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2)
- 2023(13161)
- 2022(11136)
- 2021(10729)
- 2020(9132)
- 2019(21196)
- 2018(21032)
- 2017(41335)
- 2016(21978)
- 2015(24266)
- 2014(24202)
- 2013(24009)
- 2012(22236)
- 2011(19956)
- 2010(19860)
- 2009(18467)
- 2008(18238)
- 2007(16400)
- 2006(14202)
- 2005(12344)
- 学科
- 济(95813)
- 经济(95725)
- 业(65381)
- 管理(57359)
- 农(51347)
- 企(43489)
- 企业(43489)
- 方法(42301)
- 数学(38014)
- 数学方法(37518)
- 农业(33917)
- 业经(24048)
- 财(23120)
- 中国(22791)
- 地方(20828)
- 制(18656)
- 贸(17393)
- 贸易(17387)
- 学(16960)
- 易(16932)
- 发(13539)
- 务(13322)
- 财务(13272)
- 财务管理(13234)
- 体(13100)
- 银(12993)
- 技术(12982)
- 银行(12967)
- 农业经济(12588)
- 企业财务(12541)
- 机构
- 学院(306555)
- 大学(301853)
- 济(127932)
- 经济(125341)
- 管理(121592)
- 理学(105511)
- 理学院(104442)
- 管理学(102560)
- 管理学院(101975)
- 研究(98619)
- 中国(76373)
- 农(68041)
- 京(61782)
- 科学(60545)
- 财(56603)
- 农业(52149)
- 业大(51204)
- 所(49094)
- 中心(48983)
- 江(47128)
- 财经(44904)
- 研究所(44467)
- 经(40837)
- 范(39574)
- 师范(39207)
- 经济学(38375)
- 北京(37628)
- 州(37100)
- 经济管理(35003)
- 经济学院(34825)
- 基金
- 项目(208767)
- 科学(164657)
- 研究(153699)
- 基金(151552)
- 家(131070)
- 国家(129900)
- 科学基金(112289)
- 社会(98296)
- 社会科(92833)
- 社会科学(92805)
- 省(84850)
- 基金项目(80753)
- 自然(71957)
- 自然科(70297)
- 自然科学(70276)
- 教育(69875)
- 自然科学基金(68989)
- 划(68686)
- 编号(63887)
- 资助(61209)
- 成果(50487)
- 重点(46455)
- 部(46398)
- 发(45822)
- 创(43407)
- 课题(42698)
- 创新(40521)
- 国家社会(40432)
- 科研(40411)
- 教育部(39538)
- 期刊
- 济(141988)
- 经济(141988)
- 研究(83275)
- 农(70437)
- 中国(58868)
- 学报(48096)
- 农业(47924)
- 科学(44189)
- 财(44076)
- 管理(39466)
- 大学(37562)
- 学学(35644)
- 业经(30166)
- 融(29167)
- 金融(29167)
- 教育(28067)
- 技术(27506)
- 业(23174)
- 财经(21343)
- 问题(20515)
- 经济研究(20323)
- 经(18228)
- 版(17433)
- 统计(15610)
- 技术经济(15510)
- 农村(15462)
- 村(15462)
- 农业经济(15339)
- 世界(15199)
- 图书(15094)
共检索到449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丽燕
"一事一议"作为当前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本文利用福建省98个村级调研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一事一议"制度实施的主要筹资相关者即村民、村"两委"以及政府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村集体投入和上级财政奖补对"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村民筹资筹劳行为的村庄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卫军 王永莲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民、农村、农业具有重要作用 ,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的提供意愿不足 ,集体的提供能力不足使得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只能靠农民自己以“一事一议”方式提供。然而 ,“一事一议”制度存在着交易成本高等缺陷 ,但在国家、集体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未有实质性转变之前 ,“一事一议”制度尚不能废除 ,而应加以完善。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一事一议” 绩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定洋 王泽强
"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机制运行却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两个非合作博弈,即"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因此,中央和基层政府需要调整政策,从积极引导农民组织化,培育多元的供给主体,确立公共财政理念等多方面入手,使基层政府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秀义 刘伟平
自下而上、自愿行动的一事一议机制是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基本机制,该机制下社区公共项目建设需要村民进行集体选择,并由村干部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一事一议早期项目建设基本依赖"民办",村民集体行动陷入困境;2008年后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使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进入了"民办公助"新时期,有效调动了村民通过集体行动建设公共品的积极性,但是财政奖补没有直接对村干部的相关行为进行激励。基于福建省的调研分析表明,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之所以被调动,是由于政府与村民联合起来向村干部施加同向而有效的影响,其中乡镇通过村干部绩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秀义 刘伟平
自下而上、自愿行动的一事一议机制是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基本机制,该机制下社区公共项目建设需要村民进行集体选择,并由村干部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一事一议早期项目建设基本依赖"民办",村民集体行动陷入困境;2008年后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使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进入了"民办公助"新时期,有效调动了村民通过集体行动建设公共品的积极性,但是财政奖补没有直接对村干部的相关行为进行激励。基于福建省的调研分析表明,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之所以被调动,是由于政府与村民联合起来向村干部施加同向而有效的影响,其中乡镇通过村干部绩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秀义 刘伟平
自下而上、自愿行动的一事一议机制是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基本机制,该机制下社区公共项目建设需要村民进行集体选择,并由村干部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一事一议早期项目建设基本依赖"民办",村民集体行动陷入困境;2008年后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使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进入了"民办公助"新时期,有效调动了村民通过集体行动建设公共品的积极性,但是财政奖补没有直接对村干部的相关行为进行激励。基于福建省的调研分析表明,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之所以被调动,是由于政府与村民联合起来向村干部施加同向而有效的影响,其中乡镇通过村干部绩效考核、村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干部行为施加影响,同时村民直选导致村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更高。应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和村民民主机制,继续提高财政奖补额度,并给予人口规模小的村庄更多支持,以促进农村社区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秀义 刘伟平
财政奖补后的新一事一议时期,村庄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合作迅速发展,但是不论是全国还是福建的数据仍然显示,在同样的奖补制度下还有不少村庄没有突破村级公共物品供给的集体行动困境。与开展了一事一议合作的村庄相比,没有开展合作的村庄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村庄特征如何影响村级公益事业供给?村庄人口数、自然村(组)数等特征变量对一事一议合作供给村级公共物品有正向而不是负向影响,因为调研显示没有开展合作的村庄不仅是村财弱,而且往往也是村组数量少、村庄人口数量少的弱势村庄。一事一议制度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村庄一事一议筹资的奖补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对不同村庄的不同需求的开放式回应机制,尤其是建立针对弱势村庄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莉 邱长溶 李大垒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事一议"成为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渠道,"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后税费时代中国农村村级公共物品供给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其有效性和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在梳理"一事一议"制度出台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一事一议"制度有效实施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困境。指出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需要因事、因地而宜,方法创新;调整筹资上限标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公开信息、增加透明度和强化激励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这种筹补结合式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能否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活富裕"的有效助力?本文运用2017年辽宁省271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验证制度实施的收入效应。最小二乘及工具变量法估计结果均表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获得可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并且村内道路硬化程度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考虑到收入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会使估计结果出现偏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获得可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20.7%。政府应高度重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在村内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引导、鼓励农民参与投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威
受益范围仅在村内的村级公共产品应该由村级集团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提供,但却不是必然的,政府有时也有责任;选择运用恰当的公共产品评价方法来确定“一事一议”的优先序,是“一事一议”立项的重要依据;设计“一事一议”的项目应该尽量利益相容,尽量维持“小规模”格局,采用“有选择性的激励”方式,同时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财务公开、群众评估和农民参与维护等。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一事一议 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密 张广胜
"一事一议"是目前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一项制度安排,对于农业税取消后的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18位村书记的调查,利用模型研究"一事一议"制度对于村级公共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一事一议"制度对增加村级公共投资项目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村级公共投资项目数与经济发达程度、外出务工人员比重有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虽然"一事一议"制度存在弊端,但应该不断完善该制度而不是简单地废止。
关键词:
一事一议 村级公共投资 计数模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孔凡
湖北省洪湖市自2008年5月被列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以来,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多方整合资源、整体推进,不断改革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湖北省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全部纳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苏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从安徽的实践看,改革中所推行的“一事一议”又是不成功的。税费改革前,村内生产公益事业主要靠村干部向农民筹钱,由于农村行政压力体制的客观存在,也由于村级腐败的蔓延,乱收费、乱集资现象屡见不鲜,农民群众十分不满。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以下公益事业主要靠“一事一议”。按照改革方案规定:“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易少文 黄向前 卢甲林
近两年来,湖南省涟源市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53个,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332.5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74.21公里,新修、整修村组道路179.3公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姚永秀
西部的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应形成合力,两者互为契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西部农村发展的基石,也是西部大开放的重要着力点。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也将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取得更加坚实和可持续的成就。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