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2)
- 2023(3924)
- 2022(3466)
- 2021(3234)
- 2020(2907)
- 2019(6248)
- 2018(5976)
- 2017(10815)
- 2016(6444)
- 2015(7076)
- 2014(7008)
- 2013(6880)
- 2012(6633)
- 2011(6036)
- 2010(6233)
- 2009(5577)
- 2008(5613)
- 2007(4923)
- 2006(4380)
- 2005(3847)
- 学科
- 济(21950)
- 经济(21925)
- 业(14700)
- 管理(14612)
- 企(11439)
- 企业(11439)
- 方法(10786)
- 数学(9464)
- 数学方法(9312)
- 学(7982)
- 农(7099)
- 财(5135)
- 中国(4974)
- 业经(4892)
- 农业(4835)
- 贸(4371)
- 贸易(4369)
- 易(4238)
- 制(4091)
- 理论(4032)
- 地方(4027)
- 环境(3706)
- 银(3430)
- 银行(3388)
- 务(3330)
- 财务(3323)
- 财务管理(3312)
- 技术(3284)
- 划(3265)
- 行(3244)
- 机构
- 大学(96602)
- 学院(95425)
- 研究(38025)
- 济(32275)
- 经济(31538)
- 管理(31102)
- 农(30243)
- 科学(28925)
- 理学(27343)
- 理学院(26885)
- 管理学(26064)
- 管理学院(25911)
- 中国(25836)
- 农业(24630)
- 所(22332)
- 业大(22125)
- 研究所(21028)
- 京(20877)
- 中心(16402)
- 农业大学(16043)
- 江(15324)
- 省(14456)
- 财(14219)
- 室(13609)
- 业(13365)
- 范(13315)
- 科学院(13130)
- 师范(13032)
- 院(12911)
- 实验(12564)
- 基金
- 项目(69976)
- 科学(53135)
- 基金(50216)
- 家(47889)
- 国家(47533)
- 研究(43225)
- 科学基金(38009)
- 省(29061)
- 自然(27717)
- 基金项目(27165)
- 自然科(27107)
- 自然科学(27087)
- 自然科学基金(26610)
- 社会(25891)
- 划(25202)
- 社会科(24444)
- 社会科学(24435)
- 教育(20574)
- 资助(20257)
- 重点(16833)
- 计划(16821)
- 编号(15825)
- 科技(15717)
- 发(14886)
- 部(14829)
- 创(14629)
- 科研(14299)
- 创新(13787)
- 业(13765)
- 农(13598)
共检索到137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毅 王洪云 钮福祥 孙健 徐飞 朱红 岳瑞雪
【目的】紫甘薯是天然抗氧化物花青素的重要来源。鉴定‘宁紫薯1号’花青素(PSPC)组成成分,探索紫甘薯花青素对高脂诱导肥胖的预防效果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紫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的花青素组分;采用P H示差法测定制备的样品中总花青素含量。建立因高脂摄入过多导致机体产生营养性肥胖的动物模型,并灌胃不同剂量的紫甘薯花青素比较其预防肥胖效果。每周定时测量大鼠禁食6 H后的体重,通过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样品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瘦素(lePTin)含量。通过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下丘脑样品瘦素及其受体的m Rn...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忠 敖敬 田为宇 周卫 鲁礼林 张晓龙
通过设计1对PCR引物(上游引物,5-′GCCATATGGTGCCGATCCAAAAAG-3′,下游引物,5-′GAGAATTCCCTTCAAGGCCTCAG-3′),采用PCR方法扩增出人肥胖基因编码成熟肽的核苷酸序列,将扩增产物从琼脂糖凝胶上回收后插入测序载体pMD-18-T后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将经EcoRⅠ和NdeⅠ双酶切后的扩增产物插入经EcoRⅠ和NdeⅠ双酶切后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瘦蛋白的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菌株BL21,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人肥胖基因表达载体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蛋...
关键词:
人肥胖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 诱导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维 李强 张允刚 王欣 后猛 刘亚菊 闫会 马代夫
徐紫薯3号具有花青素含量高、萌芽性好、耐储存,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等优点。为明确外界因素对该品种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栽培措施从而提高该品种的产量以及花青素含量。利用正交试验研究激素(乙烯和赤霉素)、矿质元素(氯化钙和磷酸二氢钾)以及不同栽插期对徐紫薯3号鲜薯产量、薯块花青素含量和薯块花青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栽插(5月10日)并施用1.5 kg/hm2的赤霉素和3.0 kg/hm2的磷酸二氢钾能显著提高徐紫薯3号的鲜薯产量;推迟栽插期(6月10日)并无需激素和矿质元素处理时,可以提高徐紫薯3号收获时的花青素含量;而提早栽插(5月10日)并施用1.5 kg/hm2的乙烯则能显著提高徐紫薯3...
关键词:
激素 矿质元素 紫肉甘薯 花青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卫强 钟巍然 鞠远金 伍加勇 黄世龙 张晓春 谷明禹 谢明菊 任自明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但目前栽培技术对花青素含量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肥料(P、K)、密度对彩色马铃薯品种紫云1号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河谷浅丘区果园套作条件下,紫云1号获得花青素含量最多的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100 kg,最合理密度为50 000株/hm2,KH2PO4喷施浓度2‰;在河谷浅丘区净作条件下,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75 kg,最合理密度为60 000株/hm2,KH2PO4喷施浓度3‰;在深丘低山区净作条件下,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100 kg,最合理密度为60 000株/hm...
关键词:
P肥 K肥 密度 花青素 含量 马铃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祥如 雷雨婷 姜依何 任春梅
为探索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野生型Col–0和酪氨酸降解途径缺陷突变体sscd1为试验材料,分析5种浓度(0、0.1、0.5、1.0、2.0mmol/L)外源苯丙氨酸处理后花青素的积累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酪氨酸降解途径受阻是否影响苯丙氨酸诱导花青素的积累。结果发现:外源添加不同浓度苯丙氨酸能提高拟南芥幼苗花青素的含量,而且花青素的含量随着苯丙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多;苯丙氨酸处理后,sscd1突变体幼苗中花青素的积累增多,同时花青素生物合成基因,如PAL、CHI、CHS、DFR、LDOX、UF3GT的表达水平在sscd1突变体中都显著上调,表明SSCD1基因突变会阻断酸酪氨酸降解,增加苯丙氨酸诱导花青素的合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利兵 张琨 彭志红 任春梅
以拟南芥野生型和psc1突变体为材料,研究蔗糖(30、60、90、120、150 mmol/L)诱导花青素的积累。结果表明:蔗糖浓度高于60 mmol/L时,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的积累比野生型明显降低,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DFR的表达量减少。在无蔗糖和有蔗糖(90 mmol/L)条件下,添加表油菜素内酯进一步分析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的积累,结果显示,表油菜素内酯能显著增加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含量以及DFR基因的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倩 赵丽丽 宋子仪 王少璞 张雅卿 杨公社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LiCl诱导大鼠脂肪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分离获得大鼠脂肪基质细胞,将其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用25 mmol/L LiCl和25mmol/L NaCl处理3周,采用形态学、SQ RT-PCR、免疫荧光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检测大鼠脂肪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大鼠脂肪基质细胞在LiCl诱导24 h后,细胞形态由成纤维样变成方块状;诱导3周后,SQ RT-PCR检测发现,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AP)、Ⅰ型胶原(ColⅠ)和骨γ羧基谷氨酸(Bglap)等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与处理0 d相比,差异达...
关键词:
脂肪基质细胞 氯化锂 成骨分化 大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强 王欣 张允刚 马代夫 李洪民 谢逸萍 曹清河 后猛 唐忠厚 唐维 李秀英
高花青苷高淀粉甘薯品种‘徐紫薯3号’是以高花青苷品种绫紫为母本,‘徐薯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年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1019。通过对‘徐紫薯3号’的形态特征、品质性状、抗病性和生产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徐紫薯3号’全生育期长势平稳,薯形长纺锤形,结薯习性集中整齐,薯块紫皮紫肉,商品性好;薯块烘干率和淀粉率分别为35.44%和24.46%,极显著超过其双亲‘绫紫’和‘徐薯18’;鲜薯花青苷含量高达1105.4μg/g,花青苷产量达23 kg/hm2以上,比‘绫紫’提高26.98%;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极显著优于其双亲;4年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关林 岳静 李洪艳 方宏筠
建立了甘薯块根花青素(sweetpotatoanthocyanin,SPAC)的大孔树脂吸附制备技术,分析了其抑菌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在0.8%柠檬酸、物料比1∶200,60℃温水浴提取2h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提取率3.81mg·g-1。粗提物经AB-8大孔树脂过柱纯化后可获得色价为225.1E的纯品,色价提高6倍。研究发现SPAC对3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通过电镜观察、SDS-PAGE分析及生长曲线比较表明,SPAC抑菌机理是通过SPAC与细胞中的蛋白或酶结合,使其变性失活,抑制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裂,而后使细胞质固缩、解体,导致细胞死亡。SPAC具有色素和抑菌双重功...
关键词:
甘薯 花青素 提取 抑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鸣 孟宪军 彭杰
为了考察茶多酚对营养性肥胖的减肥效果,参照《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对减肥试验的规定,用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体重、脂/体比、脂肪细胞大小和饮食量等指标研究茶多酚对营养性肥胖的减肥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小鼠营养性肥胖确有减肥作用;茶多酚常用剂量(200mL·g-1·d-1)减肥效果不明显,中、高剂量(400,600mg·g-1·d-1)才有显著的减肥效果;茶多酚进食前服用的减肥效果比进食后服用效果好。
关键词:
茶多酚 营养性肥胖 减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玉云 王新良 金月嵘 侯思名 罗红梅 曾黎琼
针对紫甘薯京薯6号生产现状,应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技术,对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的生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茎尖分生组织在添加0.75 mg/L 6-BA+0.1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得到无毒苗,出芽率达到100%,出芽平均时间为28d,脱毒率达到95%。以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茎节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培养20~25 d可以获得无毒快繁苗,繁殖系数为5~6倍。
关键词:
紫甘薯京薯6号 脱毒苗 组织培养 快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轶俊 鞠兴荣 王立峰
【背景】目前已有相关动物实验证实荞麦对于高脂膳食引起的肥胖和脂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棕色脂肪适应性产热可以有效改善人体能量新陈代谢。因此,增加棕色脂肪活性、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可作为一种预防肥胖和改善能量代谢疾病的有效途径。【目的】采用原粮及从荞麦中鉴定出的4种主要酚类物质按在原粮中的含量比例配制成多酚干预物进行干预,研究荞麦多酚通过调节白色脂肪棕色化对高脂膳食小鼠的干预及改善作用,系统研究荞麦中发挥降脂功能的主要酚类物质及其对脂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UHPLC-Q-Orbitrap质谱结合数据库对荞麦多酚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进行鉴定,并通过相对定量将其中含量最多的主要多酚按其在荞麦原粮中的含量比例配制成多酚复合物。通过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复合物干预C57BL/6J小鼠饮食,研究荞麦酚类物质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以10%、20%、40%比例的荞麦替换基础饲料和2.5 mg·mL~(-1)荞麦多酚复配物对小鼠进行饮食干预,探究荞麦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和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并通过Western-blot和q-PCR探究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小鼠皮下脂肪组织中与产热相关的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UHPLC-Q-Orbitrap质谱鉴定出荞麦多酚提取物中的20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4种酚类化合物羟基肉桂酸、槲皮素、滨蒿内酯和芦丁含量达到酚类总量的80%以上,为荞麦中的主要酚类物质。在饮食干预39 d后,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干预对小鼠的体重、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增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荞麦添加量的提高,其抑制作用也增加。同时,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干预对小鼠肾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起到了保护和改善的作用。高剂量40%荞麦和多酚干预组的效果最好,表明荞麦饮食干预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代谢异常的改善是其中的酚类物质发挥了主要作用。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中与棕色脂肪相关的UCP1、PRDM-16和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与白色脂肪特异性表达的Tcf21和HOXC8水平显著上调(P<0.05)。饮食干预后,荞麦干预组中UCP1、PRDM-16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Tcf21和HOXC8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此外,40%荞麦和多酚干预组还有效地提高了小鼠皮下脂肪组织中UCP1、PRDM-16和PGC-1α的表达(P<0.05),并下调Tcf21和HOXC8的表达。【结论】荞麦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脂饲料诱导小鼠脂代谢紊乱情况,并证实了荞麦多酚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荞麦多酚可以显著提高棕色脂肪产热活性,同时下调白色脂肪特异性表达,调节能量代谢平衡,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和能量代谢紊乱。研究结果为荞麦的利用和相关降脂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发思路和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昊霞 张道亮 薛之霖 张天琳 冯士彬 赵畅 王希春 李玉
为分析发酵乳对肥胖小鼠肝脂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MD)、易善复组(YG)、低浓度发酵乳干预组(LFG)和高浓度发酵乳干预组(HFG)。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为期6周的灌胃,试验结束测量小鼠的空腹体重和身长,计算LEE’S指数,采血检测生化指标,采集肝脏组织观察病理变化;采集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测序。结果表明:1)与CON相比,MD小鼠体重、LEE’S指数、ALT和AST均极显著提升(P<0.01),表明肥胖模型建立成功。2)与MD相比,发酵乳干预组小鼠体重、LEE’S指数、ALT和TC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AST和TG显著下降(P<0.05),同时发酵乳和易善复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有明显好转,基本没有明显的脂肪空泡。表明发酵乳可以抑制肥胖小鼠体重的增加,改善肥胖小鼠的肝脂代谢功能。3)与MD相比干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尤其是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表明发酵乳对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综上,本研究阐明了发酵乳对肥胖小鼠肝脂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功能型发酵乳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发酵乳 肥胖 肝脂代谢 肠道菌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亮 孙超 彭永佳 堵斌
【目的】研究AG490阻断肥胖模型小鼠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脂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昆明小鼠为供试动物,构建肥胖模型。将肥胖模型小鼠分为2组,处理组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1 mg/(kg.d))腹腔连续注射2周,对照组腹腔连续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的含量;取脂肪组织提取总RNA,RT-PCR方法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基因(JAK2、STAT3)及脂代谢关键基因(FAS、PPARγ、HSL)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490可显著降低小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