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
2023(1531)
2022(1229)
2021(1090)
2020(969)
2019(2269)
2018(2232)
2017(3758)
2016(2170)
2015(2461)
2014(2259)
2013(2167)
2012(2082)
2011(1923)
2010(1960)
2009(1792)
2008(1760)
2007(1514)
2006(1255)
2005(1146)
作者
(8749)
(7420)
(7283)
(7001)
(4711)
(3605)
(3464)
(2991)
(2724)
(2645)
(2598)
(2596)
(2578)
(2374)
(2373)
(2349)
(2283)
(2122)
(2121)
(2112)
(2015)
(1891)
(1850)
(1761)
(1750)
(1666)
(1661)
(1629)
(1584)
(1559)
学科
(7163)
经济(7158)
(4332)
方法(3518)
数学(3200)
数学方法(3171)
(3065)
管理(3058)
(2217)
企业(2217)
中国(1986)
(1600)
水产(1593)
动物(1559)
(1539)
贸易(1537)
(1507)
动物学(1433)
(1366)
地方(1298)
业经(1205)
农业(1191)
(1111)
(1066)
金融(1063)
理论(1044)
(1005)
工程(989)
(952)
(928)
机构
大学(32682)
学院(30980)
研究(14804)
(12926)
科学(12363)
农业(10851)
(9609)
中国(9542)
经济(9371)
(9326)
研究所(8825)
业大(8726)
(7494)
(7321)
实验(7172)
实验室(7018)
农业大学(6822)
管理(6812)
重点(6628)
(6384)
中心(6300)
(6013)
理学(5757)
科学院(5662)
理学院(5618)
技术(5359)
管理学(5352)
管理学院(5308)
(5209)
(5182)
基金
项目(23818)
(17513)
科学(17502)
基金(17426)
国家(17403)
科学基金(13366)
研究(12256)
自然(10390)
自然科(10177)
自然科学(10173)
(10117)
自然科学基金(9979)
(9067)
基金项目(8842)
资助(7109)
计划(7082)
社会(6843)
科技(6477)
社会科(6444)
社会科学(6442)
重点(5737)
专项(5601)
教育(5577)
科研(5163)
(5100)
(5002)
(4902)
(4891)
创新(4798)
(4599)
期刊
学报(13732)
(12280)
(9501)
经济(9501)
科学(9027)
大学(8838)
学学(8332)
农业(8324)
中国(7471)
研究(7350)
(4644)
业大(4369)
农业大学(3811)
中国农业(3074)
(2994)
(2980)
管理(2751)
图书(2428)
自然(2329)
教育(2313)
林业(2283)
农业科学(2232)
自然科(2178)
自然科学(2178)
统计(2151)
经济研究(1977)
农学(1973)
华北(1973)
科技(1971)
书馆(1909)
共检索到47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建荣  陈学森  吴燕  
Frozen young leaves of apricot(Armeniaca vulgaris) ‘Katy’ and ‘Xinshiji' were used for isolation of total DNA. Total RNA was isolated from their styles at the balloon stage. DNA and cDNA were amplified through PCR using AS1 Ⅱ and ArmyC5R as primer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served (C1,C5) sequenc...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俊  谷超  张绍铃  张树军  宋宏峰  赵习平  刘铁铮  
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22个S-RNase基因为10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6个为首次发现,根据Gen-Bank中已登陆的杏S-RNase基因的顺序,分别命名为S19、S20、S23、S24、S25、S26,序列登陆号为:EF185300、EF185301、EU037262、EU037263、EU037264、EU037265。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分析表明,杏的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巨友  李启明  王鹏  张绍铃  
S-RNase是梨等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雌蕊决定因子,属于RNase T2家族核糖核酸酶,其经典的功能是降解RNA。我们研究证实了S-RNase可以与微丝骨架蛋白Pbr Act1互作,解聚花粉管微丝骨架。同时,S-RNase诱导花粉管产生磷脂酸,抑制微丝骨架的解聚,减缓自交不亲和花粉管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成建红  白松龄  韩振海  许雪峰  李天忠  
目的克隆李属甜樱桃自交不亲和性花粉S-决定子基因,为今后果树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16个S-locusF-box同源基因保守区设计兼并引物,利用RT-PCR、RACE等手段,从甜樱桃品种红灯花粉cDNA中克隆到两个编码376-氨基酸多肽的全长基因。结果GenBankBlast分析显示,克隆的两个基因中一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与数据库甜樱桃自交不亲和性S3-单元型特异的PaSFB3(AB096857)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另一个基因编码一新的PaSFB同源序列,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N-端同SFB3一样具有明显的F-box基序,与PaSFB1~6的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菊  孟冬  李威  顾钊宇  段续伟  袁晖  张懿  李天忠  
为探索新疆桃自交亲和的原因及其与普通桃的分类关系,以4个新疆桃(Prunus ferganensis Kost.et riab)品种为试材,分别在花柱s-rnase和花粉sfb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在Dna中鉴定其s基因型,并通过全长引物分别克隆4个品种中的s-rnase和sfb全长基因。测序后经分析确定s基因型分别是:‘和田黄肉’s2s2m,‘喀什1号’s1s2,‘喀什4号’s2s2,‘黄李光’s1s2。Dnaman软件比对结果表明:s2m-rnase的第602个碱基鸟嘌呤g变成了腺嘌呤a,导致半胱氨酸变成了酪氨酸;sfb1m在第978个碱基后插入155bP的片段,导致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sf...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乌云塔娜  谭晓风  李秀根  曹玉芬  张琳  
A new self_incompatibility gene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Pyrus bretschneideri cultivars of Yingzhiqing and Daaoao via PCR amplification, DNA sequence analysis and cross pollination tests. DNA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isolated fragment displayed a high homology with S_ 1 ~S_ 11 _a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晓艳  冯建荣  王大江  白茹  刘月霞  
【目的】从蛋白质组水平探索杏树自交不亲和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采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和质谱检测技术,对自交不亲和杏品种‘新世纪’在小蕾期、大蕾期、自花授粉后24 h及异花授粉(‘新世纪’ב巴旦水杏’)后24 h的花柱进行差异性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在‘新世纪’杏的小蕾期、大蕾期、自花授粉后24 h、异花授粉24 h后的花柱中共检测到约1 500个蛋白点,其中有6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自交不亲和杏柱头对自体与异体花粉感应在蛋白质组水平有差异,其中异花授粉后花柱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1个,异花授粉后表达丰度明显升高的蛋白点4个,表达丰度明显降低的蛋白点29个;质谱分析只有13个蛋白质点得到归属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天忠  龙慎山  李茂福  白松龄  孟冬  
苹果是蔷薇科一个典型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果树树种。本文详细介绍了苹果S等位基因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基于PCR技术的苹果S基因型鉴定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列出了迄今国内外应用这些方法鉴定出的500多个苹果品种的S基因型。本文对于苹果品种授粉树的合理配置和杂交育种亲和性亲本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弘岩  秦嗣军  吕德国  刘国成  杜国栋  
以开放式气路,采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凯特杏(Prunus Linn.Katy)和金太阳杏(Prunus Linn.Sungold)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凯特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金太阳杏叶片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凯特杏与金太阳杏的光合能力(Pc)分别为(14.1±0.8)μmol.m-2.s-1和(11.7±0.7)μmol.m-2.s-1、羧化效率(CE)分别为(0.0637±0.001)和(0.0574±0.002)、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263±0.003)和(0.0239±0.001)、饱合光强(SL)分别为(1610±115)μmo...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露   陆柳淑   邓涪元   李露   雷宇行   彭继庆   何钢   乔中全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AGL11在紫薇属紫薇自交及川黔紫薇与紫薇杂交过程中不同时间的差异性表达及其在酵母中的转录自激活特性,为研究紫薇远缘杂交结实率低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紫韵’紫薇自交授粉和‘紫韵’紫薇ב川黔1号’川黔紫薇杂交授粉后24、48和72 h的雌蕊为材料,克隆LeAGL1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理化性质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不同授粉方式和不同阶段的相对表达量,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Le AGL11的酵母表达载体,转化至Y2HGold感受态细胞内进行转录自激活检测。【结果】从川黔紫薇中克隆得到LeAGL11基因,该基因的编码序列长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LeAGL11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不属于膜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显示其与紫薇、石榴和葡萄的AGL11蛋白都有较高的相似度;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序列分析表明其具有MADS-box基因家族中典型的MADS-box和K-box保守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试验分析不同阶段的相对表达量表明LeAGL11基因在杂交后呈现出上调的趋势,在自交后呈现出先下调后上调的趋势,在自交授粉24 h时相对表达量最高,自激活检测发现pGBKT7-LeAGL11重组质粒在缺色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在SD/-Trp+AbA+X-α-gal培养基中没有发生颜色变化。【结论】LeAGL11基因在紫薇自交过程及川黔紫薇和紫薇杂交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LeAGL11无转录自激活活性,可用于后续试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丛斌  张明珠  胡志凤  段立佳  王晓静  张统书  董辉  
为克隆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Stainton)]β-aCtin基因CDna片段,建立米蛾β-aCtin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并评估其在实时荧光定量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的可靠性,利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获得米蛾β-aCtin基因CDna片段,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法建立qrt-pCr方法,检测在米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中β-aCtin基因的表达量。获得了长为822Bp的米蛾β-aCtin基因片段(Gen Bank aCCeSSion:kJ599569),编码273个氨基酸残基;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Ct值检测范围为13~2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亮  马香  李明霞  周志钦  
【目的】通过分析苹果属植物自交不亲合性位点S-RNase基因的序列,研究S-RNase基因在苹果属的进化历史,序列分歧特点和遗传多态性。【方法】利用栽培苹果的S-RNase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检索和鉴定所有已知的苹果属植物的S-RNase基因,同时利用S-RNase基因的保守引物获得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的S-RNase基因序列。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研究S-RNase基因的进化历史,进而计算dN/dS比值揭示S-RNase基因序列分歧的特点,最后估计并比较苹果属不同类群S-RNase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结果】苹果属植物的S-RNase基因可以分为16个亚类,同一亚类S-RNa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梦培  乌云塔娜  朱高浦  赵罕  杜红岩  
仁用杏为我国六大木本粮油战略性树种之一,是"三北"地区适应性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重要生态经济树种之一,被誉为"铁杆庄稼",其抗逆性强,也是集抗旱、抗寒(可低至-35℃)、抗风沙为一体的"先锋"树种。杏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5%左右,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在70%以上,与橄榄油相近,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世龙  杨振立  白辉  王永芳  全建章  董志平  李志勇  邢继红  
为明确我国谷子产区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及其分布情况对谷瘟病菌群体结构分析的重要意义。根据已知稻瘟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1-1(Gen Bank登录号AB080672.2)和MAT1-2-1(Gen Bank登录号AB080673.2)的部分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对186株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进行扩增检测,比对分析谷瘟病菌和稻瘟病菌的交配型基因MAT1-1-1的alpha盒子部分氨基酸序列和MAT1-2-1高迁移率蛋白盒子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引物JPX1-1-S3/JPX1-1-A3对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1-1的扩增效果较好,而JPX1-2-S1/JPX1-2-A1对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MAT1-2-1的扩增效果较好。序列比对发现谷瘟病菌与稻瘟病菌交配型基因极为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对2010-2016年采自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和海南等采集地点的共186株谷瘟病菌单胞菌株的交配型基因进行检测,发现夏谷区交配型为MAT1-1的谷瘟病菌占69.15%,而交配型为MAT1-2的菌株仅占26.60%,其余4.25%菌株为双交配型菌株。春谷区交配型为MAT1-1的谷瘟病菌占38.55%,而交配型为MAT1-2的菌株仅占56.63%,其余4.82%菌株为双交配型菌株。建立了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PCR检测体系,通过该方法检测多数谷子种植区存在MAT1-1与MAT1-2 2种交配型的谷瘟病菌菌株,且总体上2种交配型菌株比例接近1∶1。但不同地区交配型菌株所占比例有一定差异,并且自然界中存在谷瘟病菌两性菌株。快速检测谷瘟病菌的交配型等位基因和不同区域谷瘟病菌交配型基因分布对研究谷瘟病菌群体结构与遗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梦瑶   李娟   刘志刚   蔡大润   李晓荣   李波   杨洋   王子轩   王勇攀   陈勋基   耿洪伟   陈果  
盐碱胁迫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农作物耐盐分子机理,对作物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旨在克隆玉米中的ZmMPI基因,转化玉米植株。首先通过qRT-PCR对盐碱溶液处理下植株中的ZmMPI表达量变化进行分析,之后利用DNAMAN软件对ZmMPI蛋白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同时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并利用一系列软件对ZmMPI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克隆ZmMPI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化玉米自交系B104,在基因组水平、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质水平对过表达转基因植株鉴定,分析其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ZmMPI基因的表达量受盐碱胁迫后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调的趋势;ZmMPI蛋白序列比较结果相似率为64.15%,系统发生树显示,ZmMPI与玉米(小颖大刍草亚种) ABA34115.1同源性最高,该蛋白含有一个蛋白结构域Potato_inhibit,有α螺旋结构、无规则卷曲结构和β转角结构,偏疏水性,预测潜在的磷酸化位点有10个;对获得的49个转化事件鉴定结果显示,其中有13个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中的ZmMPI基因在基因组水平能正常表达,有10个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中的ZmMPI基因能正常转录、翻译。最终获得10个能够正常转录翻译的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为进一步探究ZmMPI基因响应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