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0)
- 2023(10720)
- 2022(9478)
- 2021(9038)
- 2020(7525)
- 2019(17449)
- 2018(17729)
- 2017(34260)
- 2016(18754)
- 2015(21236)
- 2014(21248)
- 2013(21261)
- 2012(19416)
- 2011(17481)
- 2010(17462)
- 2009(15975)
- 2008(15369)
- 2007(13452)
- 2006(11894)
- 2005(10086)
- 学科
- 济(75655)
- 经济(75574)
- 业(57993)
- 管理(47545)
- 农(47108)
- 企(36935)
- 企业(36935)
- 方法(32775)
- 农业(31310)
- 数学(28645)
- 数学方法(28354)
- 业经(20670)
- 中国(18085)
- 地方(16302)
- 学(16245)
- 财(15934)
- 制(13999)
- 贸(13035)
- 贸易(13030)
- 易(12689)
- 技术(11907)
- 发(11574)
- 环境(11306)
- 理论(11172)
- 策(10918)
- 和(10865)
- 农业经济(10696)
- 体(10416)
- 教育(10035)
- 银(9969)
- 机构
- 学院(266333)
- 大学(263748)
- 管理(108391)
- 济(103262)
- 经济(101015)
- 理学(95159)
- 理学院(94180)
- 管理学(92583)
- 管理学院(92138)
- 研究(88977)
- 农(67684)
- 中国(65371)
- 科学(58522)
- 京(55715)
- 农业(52265)
- 业大(50848)
- 所(45639)
- 财(42415)
- 研究所(41931)
- 中心(41130)
- 江(37939)
- 财经(34590)
- 北京(34488)
- 范(34407)
- 师范(34105)
- 农业大学(32978)
- 经(31682)
- 州(31019)
- 院(30939)
- 经济管理(30791)
- 基金
- 项目(189146)
- 科学(147157)
- 研究(138036)
- 基金(135798)
- 家(119364)
- 国家(118295)
- 科学基金(100421)
- 社会(84574)
- 社会科(79610)
- 社会科学(79586)
- 省(76054)
- 基金项目(73651)
- 自然(66507)
- 自然科(64879)
- 自然科学(64863)
- 自然科学基金(63676)
- 划(62862)
- 教育(61167)
- 编号(58289)
- 资助(54780)
- 成果(46143)
- 重点(41896)
- 发(41297)
- 部(41172)
- 创(39332)
- 课题(38512)
- 创新(36603)
- 农(36380)
- 科研(36150)
- 计划(34911)
- 期刊
- 济(116044)
- 经济(116044)
- 研究(72711)
- 农(70431)
- 中国(49494)
- 农业(47834)
- 学报(47771)
- 科学(43292)
- 大学(35497)
- 管理(34353)
- 学学(33839)
- 财(28792)
- 教育(26590)
- 业经(25048)
- 业(22673)
- 融(22336)
- 金融(22336)
- 技术(21845)
- 问题(16377)
- 财经(15312)
- 版(15229)
- 经济研究(15191)
- 业大(14447)
- 科技(14367)
- 农业经济(14177)
- 农村(13829)
- 村(13829)
- 图书(13712)
- 理论(13316)
- 技术经济(12883)
共检索到378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小梅 李俏 邓光兵 龙海 余懋群 潘志芬
【目的】为了解‘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主要淀粉特性差异及不同环境对淀粉特性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种植于四川双流、什邡2个试验基地的包含110个株系的‘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进行膨胀势和糊化特性测定。【结果】‘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在两年三点的膨胀势、糊化特性及α-淀粉酶活性均呈现很大变异,分布大致呈正态分布;膨胀势集中于9. 00~11. 00,峰值时间集中于5. 00~6. 00 min,峰值温度集中于85. 0~89. 0℃,峰值粘度集中于900~1100 BU,最低粘度集中于600~800 BU,最终粘度集中于1000~1200 BU,崩解值集中于200~400BU,回升值集中于400~500 BU;不同种植试验点对膨胀势和糊化特性的影响均大于年份的影响,种植于双流试验点的材料的膨胀势显著高于什邡试验点,α-淀粉酶活性显著小于什邡试验点。【结论】可根据育种需要选择具有适宜淀粉特性指标的材料加以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师学文 罗勤贵
【目的】掌握陕西主要荞麦品种的淀粉理化特性,为荞麦淀粉的深加工利用及荞麦食品的加工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主要推广荞麦品种榆荞1号、榆荞2号、日本秋播荞麦以及甘肃红花荞麦为材料,以玉米和马铃薯淀粉为对照,采用水提法分离荞麦淀粉,研究荞麦淀粉的颗粒结构、组成、糊化特性以及凝胶质构特性。【结果】荞麦淀粉颗粒为多角形或球形,粒径1.4~14.5μm,大小较为一致,偏光十字较明显,微晶结构为A型;4个荞麦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58.2~326.7g/kg,溶解度较低,介于马铃薯和玉米淀粉之间;荞麦淀粉的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50℃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均高于玉米淀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健民 刘爱峰 李豪圣 戴双 刘建军 赵振东 刘广田
【目的】研究中国小麦的淀粉理化特性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为优质面条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全国11个省市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的294份面粉样品和29份引进品种面粉的淀粉理化特性和面条品质,对其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小麦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资源相对丰富,面粉膨胀势偏低,淀粉糊化特性与国外品种相近,面条品质表现较好(平均评分85.27分)。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和糊化峰值粘度与面条品质高度相关,支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外的多项RVA粘度参数也与面条品质极显著相关。膨胀势以及多项RVA粘度参数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链淀粉含量比值极显著相关,说明直、支链淀粉是影响淀粉化学特性和面...
关键词:
小麦 淀粉理化特性 面条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晓 高德荣 吕国锋 吴宏亚 张伯桥 李曼
【目的】阐明糯小麦与其它作物的淀粉理化特性差异,分析糯小麦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淀粉厂批量生产的糯小麦淀粉及市售食品级马铃薯、木薯、糯玉米、红薯、普通小麦、普通玉米作物淀粉为材料,比较研究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淀粉色泽、透光率、快速黏度测定仪(RVA)测定的淀粉糊化特性、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的热力学特性及冻融析水率。【结果】糯小麦和糯玉米直链淀粉含量均小于1%,其它作物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在22%—27%;糯小麦淀粉透光率与红薯淀粉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马铃薯、木薯和糯玉米淀粉,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淀粉;糯小麦淀粉膨胀势和峰值黏度与糯玉米、红薯淀粉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马铃薯、木...
关键词:
糯小麦 淀粉 理化特性 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军 何中虎 杨金 徐兆华 刘爱峰 赵振东
将 2组共计 185个国内外小麦品种分别在 4种和 2种环境条件下种植 ,分析其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幅度较大 ;淀粉特性较好的国外品种 (系 )有Sunstate、Hartog、Eradu、Cunninghan、Gamenya、Karl92和Sunco ,淀粉品质较好的国内品种有扬麦 5号、扬麦 15 8、绵阳 2 6、鄂恩 1号、豫麦 4 1、豫麦 4 9、郑 81 1、豫麦 5 4、豫麦 2号、豫麦 4 7、鲁 95 5 15 9、鲁麦 15、鲁麦 2 1、陕优 2 2 5、关封 2号、冀5 0 99、北农 4号和津麦 2号等 ;国外品种...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糊化特性 膨胀体积 糯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银永安 齐军仓 李卫华 曹连莆 王自布
【目的】研究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对其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4个小麦品种籽粒发育不同时期自然断面和分离提纯的A、B型淀粉粒进行观察;用直链、支链淀粉试剂盒对籽粒不同发育时期胚乳中A、B型淀粉粒的直链、支链淀粉含量进行测定;成熟籽粒A、B型淀粉粒膨胀势依据McCormick的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小麦胚乳淀粉粒形态出现规则形状和反常态,胚乳淀粉粒中直链淀粉形成早于支链淀粉,但最终积累量支链淀粉大于直链淀粉。供试的4个品种中,B型淀粉粒膨胀势均大于各自A型淀粉粒的膨胀势。【结论】小麦胚乳A型和B型淀粉粒从形态上分为常规型和反常型。成熟小麦胚乳A、B型淀粉粒中,支链淀粉的含量大于直...
关键词:
小麦 胚乳 A、B型淀粉粒 理化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式昭 朱华忠 郑建敏 蒲宗君 伍玲
利用近年来育成的10份优良四川小麦品种,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并推导出一系列灌浆参数,通过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对品种籽粒灌浆参数的差异性和品种表现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对四川小麦品种,在相对理想的栽培环境条件下,籽粒平均灌浆速率R,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R1、R2、R3是影响小麦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R和R1的作用最大。在10份材料中,3个大粒型品种(川麦43、川麦42和川麦60)为本试验灌浆特性优良型品种,其特点是灌浆速度R快,最大灌浆速率Rmax大,且灌浆速率在灌浆中后期也处于高水平状态。因此...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灌浆特性 籽粒灌浆参数 粒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璐婷 李秀红 刘栗君 叶发银 赵国华
【目的】大麦籽粒是一类重要的谷物原料,在啤酒酿造、禽畜喂饲、药食保健等领域的用途十分广泛。研究表明,籽粒中的淀粉颗粒大小及淀粉组成结构决定其用途。通过研究不同品种大麦不同粒径淀粉颗粒的组成结构及物化性质,为大麦淀粉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引2号(Xiyin-2)、京辛1号(Jingxin-1)、苏啤6号(Supi-6)3种不同用途的大麦品种籽粒为原料,采用沉降分离法得到大、中、小3个粒径的淀粉颗粒,研究颗粒显微形态、淀粉晶体结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侧链分布以及淀粉颗粒热特性、水合性质、糊化特性和消化特性与粒径的关系。【结果】大颗粒大麦淀粉多呈盘状,中颗粒淀粉呈扁圆形或椭球形,小颗粒淀粉呈球形或多角形。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所有大麦淀粉颗粒具有典型的偏光十字,且偏振光亮斑随粒径增加而增强。大麦淀粉的大颗粒占比最高(87.62%—89.48%),其次为中颗粒(8.97%—9.42%)和小颗粒(1.55%—3.29%)。大麦淀粉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为19.12—30.63 g/100 g,粒径对其含量的影响缺乏规律性。所有样品均为A型结晶,相对结晶度随着粒径增大而增加。大麦支链淀粉的侧链分布呈现双峰模式,主峰在DP 12处,次峰在DP 38处,大麦支链淀粉以B1链含量最高(34.34%—44.76%),其次是A链(25.12%—34.52%),大麦支链淀粉的平均链长为DP 22.86—25.00。热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颗粒大麦淀粉的糊化温度区间(?T)最大,糊化焓(?H)则随着粒径增加而增大。大麦淀粉的膨胀力表现出品种差异,京辛1号大麦淀粉所有粒径颗粒均具有较高的膨胀力。糊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颗粒淀粉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比中颗粒和小颗粒淀粉更高。消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麦淀粉颗粒快消化淀粉(RDS)含量随着粒径减小而增加,而粒径对其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的影响缺乏规律。【结论】粒径对大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相对结晶度等结构特征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大麦淀粉的热特性、糊化特性及消化特性等性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菊卉 石桃雄 黄凯丰 陈庆富
为给荞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将普通荞麦重组自交系栽培于植物生长室内设计随机试验,研究其总分枝数、株高、单株产量、种子结实率、种子千粒重、花直径、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8个农艺性状中,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变异度,达到了87.1%;株高与分枝数和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产量与结实率、千粒重和种子长度、种子长度与种子宽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结实率、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千粒重和总分枝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且结实率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效应最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倪芳妍 张国权 李劲 魏益民 郑建梅
以陕西省区域试验的14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小麦面粉的总淀粉、直链淀粉、破损淀粉率、粘度特性、淀粉酶活性、面粉膨胀体积及其与微量碳酸氢钠SRC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小麦品种 (系)面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直/支链淀粉比、破损淀粉率、破损值、回升值的变异系数较高,在小麦品种间变化较大。微量面粉碳酸氢钠SRC值与破损淀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峰值粘度、降落数值和面粉膨胀体积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分析了微量SRC法中离心力(X1)、溶剂量(X2)、溶涨温度(X2)和溶涨时间(X4)等因素对碳酸氢钠SRC值的影响,建立了微量面粉碳酸氢钠SRS值...
关键词:
小麦面粉 溶剂保持能力 淀粉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向红 邓放明 刘展
为了给菱角淀粉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对菱角淀粉的化学组成、溶解度、膨胀度、淀粉糊的粘度与老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菱角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5.76%;其淀粉糊的最高粘度值介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之间,其他粘度特征值高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糊化温度为80.15 ℃,高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其溶解度、膨胀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4%的淀粉含量对老化特性影响较大,pH 6.0时老化值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德荣 郭文善 程顺和 封超年 朱新开 彭永欣
【目的】比较糯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与非糯小麦的差异,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特点,为糯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4~2005年度测定不同来源的17个糯小麦品系和4个非糯对照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2005~2006年度选择其中3个糯小麦品系和2个非糯对照品种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结果】15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所有对照品种,另2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扬麦12和扬麦5号,而与扬麦158和扬麦9号差异不显著。4个对照品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扬麦9号最高,扬麦158最低;供试的17个糯小麦品系籽粒淀粉含量均...
关键词:
糯小麦 糖降解 淀粉积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式昭 涂洋 朱华忠 郑建敏 刘泽厚 王琴 罗江陶 万洪深 伍玲
【目的】研究早熟小麦品种川麦1247的灌浆特性和功能基因,可为今后四川盆地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盆地目前推广种植的早、中、晚3种熟性的高产小麦品种为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推导出一系列灌浆参数,通过相关分析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利用小麦 50K SNP基因芯片对川麦1247的功能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川麦1247全生育期较四川大面积推广中熟品种提早4~5 d,较晚熟品种提早7 d。与其他品种相比,川麦1247的抽穗期较早,灌浆持续时间较短,且平均灌浆速率较高。从灌浆3个阶段来看,川麦1247的灌浆快增期、缓增期持续时间较短,而灌浆渐增期、缓增期的灌浆速率较高。从不同熟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变化动态来看,早熟品种能持续保持较快的灌浆速度,且灌浆高峰的峰值高。利用50K SNP基因芯片对川麦1247的功能基因进行分型表明,川麦1247含光周期基因Ppd-D1a、春化基因vrn-A1、Vrn-D1a以及正向控制千粒重基因(TaSus2-2A、TaGASR-7A、TaGW2-6B、TaSus1-7B、TaGS1a和TaGS-D1a)的聚合效应可能是川麦1247在早熟、高产性状上表现优良的重要原因。【结论】川麦1247灌浆速率高,可以弥补灌浆期缩短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聚合早熟、高产相关优异功能基因资源。因此,川麦1247在当前生产上和早熟小麦育种中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千 龙海 魏育明 颜泽洪 郑有良
【目的】克隆和分析"川农16"醇溶蛋白基因,为其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根据已报道的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小麦品种"川农16"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约900bp的DNA片段,分离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后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获得4个不同的基因序列:Gli2-CN16-9、Gli2-CN16-12、Gli2-CN16-14和Gli2-CN16-6,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246446、DQ246447、DQ246448和DQ246449。其中,Gli2-CN16-9、Gli2-CN16-12和Gli2-CN16-14分别为861、870和9...
关键词:
小麦 α-醇溶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