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20.62.17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0)
2023(10253)
2022(8364)
2021(7765)
2020(5917)
2019(13670)
2018(13454)
2017(24179)
2016(13153)
2015(14753)
2014(14797)
2013(14307)
2012(14137)
2011(12759)
2010(13371)
2009(12088)
2008(11997)
2007(11207)
2006(10148)
2005(9351)
作者
(36955)
(30494)
(30457)
(28996)
(19759)
(14565)
(14147)
(12048)
(11927)
(11375)
(10598)
(10379)
(10032)
(9773)
(9545)
(9489)
(8981)
(8955)
(8844)
(8842)
(7877)
(7455)
(7431)
(7347)
(7126)
(7016)
(7015)
(6981)
(6277)
(6195)
学科
(57276)
经济(57112)
管理(32840)
(30232)
(23543)
企业(23543)
中国(23233)
地方(20958)
(18984)
业经(16613)
方法(14407)
农业(12811)
理论(12163)
(11652)
(11512)
(11406)
(11382)
金融(11381)
(11176)
(10887)
银行(10875)
地方经济(10855)
教育(10733)
(10705)
(10587)
数学(9624)
(9537)
贸易(9521)
数学方法(9517)
(9122)
机构
学院(179764)
大学(176891)
(70622)
研究(69217)
经济(68766)
管理(62086)
中国(53981)
理学(50505)
理学院(49767)
管理学(48914)
管理学院(48538)
科学(40320)
(40247)
(35074)
(34761)
(33159)
中心(31807)
研究所(30710)
(29799)
师范(29551)
(28897)
北京(26659)
(26083)
财经(25432)
(25167)
师范大学(23619)
(22883)
(22808)
业大(22578)
技术(22358)
基金
项目(109142)
研究(88754)
科学(85215)
基金(73095)
(62029)
国家(61273)
社会(55581)
科学基金(52020)
社会科(51241)
社会科学(51228)
(45550)
教育(42080)
编号(38977)
基金项目(37628)
(37254)
成果(33976)
(29686)
自然(29454)
课题(29432)
资助(29098)
自然科(28694)
自然科学(28692)
自然科学基金(28180)
重点(25228)
(24771)
发展(24558)
(24112)
(23551)
项目编号(22991)
(22738)
期刊
(97189)
经济(97189)
研究(64759)
中国(54312)
教育(37850)
(29915)
管理(26976)
(26374)
学报(24813)
科学(24104)
(22163)
金融(22163)
农业(20560)
大学(19778)
技术(18998)
业经(17663)
学学(17410)
经济研究(15033)
图书(14122)
财经(12725)
问题(11825)
职业(11301)
(11123)
(11033)
(10859)
论坛(10859)
书馆(10756)
图书馆(10756)
(9556)
世界(9398)
共检索到31662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举世瞩目的"浙商"现象,蕴含着丰富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浙商"的人文精神,既是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现,也是西方文化和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体现,更是无数当代"浙商"传承和发扬了浙江区域工商文化传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思想、理念和品行等的结晶,是"浙商"发展的精神宝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福新  
"浙商"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是浙江经济奇迹的创造者和浙江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具有"个众自主—和合"的人文特性和精神品格。其前提和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浙江区域工商文化传统和西方经济文化影响这"三位一体"的人文传统,形成和体现"天人分—合"的基本人文特性,"自主—相关"的主体人文特性,"个众—和合"的总体人文特性,并反映和表现出相应的精神品格。浙商"个众自主—和合"的人文特性和精神品格,具有原创性和巨大的生命力,但也存在局限,需要不断超越、深化和提升,实现与时俱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建华  
人文精神是理解当代浙商发展和崛起的重要主题。理解当代浙商人文精神,需要从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传承、近现代发展历程和西方经验等角度去把握。当代浙商人文精神是丰富的和多样的。当代浙商人文精神发展应当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契合,并为浙商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福新  
浙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主要出身于农民和基层百姓的"草根商人",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开始走的主要是模仿和模仿创新的道路,现在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需要加强和提高自主创新。与会者在浙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既各抒己见,又充分交流,就创新主体、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从模仿到自主的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类型创新等发表了许多有见地和有价值的观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荣建  
伦理诚信是企业诚信的最高要求,也是解决企业诚信问题的终极途径。和谐主题下企业伦理诚信的本质是采取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方式行事。本文阐述了企业诚信的五个范畴、三种境界和三个发展阶段。"浙商"诚信的局限十分明显,是企业家个人为主体的、封闭性私人社会网络内的自发诚信和规则诚信,突出问题为公共商业伦理的缺位,导致"浙商"自发发展与和谐社会价值规范的直接冲突,"浙商"迫切需要构建共守的伦理准则。在和谐背景下,"浙商"共守的商业伦理准则应为"浙商"在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和谐共生。"浙商"应基于共守的商业伦理,实现诚信模式向社会化的伦理诚信转变。本文最后给企业提出了建构诚信的基本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福新  
“浙商”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蕴含和呈现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人文精神,它既是浙商取得成功的真正奥秘所在,又是浙商存在局限的根本原因所在,需要我们去揭示和阐明。为此,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举办了首期“‘浙商’研究月度论坛”,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就“‘浙商’的人文精神”这个主题各抒己见,观点鲜明,丰富的思想和观点可以概括为“‘浙商’的人文特性”、“‘浙商’的伦理精神”、“‘浙商’的人文传统”和“‘浙商’人文精神的研究方法”等。其核心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浙江工商文化传统,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凝结实践经验的具有综合性和原创性的自主与相关统一的主体性人文精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淑娟  李朝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小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要以发展来增和谐,以改革来促和谐,以公平来求和谐,以稳定来保和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少明  
该文对浙商的精神特质归结为:"敢为人先"、"横刀立马"的胆识与气魄;"入世苦行"、筚路蓝缕的坚忍耐劳;"日新为道"的创新理念;全球行商、"市场无界"的开拓精神;凝聚合力、"抱团冲杀"的合作精神;"内化哲学"造就了哲商的砥砺升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伟强  张彩珠  
本文借助经济学与哲学的分析范式探究传统浙商的精神特质,认为传统浙商精神既有时代的影子,也有超越时代的诉求,它是时代性、地域性和超越性的统一,蕴涵丰富的理性内涵。今天的浙商应该领会和接纳传统,铸造新的理性精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水木  
浙江商人是中国近代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区域商人群体。在一个多世纪的经营中 ,浙江商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浙商精神”,即实业兴国精神 ,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矢志不渝精神和敬业精神 ,这是近代浙商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近代浙商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 ,在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现代化建设中 ,仍然值得继承和弘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福新  孙宁  
绿色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是中国改变现状和实现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浙商急需践行的目标。已有的绿色发展理论虽然阐明了有关绿色发展的实质和目的,以及基点、核心内容和措施等问题,但是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及其转换性。鉴于此,文章构建了绿色发展的主体—生态模式。该模式反映全面、融合和协调的主体—生态关系,其核心范畴是公正,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该模式除了整体和系统地反映绿色发展的目的、宗旨和目标以外,集中体现为绿色价值的创造和增进。文章最后结合浙商的实践,探讨了在绿色发展的主体—生态模式的运用中需要树立和践行的一系列原则、理念和精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斌  
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斌  
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