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9)
2023(4472)
2022(3818)
2021(3567)
2020(2974)
2019(6404)
2018(6405)
2017(10968)
2016(6017)
2015(6653)
2014(5883)
2013(5396)
2012(4781)
2011(4318)
2010(4462)
2009(3912)
2008(3789)
2007(3568)
2006(2997)
2005(2454)
作者
(15181)
(12846)
(12772)
(11902)
(8205)
(6143)
(5617)
(4879)
(4779)
(4616)
(4316)
(4262)
(4152)
(4072)
(3856)
(3853)
(3848)
(3838)
(3718)
(3602)
(3252)
(3234)
(3092)
(3048)
(2941)
(2875)
(2818)
(2812)
(2653)
(2611)
学科
(22759)
管理(21426)
(20852)
企业(20852)
(15140)
经济(15130)
技术(13988)
技术管理(11193)
中国(6462)
理论(6374)
业经(5564)
教学(5390)
教育(5335)
(5067)
方法(4955)
(4124)
(4001)
学法(3808)
教学法(3808)
(3740)
(3645)
银行(3628)
数学(3516)
(3512)
产业(3480)
数学方法(3442)
学理(3407)
学理论(3407)
农业(3369)
(3369)
机构
学院(74796)
大学(71844)
管理(29731)
(27299)
经济(26612)
理学(25632)
理学院(25373)
管理学(24970)
管理学院(24810)
研究(23867)
中国(16459)
(14602)
科学(14265)
(12732)
(11922)
(11606)
技术(11443)
(11363)
中心(10880)
业大(10559)
研究所(10256)
(10147)
师范(10044)
(10023)
职业(9255)
财经(9192)
北京(9120)
(8923)
农业(8775)
商学(8492)
基金
项目(51756)
科学(41403)
研究(41037)
基金(34585)
(30011)
国家(29692)
科学基金(26197)
社会(24982)
(24082)
社会科(23631)
社会科学(23625)
教育(20815)
(18984)
基金项目(18650)
(18621)
编号(16889)
创新(16137)
自然(16125)
自然科(15865)
自然科学(15862)
自然科学基金(15615)
课题(13274)
成果(13242)
(12472)
资助(12262)
重点(12106)
(11729)
(11565)
(11022)
规划(10777)
期刊
(31081)
经济(31081)
中国(22865)
研究(22173)
教育(18763)
管理(14435)
(10833)
学报(10516)
科学(10182)
技术(9995)
(9362)
大学(8241)
科技(7640)
农业(7554)
学学(7516)
职业(6489)
(5789)
金融(5789)
业经(5644)
(5298)
论坛(5298)
(5128)
技术经济(4829)
经济研究(4796)
财经(4338)
技术教育(4041)
职业技术(4041)
职业技术教育(4041)
(3855)
(3570)
共检索到115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鑫  邓舒  张春芬  侯丽媛  石江鹏  聂园军  肖蓉  秦永军  曹秋芬  
【目的】单倍体花药离体培养是农作物包括果树育种中种质资源创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苹果是染色体高度杂合且自交不亲和树种之一。在当前苹果主栽品种中,‘嘎啦’具有早熟、丰产、稳产、多抗的优良性状,是苹果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花药单倍体育种也是苹果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嘎啦’苹果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并获得纯合再生植株,为创制新的纯合体种质资源,加速苹果新品种培育进程提供材料。【方法】采集‘嘎啦’苹果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早期的花药(未开放的花蕾),低温处理后进行离体培养,经胚状体诱导,分化培养形成再生苗,再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海波  邹美智  任洪岩  王景余  闫双勇  李艳萍  冯瑞光  
为培育抗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3种病害的品种,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利用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进行聚合抗3种病害的新种质研究。结果表明,用含有抗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BG152和含有抗稻瘟病Pi-1基因的R118分别与含抗条纹叶枯病Stvb-i基因的花育409进行有性杂交,共获得聚合双抗抗病基因的F0种子分别为180,105粒;鉴别真杂种后彼此再杂交,获得复交F0种子1 398粒。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筛选出聚合抗3种病基因的杂合型单株52株,从中选择田间无病害的进行花药培养,经H0自然加倍,获得双倍体花培植株378株。经PCR检测,筛选出聚合3种抗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和现昌  王金兰  海燕  徐向阳  
研究了REA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REA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诱导率的提高均有显著作用.使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在C_(17)培养基上的诱导率提高了1.47~12.25倍,在“癸”培养基上提高了0.52~3.40倍;基因型、培养基和REA之间存在着互作,且对不同的基因型REA的最适附加量不同;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促进绿苗分化,大幅度提高绿苗分化率;并可降低白苗诱导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容柏  秦学毅  
采用N6诱导培养基和MS分化培养基,对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抗褐飞虱种质资源94-42进行了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2%,绿苗分化率为12.4%,共获得18丛独立花药起源的绿苗共450株。在14丛共137株成活的花粉植株中,双单倍体占61.3%,单倍体占38.7%,其中3个独立起源的株系群共16个完全纯合株系对褐飞虱具有高度抗性,且抗性一致、无分离,抗性强度显著地高于任何一个已知的褐飞虱抗性基因所具有的抗性强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激  邹学校  张竹青  杨博智  周书栋  
以灯笼椒、泡椒、线椒3种类型21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NTH、MS、B5培养基和在NTH、MS、B5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g/L活性炭+0.5mg/LNAA+1.0mg/LKT+0.1mg/L6-BA+5mg/LAgNO3的培养基NTH1、MS1、B51对辣椒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能诱导出胚状体的品种占71.43%,胚状体诱导率为0.41%~2.69%;按类型统计,分别有83.33%的灯笼椒、69.23%的泡椒、50.00%的线椒能诱导出胚状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MS1、NTH1、B51、MS、NTH、B5,其中,MS1和NTH1差异不显著,两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跟基  杨琴  陈佩度  
花药接种前麦穗置- 20 °C、10 m in 预处理有利于出愈和绿苗分化。花药接种后37 °C、8 h 培养使出愈率由8.2%(对照) 提高到29.0% 。在诱导培养基上附加2 m g/L的水杨酸 (SA) 对愈伤组织分化有促进作用, 而不影响出愈和绿苗分化。诱导培养基上附加0.02 m g/L表-油菜素内酯 (epi-BR) 能使绿苗分化率由25.7% (对照) 提高到47.2% , 白苗分化率由31.4% 降低到24.3% , 当epi-BR浓度提高到0.2 m g/L时, 却对绿苗和白苗分化均表现抑制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华  金宝燕  任华中  
利用津春3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cv Jinchun 3)花药为外植体材料,调查了适于其培养的花药发育时期与外部形态的关系,研究了预处理方式、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以及添加植物生长物质2,4-D、NAA、BAP和KT对黄瓜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津春3号花药最佳培养时期单核中后期的取材标准是花蕾长度为0.6 ̄1.8cm,花药0.2 ̄0.3cm,瓣萼等长或者瓣稍长,花瓣淡绿,花药浅绿至白绿;2,4-D是影响黄瓜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其最适浓度为2 ̄4mg.L-1;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影响显著,以N6培养基适应性最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独臣  房超  李跃建  刘小俊  梁根云  
以10个茄子F1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通过对茄子花药培养过程中基因型、激素配比、预处理等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体系。研究表明,基因型对茄子花药培养胚状体的诱导影响很大,10个基因型中只有2个诱导出了胚状体。低温(5~6℃)处理2 d是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最适低温预处理条件。其胚状体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1.0 mg/L+KT 1.0 mg/L+3%蔗糖。在无激素的1/2MS上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耿建峰  张晓伟  蒋武生  韩永平  高睦枪  
对影响玉米花粉胚诱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花药接种前对雄穗进行 5℃低温预处理 15~ 2 1d效果较好 ;接种后高温 (33℃ )连续处理花药 ,胚出现早、质量好且效率高 ;活性炭 (0 5 g/L)加入培养基中能显著地提高胚诱导效率。此外 ,还对基因型间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允菲  王仁涛  袁存权  赵克奇  孙宇涵  李云  张康跃  
【目的】确定红花槐花药离体培养的最适宜取样时期及其相应的花器官形态特征判断标准。【方法】采用小孢子染色压片观察、花器官形态特征观测和花药离体培养试验,研究红花槐花药小孢子发育阶段,探讨小孢子发育阶段与花器官形态特征及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关系。【结果】1)小孢子发育过程可分为四分体、单核及二细胞花粉3个时期,这3个时期之间具有明显的细胞学特征差异,其中单核时期又分为单核早中期和单核靠边期。2)小孢子单核时期(单核早中期及单核靠边期)花药适宜离体培养,其中单核靠边期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77.05±1.56)%,为红花槐花药离体培养的最佳时期。3)在单核靠边期,花蕾纵径介于10.01~12.20 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达龙珠  刘毓侠  薛国典  
采用Tal小麦轮回选择集团4个不同世代的可育株和Tal、矮败小麦多父本复合杂交3个世代的可育株,分别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1.Tal小麦高世代具有较高的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但与常规品种间杂交一样,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有随世代提高而降低的趋势。2.不同交配方式花培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以轮选群体的出愈率最高,其次是多父本复合杂交后代;回交转育稳定的Tal小麦的单交出愈率最低。3.基因型对出愈率、绿苗分化率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  赵秋菊  付传翠  白小娟  
通过单倍体育种途径可快速获得纯合材料,增加有益性状的选择几率,加快育种进程。花药培养是获得单倍体的有效途径之一,已在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关于萝卜花药培养的报道极少。以15个不同类型的萝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花药离体培养中胚状体的诱导及再生。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花药培养成胚的关键因素,15个品种中,有4个品种获得了胚状体及再生苗。同时植株生长条件也对胚状体的形成产生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FCM)鉴定了再生株的倍性,再生株群体的倍性组成比较复杂,以二倍体为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荣  陶承光  吕书文  杨国栋  
对番茄花药培养中基因型、小孢子发育、培养基种类、碳源、激素种类和配比、添加物、预处理和培养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进展做了综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祎颖  洪汝科  张锦文  李铮友  曾千春  
用低海拔优质粳稻江南香糯和高海拔高抗稻瘟病粳稻云系3号进行常规杂交,稻瘟病抗性跟踪,于F2取稻瘟病抗性好的稻穗进行花药培养,共接种花药4608枚,获得绿苗567株,绿苗克隆35个。经宜良稻瘟病病圃田间稻瘟病抗性筛选获得19个高抗稻瘟病克隆,结合米质外观考察等筛选到H18等9份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材料。同一份克隆来源的花培后代植株株系内性状整齐一致,可直接测恢或转育不育系,为开展优质抗稻瘟病滇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运贤  周素英  杜雪玲  花姝洁  魏平民  陈耀锋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硝酸铈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特性差异较大,供试基因型的花药反应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性高,而两者与绿苗分化率无相关性。荔高6号×置丰0502F1、周麦16×BI0452F1、烟农19×开麦18F1、豫麦69×新麦208F1、煤生0308和皖麦41×烟农19F1有较高的绿苗产率;基本培养基种类对供试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反应率、绿苗产率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