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3)
2023(12119)
2022(9906)
2021(9309)
2020(7815)
2019(17881)
2018(17945)
2017(35177)
2016(18721)
2015(20623)
2014(20231)
2013(19918)
2012(17976)
2011(16257)
2010(16903)
2009(15891)
2008(15683)
2007(14218)
2006(12756)
2005(11692)
作者
(50263)
(42546)
(41812)
(40031)
(26728)
(20230)
(18909)
(16173)
(16012)
(15055)
(14421)
(14167)
(13456)
(13365)
(13003)
(12889)
(12459)
(12360)
(12092)
(12088)
(10667)
(10337)
(10224)
(9826)
(9507)
(9430)
(9427)
(9213)
(8624)
(8145)
学科
(78009)
经济(77901)
(62301)
管理(52618)
(50039)
(38649)
企业(38649)
农业(33330)
方法(30033)
数学(26762)
数学方法(26183)
业经(23629)
(21736)
中国(20452)
(19816)
(15380)
地方(14385)
(13465)
贸易(13456)
(13166)
农业经济(12523)
(12404)
(12387)
银行(12379)
(12324)
(12210)
(11884)
体制(11691)
理论(11333)
(11261)
机构
学院(258549)
大学(254690)
(108671)
经济(106312)
管理(102451)
理学(88226)
理学院(87424)
管理学(85747)
管理学院(85276)
研究(84127)
中国(67066)
(56563)
(53164)
(51477)
科学(47982)
农业(42589)
业大(41304)
(40850)
中心(40446)
(40348)
财经(39149)
研究所(36281)
(35447)
北京(32997)
(32410)
师范(32168)
经济学(32099)
(31804)
(29735)
经济管理(28888)
基金
项目(170320)
科学(135131)
研究(130335)
基金(123658)
(106059)
国家(105104)
科学基金(91264)
社会(84738)
社会科(79967)
社会科学(79945)
(67714)
基金项目(64525)
教育(59030)
自然(55773)
编号(55266)
(54947)
自然科(54500)
自然科学(54490)
自然科学基金(53503)
资助(49699)
成果(45438)
(38264)
重点(37826)
(37820)
课题(37110)
(37092)
(35576)
国家社会(35312)
创新(33254)
教育部(33038)
期刊
(128811)
经济(128811)
研究(75639)
(61670)
中国(59198)
农业(41698)
(40022)
学报(36831)
管理(35787)
科学(35361)
大学(30561)
学学(28616)
教育(28285)
(27270)
金融(27270)
业经(26895)
技术(23593)
(19588)
财经(19217)
经济研究(18411)
问题(17593)
(16449)
农村(15261)
(15261)
图书(15163)
农业经济(15057)
(14729)
世界(13661)
统计(12831)
技术经济(12662)
共检索到399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业苗  
以政府或以市场为主体的单中心体制都存在失灵问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与治理机制应该多元化。但多元并非对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治理的多个主体进行简单分工,应该根据其公共属性和政治属性的要求,一方面要型塑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地位的"一主多元"的供给模式,另一方面,还要构建一个与其供给模式相适应的综合治理机制,包括竞争机制、参与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分工机制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明涛  闵锐  曹海琴  
农村公共产品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但近年来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探索如何发挥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等多元供给主体的力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果。对此,网络治理理论为农村公共产品治理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文章借鉴网络治理理论的理念,探索性地构建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合作供给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创造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的条件,构建合作供给平台,实施监控合作供给行为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农村水利供给主体、供给范围与治理机制是产权改革的三大要素。本文根据农村水利设施的性质、考虑供给主体的供给效率建立农村水利设施供给主体选择模型,提出基于项目资金价值的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模式选择的一般方法。阐述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多元供给模式下完善农村水利市场准入机制、项目控制权选择准则、社会资本收益分配原则、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监督制度、补偿机制及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等治理路径,阐述农村水利政府、市场、协会多元供给的治理要点,为农村水利供给制度改革与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文海  
多元供给与治理,是现代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要致力于培植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主体,构建科学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架构。在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架构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有机统一和职能互补的网络;同时,要通过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外部治理环境,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最佳供给和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定华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用服务供给愈发重要。由于我国资源有着有限性、分布不均匀、开采难度大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公共服务相关举措必须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才能顺利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农村公共服务除了具有一般公共品的属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地域性、分散性、多层次性等。属性的多重性决定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不是单一的。本文从公共服务供给主题的参与机制入手,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社会治理兼顾主体的多元性、互动性,强调过程的发展性、延续性,倡导利益的调和性。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由政府垄断提供,造成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基于此,将从社会治理角度切入,分别从供给主体、决策机制、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杰贵  裴志军  张俊华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构建取决于公共治理价值取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现状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三个方面。基于公共治理价值取向转变视角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迁、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现状及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分析,构建以农民满意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协同供给模式有其必要性。在界定此种模式概念及探索其构建必要性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以农民满意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协同供给模式构建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广胜  
发达的科技服务体系是以科技服务供求均衡为基础。治理理论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农村自组织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畅通农村科技服务需求表达和输送渠道、多元服务主体的协同服务,构成"复合供给"模式的主要内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可以摆脱单纯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的困境,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正义的分配"。近年来,农村"一事一议"的决策制度是"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农村的制度性尝试,丰富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实现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权力中心多元化。但政府、市场组织、村民、非营利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在协同合作中也存在着理解错位、有限理性、参与度不足、定位不准等诸多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元治理"角色,有效履行市场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的合作治理责任,是疏解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困境的重要保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锦  
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体育运动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供给质量和效率低下,体育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使得农村不断提高的居民体育需求与传统滞后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建立多元化、高效率的供给体系,进而有效增加农村体育供给数量和质量,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着手需要考虑的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锦  
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体育运动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供给质量和效率低下,体育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使得农村不断提高的居民体育需求与传统滞后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建立多元化、高效率的供给体系,进而有效增加农村体育供给数量和质量,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着手需要考虑的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逢春  
为探寻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效率低下的解决之道,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协同论,构建了政府、自治组织、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村民五大主体共同参与,表达、决策、筹资、生产、评估、问责六大环节循环运转,合作、竞争、制衡三大系统共同作用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系统",以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状况为实证检验对象,为村级公共服务"成都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寿奎  李霞  洪迪  
农村水利进行产权改革以及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建设有利于解决建设资金紧张以及村集体管理上的低效问题,如何建设管理好多元供给模式下农村水利项目是对执政能力的挑战。文章在分析农村水利改革与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科学选择监管途径,依法对社会投资项目进行规制,以推进多元供给模式下农村水利项目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剑  程勇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单一供给主体已很难对农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公共物品需求做出有效回应。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政府错位与越位、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必须依靠制度重构,关键在于多元主体的协作供给,因为多元主体协作供给公共物品不仅可以提升效率,而且各个主体也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同时,要注重农民需求的充分表达和监督、利益共享、问责和竞争机制的有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玉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是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项目制供给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但这一供给模式往往面临着与村民需求错位、利益协调功能缺乏等困境。湖南汨罗C村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构建村社自主统筹模式,确立精准服务单元,制定民主治理规则,成立多元化组织载体,重塑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充分激活农民主体性,在村庄社会内部实现了低成本的自我动员、利益协调和内部监督,有效化解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为项目制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