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9)
2023(11098)
2022(8759)
2021(7994)
2020(6354)
2019(14520)
2018(14164)
2017(25643)
2016(13433)
2015(15438)
2014(15024)
2013(14815)
2012(13852)
2011(12888)
2010(12838)
2009(12053)
2008(11539)
2007(10136)
2006(9628)
2005(9248)
作者
(37738)
(31645)
(31376)
(30291)
(20399)
(14876)
(14217)
(12182)
(12114)
(11191)
(11116)
(10368)
(10320)
(10271)
(9909)
(9837)
(9383)
(9113)
(9051)
(8385)
(8212)
(7697)
(7477)
(7359)
(7226)
(7205)
(6778)
(6534)
(6284)
(6161)
学科
(83614)
经济(83549)
管理(32977)
(28519)
方法(25384)
中国(24803)
数学(22590)
数学方法(22444)
(20936)
企业(20936)
地方(19808)
(17410)
业经(15918)
(14242)
贸易(14231)
(13843)
(13746)
地方经济(13279)
(12515)
(12005)
(11724)
农业(11597)
(11545)
金融(11545)
(11008)
银行(11000)
环境(10900)
(10750)
关系(10201)
产业(10099)
机构
大学(200459)
学院(198330)
(102371)
经济(100878)
研究(79973)
管理(69000)
中国(61981)
理学(58110)
理学院(57391)
管理学(56510)
管理学院(56114)
(43645)
(43508)
科学(42251)
(39542)
研究所(35582)
经济学(35104)
财经(34453)
中心(33550)
(31530)
经济学院(31356)
(28796)
北京(28700)
(28474)
(27483)
(26938)
师范(26764)
财经大学(25465)
科学院(24178)
社会(22710)
基金
项目(123667)
科学(99004)
研究(94202)
基金(92677)
(80270)
国家(79684)
科学基金(67807)
社会(65265)
社会科(62028)
社会科学(62014)
基金项目(46804)
(43961)
教育(42229)
自然(38618)
资助(37874)
自然科(37778)
自然科学(37769)
(37539)
自然科学基金(37126)
编号(35355)
成果(29952)
国家社会(29488)
(29311)
(29010)
重点(28695)
中国(27646)
课题(25983)
教育部(25606)
发展(25180)
(24949)
期刊
(121114)
经济(121114)
研究(71487)
中国(43895)
(31621)
管理(29361)
科学(26932)
学报(26886)
(26737)
经济研究(22200)
教育(21727)
大学(21688)
(21323)
金融(21323)
学学(19882)
财经(18879)
农业(18259)
技术(17859)
(16665)
问题(15988)
(15656)
业经(15635)
国际(14665)
世界(14641)
技术经济(11539)
(10965)
统计(10397)
经济问题(9739)
(9385)
现代(8954)
共检索到324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经济科学》杂志学术支持的"‘一带一路’:全球化转型时代的中国方案"研讨会暨第120期北大博雅讲坛2018年1月14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报告厅举行。此次研讨会是为了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总结和提炼"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四年来的主要成就、面临的问题以及新时代全球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等重要主题展开的一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唐璇  张辉  
建设"一带一路"是由中国发起并惠及世界的一项重大倡议。自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转化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行动,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从"一带一路"被写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17年召开高峰论坛,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五次提及,无不显示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这是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分享中国智慧,为当前世界经济转型提供的中国方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经济科学》杂志提供学术支持的"‘一带一路’:全球化转型时代的中国方案"研讨会暨第120期北大博雅讲坛,总结和提炼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四年来的主要成就、面临的问题以及新时代全球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等重要主题。为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本刊特摘录会议发言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必亮  刘清杰  孙艳艳  王琛  孙苾蕙  
一段时间以来,继续坚持推进全球化发展还是从全球化中退出,不仅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且还在一些国家开始了具体实施,譬如说英国脱欧、美国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议》等。全球化发展面临新的历史考验。本研究在系统回顾全球化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以及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全球化对于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投资增长、技术进步、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全球化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从资源禀赋、市场力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驱动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动因,认为全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2018年10月28日,"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学术研讨会暨"一带一路"金融风险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大会由《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大学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央财经大学丝路金融研究中心承办。来自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与会学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经济全球化3.0时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1.0时代国运衰落,在经济全球化2.0时代寻求复兴,必将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占据重要国际地位,发挥影响全球的大国作用。全球化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现实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物质技术状况和基础设施条件、地缘利益格局和市场势力结构、国际制度安排即全球治理结构等。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国际竞争的本质是"善治",而不是武力和霸权。最重要的是成为充满创新活力国度,从而体现出经济体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所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地位将取决于如何从曾经的"高增长引领世界经济"转变为未来的"善治与活力引领世界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从世界经济生产力发展规律和趋势来看,效率驱动、利益驱动、技术驱动、人才驱动等诸多推动力将在客观上推动经济全球化继续前进和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经过上一轮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后,目前遇到了一些现实困惑。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有助于破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困境,有助于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自我修复和调节,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平衡和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方向继续前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磊  
“一带一路”倡议所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家间战略合作为前提,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设施联通降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国际物流成本。“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成功经验表明,设施联通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与设施联通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供给,比签署区域贸易协定更能发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效应。同时,文章使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各国双边班轮网络和双边出口产品多样性网络,并测算了沿线国家网络中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双边班轮网络指数以及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多样性都明显高于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证实了中国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度嵌入全球运输网络及增强其出口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皓文   符秋瑶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内生性矛盾的激化和爆发导致了逆经济全球化的出现,逆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都体现和遵从着资本的逻辑,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中的逆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辩证否定,是经济全球化在资本主义性质占主导地位阶段的辩证否定式发展。“一带一路”的深层逻辑生发于逆经济全球化之中,二者属于经济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一带一路”的出现确证了经济全球化的辩证否定式发展。“一带一路”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维度、利益分配维度、国际分工维度,实现了对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超越:在推动主体维度,“一带一路”否定了资本的主体地位及其对劳动的宰制,确认了劳动阶级的主体地位;在利益分配维度,“一带一路”否定了“中心—外围”式的不平等利益分配模式,重新构建了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在国际分工维度,“一带一路”否定了“中心—外围”式的国际分工格局,重新塑造了一个更为公正平等的国际分工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静  杨永春  
通过构建熵值—突变级数模型,从4个维度分解并综合测算2013—2017年我国西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全球化水平;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异格局和趋势演化特征;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方法,从5个层面探测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3—2017年,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城市间空间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研究区部分边境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外贸全球化和开放全球化水平较高,旅游全球化水平较高以上的城市多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北部和南部,外资全球化水平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减且呈组团分布;(2)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在空间呈集聚分布且在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局部空间关联格局稳定性较高,大部分空间关联类型的转移表现出一定的跃迁惰性;(3)两阶段系统GMM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占比、公共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比、GDP和货运量对我国西部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立君  葛浩阳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经济全球化逆转趋势,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交错是国家、资本和劳动三方利益博弈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借助民族国家力量实现自身的扩张,逆全球化则是劳动者借助民族国家对资本转移的反抗。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外围国家的贫困陷阱和中心国家的长期经济停滞,这两重危机使得逆全球化成为普遍选择。但是这并不符合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要摆脱贫困、中心国家要走出经济停滞,需要寻找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是一个选择,这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立君  葛浩阳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经济全球化逆转趋势,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交错是国家、资本和劳动三方利益博弈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借助民族国家力量实现自身的扩张,逆全球化则是劳动者借助民族国家对资本转移的反抗。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外围国家的贫困陷阱和中心国家的长期经济停滞,这两重危机使得逆全球化成为普遍选择。但是这并不符合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要摆脱贫困、中心国家要走出经济停滞,需要寻找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是一个选择,这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6月25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学会、ACCA、德勤中国、浪潮集团、用友网络联合主办,汇付天下特别支持的数字联通"一带一路"高层研讨会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的官员、学术界的专家、国际机构的代表以及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代表性企业的负责人就"数字联通:机遇与挑战"、"数据治理:标准与架构"、"数字技术:思路前景"和"合作与发展"四个专题进行了研讨碰撞,探寻加强会计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手段联通"一带一路"的路径和方法。论坛还举行了"一带一路"会计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当天,来自17个国家的近600位嘉宾共聚一堂;活动同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周明  田云华  周燕萍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稳步扩大。然而,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大,来自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安全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海外投资风险与挑战日益突出,特别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战争、恐怖活动与政治局势动荡等问题更加剧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安全风险。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新治理模式,"一带一路"建设遭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甚至"反全球化"思潮冲击,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风险。深度研究国别政策,储备海外战略人才,构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联合合作的保障机制和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加强对企业国际化风险的识别、防范以及应对能力,维护境外中资企业投资安全,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企顺利"走出去"保驾护航,提出新时代中国方案,成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课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周明  田云华  王凌峰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呈现"逆全球化"抬头新趋势,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和国际信用机制已无法满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需要。中国可主导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引领区域金融治理,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具体而言,中国需要秉承促进金融合作、提高国际地位、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目标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从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三个方面落实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推动新型全球化发展,实现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