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4)
- 2023(13567)
- 2022(11859)
- 2021(11005)
- 2020(9341)
- 2019(21204)
- 2018(21022)
- 2017(40189)
- 2016(21997)
- 2015(24610)
- 2014(24373)
- 2013(24235)
- 2012(21964)
- 2011(19763)
- 2010(19496)
- 2009(17673)
- 2008(16980)
- 2007(14435)
- 2006(12531)
- 2005(10670)
- 学科
- 济(81557)
- 经济(81473)
- 管理(61880)
- 业(59025)
- 企(46060)
- 企业(46060)
- 方法(38936)
- 数学(33776)
- 数学方法(33415)
- 农(23434)
- 学(21173)
- 中国(21122)
- 财(19614)
- 地方(19144)
- 业经(18484)
- 环境(16910)
- 贸(16773)
- 贸易(16761)
- 易(16266)
- 农业(15907)
- 和(13971)
- 制(13934)
- 技术(13723)
- 理论(13061)
- 划(12672)
- 务(12330)
- 财务(12265)
- 财务管理(12248)
- 银(11853)
- 银行(11785)
- 机构
- 大学(308352)
- 学院(306350)
- 管理(122595)
- 济(114371)
- 经济(111679)
- 理学(107336)
- 理学院(106069)
- 管理学(104031)
- 研究(104004)
- 管理学院(103509)
- 中国(74906)
- 科学(70817)
- 京(66120)
- 农(59362)
- 业大(54411)
- 所(53196)
- 研究所(49477)
- 财(48894)
- 中心(47314)
- 农业(47121)
- 江(43244)
- 北京(41304)
- 范(40221)
- 财经(40128)
- 师范(39684)
- 院(38190)
- 经(36617)
- 州(35707)
- 技术(33208)
- 经济学(32862)
- 基金
- 项目(225112)
- 科学(174146)
- 基金(162040)
- 研究(156215)
- 家(144973)
- 国家(143809)
- 科学基金(121673)
- 社会(96603)
- 社会科(91407)
- 社会科学(91378)
- 省(88757)
- 基金项目(87766)
- 自然(82977)
- 自然科(80911)
- 自然科学(80884)
- 自然科学基金(79404)
- 划(75436)
- 教育(70008)
- 资助(65828)
- 编号(62821)
- 重点(50832)
- 成果(48746)
- 发(47909)
- 部(47437)
- 创(46526)
- 计划(43916)
- 科研(43726)
- 创新(43438)
- 课题(42609)
- 大学(40436)
共检索到429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鑫 甄霖 成升魁 鄢帮有 马丽 潘影 姜鲁光 杨莉 曹晓昌
1998年长江流域性洪涝灾害驱使鄱阳湖区开始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对湖区土地利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对1998年流域性特大洪涝灾害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次特大洪涝灾害的驱动下,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2.2%,为201.5km2,水域面积增加5.5%,为206.0km2。洪涝灾害发生后,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了8.5%,其中湖泊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湿地的水源涵养、洪水调蓄以及提供生物栖息地功能,湖泊对整体提升贡献率为92.4%;而水田、旱地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降低。湖区整体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娟 舒晓波 于秀波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不同,农户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影响因子和原因缺少系统的了解和分析。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对湖区3个县12个村的310户农户的基本信息、农业生产、渔业捕捞、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作深入了解,重点调查鄱阳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水质净化和水产品等服务,并利用SPSS进行二元logit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鄱阳湖区农户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最充分的是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品;②不同调查区的农户,对在旅游休闲、纤维和燃料、水产品和植物产品等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差异;③性别、年龄、职业和总收...
关键词:
鄱阳湖区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农户认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志刚 余德 韩成云 王凯荣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2009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首要阶段的建设工作。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利用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及GIS空间统计方法,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8~2016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化。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方式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8年间区内草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明显增加,水域面积减少加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减少最明显的是林地和水域系统价值。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者合计占比38%以上,但食物生产、水源涵养与废物处理的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比例较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减少率超过20%的区域主要在城市地区,从空间分布来看,南部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增长具有优势,尤其在2012~2016年间总的优势更为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2003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持续时间延长,导致水质恶化、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候鸟栖息地受到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农田灌溉、航运和水产捕捞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改变鄱阳湖枯水期持续处于低水位状态,确保江湖水系健康,利用生态系统方法,提出了鄱阳湖枯水调节的基本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调枯不调洪;从整体出发,做到江湖两利;以简单工程进行调节,趋利避害;保持工程运用的灵活性,实施适应性管理。同时,初步规划了鄱阳湖枯水调节工程的地点、规模和运行方式。作为一个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水利工程具有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安全,保护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候鸟越冬条件,缓解长江下游枯水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鲁光 封志明 于秀波 甄霖 黄河清
1998年以来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鄱阳湖区洪水调蓄功能具有明显影响。本文利用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和防洪圩堤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和水文模拟,对鄱阳湖区现状(2005年)和未来不同洪水情景下的洪水调蓄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计算了相应的蓄洪面积和容积。研究表明,2005年鄱阳湖洪水位曾一度超过双退圩堤进洪水位(18.50m),双退圩堤进洪后,湖泊面积实际扩大2385hm2,相应增加6907×104m3湖泊容积。为了研究退田还湖后鄱阳湖区未来洪水调蓄功能的可能变化,本文设置了20.50m、21.68m、22.59m三种洪水水位情景,分别对应万亩(666.67hm2)以下单退圩堤蓄洪、万亩以上单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闵骞 刘影 马定国
利用实测资料统计了鄱阳湖近50年来湖盆形态和洪水水情的变化,表明由于围垦的作用,1954~1992年鄱阳湖面积共减小1300km2,容积共减少81×108m3,调节系数从17.3%下降到13.7%,调洪能力降低20.8%;20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年最高水位平均值抬高1.80m。计算了退田还湖对近50年来两次特大洪水(1954年洪水和1998年洪水)最高水位的效应值,表明分别可使1954年洪水和1998年洪水的最高水位降低0.72m和0.68m。估算了退田还湖对鄱阳湖洪水位频率的影响,表明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洪水位分别可降低0.63m和0.68m。计算还表明,高水还湖(单退)降低洪...
关键词:
退田还湖 单退 双退 洪水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葛刚 刘成林 陈伏生 李述
通过对鄱阳湖水文过程和湖盆地形特点的分析,利用3S技术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各种类型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生境、主要植物群落结构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湿地植物是以根茎为主要繁殖器官的克隆繁殖植物,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点。在宏观尺度上受地形高程、湖水位和洲滩出露时间制约,不同植物群落沿水分梯度分布;在景观尺度上受到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结构影响,形成水平镶嵌结构;微观尺度上还与微地形和土壤养分密切相关,部分区域表现为复合体结构。湿地植被对水分梯度的敏感性,导致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易变性和脆弱性。近年来,鄱阳湖水位过低且持续时间长,使生态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茹 蒋元勇 万金保 戴年华 李述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以鄱阳湖独特的流域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人口数量表征城镇化的进程,分类解析1990~2011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讨论鄱阳湖土地资源结构变化、水资源变化特征、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资源消耗程度,以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为代表的城镇主要污染问题,探讨快速城镇化下鄱阳湖生态环境对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各城市的城镇化进展及其机制不同,南昌、九江和上饶城市扩张迅速,而景德镇和赣州发展较平缓;城镇化导致水资源日益紧缺,各城市年总用水量2003年以后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农业用水量逐年增加,工业用水量各城市年变化存在...
关键词:
城镇化 鄱阳湖 生态系统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家倩 陆建忠 田晴 陈晓玲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是生态系统固定的碳总量,作为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和极为重要的人文社会意义。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GEP造成了一定影响。该文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生态耦合模型估算2000—2016年间每月GEP,计算干旱指数SPI(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探究干旱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对GEP的影响。通过对模型模拟的GEP与MODIS的GEP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在GEP低值区间两者表现几乎完全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鄱阳湖流域植被生态系统GEP存在抑制效应,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GEP显著减少;两者不仅在时间上存在一致协同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通过本研究,有助于管理部门了解干旱对GEP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春花 王克林 陈洪松 张明阳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状况波动频繁,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可以为该区正在进行的生态重建提供依据。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在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将洞庭湖区生态资产划分为7类,利用洞庭湖区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点,前10年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亏损,后10年生态价值回升并有所提高,表明湖区生态建设出现一定成效;②虽然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湖区生态系统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湿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洞庭湖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涂小松 龙花楼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本文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运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相关分维、空间统计等分析方法,分析鄱阳湖地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化。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较高,但价值净损失趋于加速,2000-2005年价值净损失1.10亿元,2005-2010年净损失2.47亿元;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等级差异明显,中等价值单元分布均匀,高值单元分布集中,低值和较高值单元随机分布;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演化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明显,但其相关性与聚集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瑜 张胜 毛显强
长江中游地区湖泊湿地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而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又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补偿 ,及其为生态恢复所作的贡献能否得到承认。本文以鄱阳湖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为案例 ,对解决生态补偿的三个基本问题 ,即谁补偿谁 ,补偿多少和怎样补偿作了初步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芬 甄霖 黄河清 魏云洁 杨莉 曹晓昌 龙鑫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统计学的Multinomial Logistic方法,研究生态补偿机制中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行为与选择的问题,确定农户是否具有生态补偿意愿,及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近51.5%的受访农户接受生态补偿政策,23.7%的农户不愿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还有16.3%的农户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选择维持原样的农户占8.51%。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出收入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激励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造成家庭人口数量多的农户生态补偿意愿高的根本动因;农业经营者老龄化现象...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意愿 影响因素 农户 鄱阳湖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红 李贵清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经历了政府单中心供给、多元供给和多元多中心供给三个阶段。鄱阳湖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也经历了从政府单一供给为主到多元供给并存的过程,但鄱阳湖区共安全服务进一步完善依赖于供给模式的改进。当前鄱阳湖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模式仍处于从政府单中心供给向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多元阶段转变过程中,存在政府供给严重不足、市场和社会力量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下一阶段供给模式的改进仍然是以多元多中心供给为目标,改进政府供给效率,培育市场和社会供给力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骏宇 王慧敏 刘钢 白杨
生态系统保护与城镇化间的冲突已威胁人类福祉。基于"水-能-粮"纽带视角,研究从供需双侧对太湖流域杭嘉湖区域2000、2005及2010年的产水、固碳以及粮食生产服务进行了测度,并利用空间基尼系数模型、供需指数模型及相关系数模型对其空间异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产水总量先减后增,固碳及粮食生产总量小幅递减,水资源及粮食的需求总量小幅递增,固碳需求则急剧增加;(2)西南部山林地带产水及固碳服务供给显著,粮食生产聚集在东部平原,3种服务的需求均集中于高人口密度区域;(3)3种服务的空间分布基本均衡,但供需匹配度偏低,绝大部分区域的产水服务处于赤字状态,城镇区域固碳压力显著;(4)产水服务与固碳服务呈权衡关系,与粮食生产服务呈协同关系,固碳服务与粮食生产服务之间具有权衡关系,3种服务的需求间呈两两协同关系。可见,"水-能-粮"纽带关系在杭嘉湖区域表现为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共同体。最后,本研究提出适应性管理政策以改善区域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