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共治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共同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健  龚晓莺  
古丝绸之路的衰落开始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发展阶段,这种全球化是碎片化、不均衡、单向度的全球化,最终演变为今天的逆全球化凸显、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后,中国由参与全球化,转变为引导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具体通过如下举措建构"一带一路"战略引领的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全球化发展新时代:即通过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开放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包容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均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本文首次提出并界定了"绿色产业共同体"的概念,具体分析其产生的理论基石和内涵特征,指出绿色产业共同体是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现实逻辑,指出构建"一带一路"沿线绿色产业共同体意义重大,但是其在实践中面临着发展意识淡薄、顶层设计滞后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掣肘等困境。基于此,笔者从构筑话语传播体系、构建绿色产业评估体系、共建绿色技术共享平台、推进沿线中国省份与沿线国家对接、建立沿线产业安全与产业独立的应对体系等方面提出"一带一路"沿线构建绿色产业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静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经过八年的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1月,我国已经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0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货物贸易额1.35万亿美元,占我国总体外贸比重的29.1%。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天勇  
本文讨论从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缘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的中国"一带一路"供给品安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功能和结构三个有逻辑联系的结构展开。首先,笔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解释在于:在世界各主权国家之间,需要有共同体来形成共同的地球观和一致的行动,处理共同的事务,协调主权国家尽可能多地利用资源与地球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摒弃丛林法则而开展合作型竞争,先发国家帮助后发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其次,笔者将公共经济学方法扩展到全球领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行动的供给品安排。发现从提供方的各类国际产品,到使用方的各类国内产品,与一国公共经济范围不一样的是,之间大部分存在着跨国关系,物品从供给到需求,其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最后,按照应有功能设计共同体结构,其安排的结构决定共同体功能的逻辑,笔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公共利益、新经济共享、发展能力、国家利益、风险防控、契约和规则六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组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松川  肖洋  
"一带一路"倡议最具意义的内涵在于全球发展治理层次上的"国际发展共同体"机制框架。这个框架由四个层面组成:一是以议题倡导为基础的议程设置机制,二是以规划对接为核心的战略协调机制,三是以对口合作为主的推进路径机制,四是以项目示范为内容的落地扎根机制。这一机制框架迎合了当前全球治理发展对新理念、新机制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