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4)
- 2023(11624)
- 2022(9998)
- 2021(9567)
- 2020(8198)
- 2019(19220)
- 2018(18693)
- 2017(34826)
- 2016(18946)
- 2015(21479)
- 2014(21550)
- 2013(21171)
- 2012(19572)
- 2011(17551)
- 2010(17119)
- 2009(15897)
- 2008(15640)
- 2007(13484)
- 2006(11242)
- 2005(9955)
- 学科
- 济(82597)
- 经济(82527)
- 管理(52592)
- 业(49513)
- 方法(40442)
- 企(39962)
- 企业(39962)
- 数学(36519)
- 数学方法(36058)
- 农(21278)
- 财(20926)
- 中国(20211)
- 地方(19016)
- 业经(16176)
- 学(16061)
- 贸(14808)
- 贸易(14803)
- 易(14372)
- 农业(14268)
- 务(13210)
- 财务(13169)
- 财务管理(13133)
- 制(12944)
- 企业财务(12460)
- 和(12106)
- 环境(11690)
- 融(11064)
- 金融(11061)
- 理论(11019)
- 银(10981)
- 机构
- 大学(264337)
- 学院(263730)
- 济(109210)
- 经济(107054)
- 管理(104607)
- 理学(91016)
- 理学院(89996)
- 管理学(88320)
- 管理学院(87816)
- 研究(87687)
- 中国(66466)
- 科学(55130)
- 京(54902)
- 财(48394)
- 农(44643)
- 所(43471)
- 中心(42530)
- 业大(40520)
- 研究所(39846)
- 财经(38871)
- 江(38750)
- 经(35396)
- 农业(35179)
- 范(34452)
- 师范(34103)
- 北京(33854)
- 经济学(33540)
- 院(31836)
- 州(30707)
- 经济学院(30416)
- 基金
- 项目(184743)
- 科学(146097)
- 基金(135331)
- 研究(132481)
- 家(118482)
- 国家(117552)
- 科学基金(101366)
- 社会(84216)
- 社会科(79942)
- 社会科学(79920)
- 省(72438)
- 基金项目(72032)
- 自然(66693)
- 自然科(65144)
- 自然科学(65124)
- 自然科学基金(63944)
- 划(61525)
- 教育(61214)
- 资助(55099)
- 编号(53980)
- 成果(42810)
- 重点(42008)
- 部(40850)
- 发(39943)
- 创(38573)
- 科研(36427)
- 创新(36138)
- 课题(36051)
- 国家社会(35328)
- 教育部(34894)
共检索到380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书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加快甘肃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现状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评价,计算出县域经济发展指数,运用聚类分析对甘肃省县域经济指数进行分类。甘肃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发展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县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包括县域宏观经济、县域消费与金融、县域农业生产、县域人口结构、县域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及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缺陷。从提升甘肃省县域五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促进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甘...
关键词:
甘肃省 县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豹 白永平 罗君 黄永斌
以甘肃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软件,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后发现:甘肃省各县整体发展比较落后且经济发展差异有拉大趋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1999—2008年甘肃省县域人均GDP中心,位于肃南县并向西北移动;空间聚集特征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位于河西地区;按照2008年甘肃省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甘肃省各县可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1999—2008年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和相对发展率表明,河西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时间演变 空间分析 甘肃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晋 李雪峰 刘莉
基于四川省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通过一个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扩权强县"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结论显示:无论是从短期、中期以及较长期的政策效果看,"扩权强县"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没有显示出促进作用。通过在相对业绩竞争框架下的行为逻辑分析,市内"直管县"和"非直管县"间甚至"直管县"间由于政策推行改变了竞争的制度环境,相互间的竞争激励被弱化,加之市级政府的资源投向"非直管县","扩权强县"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自然无法显现。
关键词:
扩权强县 县域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竟虎 郑凤娟 石培基
基于甘肃省87个县区的统计数据,构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依据聚类结果划分为5种空间类型;采用耕地变化强度指数、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定量评价了甘肃省县域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甘肃省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县际差异较大,强可持续生产能力型县区全部位于河西走廊干旱内陆河流域;县域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与经济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的地域格局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化特征和俱乐部趋同态势。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亚宁
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文章首先利用泰尔指数及分解法描述了近年来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演化过程,接着在检验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间经济发展竞争性很强,各县域有待实现协调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贸易条件的改善、资本投入强度的加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益于本地发展;但相对市场规模、工业化进程、资本投入强度和城镇化率又是导致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对市场规模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但相邻地区的相对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章玉微 陈秉谱 郭美娟
[目的] 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依据比较优势原则,组织生产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专业化经营格局,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方法] 文章基于2010—2017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对各市(州)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增收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近年来甘肃省各市(州)农业区域专业化程度总体上稳步提升,有效促使农民收入增加,但相对于其他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变量而言,农业区域专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将甘肃省14个市(州)划分为比较优势区、潜力优势区、不具优势区,并提出实施农业区域专业化有利于农业生产发挥地区优势以及其他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应从强化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方向、扩大农业区域专业化经营规模、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增强甘肃省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增收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燕 张苑 邓美玲
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的分析框架、马尔可夫链及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甘肃省县域经济在空间集聚范围扩大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空间分异。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表明资本投入、市场化发展进程、市场规模、政府分权化程度、支柱产业发挥作用程度对空间分异影响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亚宁
针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突出的问题,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提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因素;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甘肃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分布与集聚情况;通过引入空间矩阵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正相关性;相对市场规模、知识存量、产业份额、城镇化水平、贸易自由度及资本投入均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可以解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柳江 霍治方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具有特殊地位的一种经济模式,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又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着力点。将PCA-SE_DEA-Malmquist组合模型应用于2012—2017年甘肃省76个县域经济效率评价中,测算出超效率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全省各县域划分为4种类型,基于标杆管理视角为效率的提升制定可行路径。2012年以来,甘肃省县域经济效率较高,但总体上仍未实现DEA有效;河西地区综合效率最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最高; 2012—201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W"型波动;不同地区相同类型、相同地区不同类型县域的指数特征均有所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海霞 封志明 张陆彪 刘宝勤
基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多目标性和不相容性,提出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方法。该方法可以依据样本自身的数据特性寻求最佳投影方向,从而判断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方向。通过最佳投影方向与评价指标的线性投影得到投影指标值,通过这一指标可以对样本进行统一评价。利用该方法对甘肃省81个县域单元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洋 颜华
本文通过阐述县域金融集聚、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理论逻辑,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选取河南省105个县2001—2017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面板门限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县域金融集聚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农民增收,还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间接"部分地"影响农民增收;同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正向作用受到县域金融集聚双重门限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中层级县域金融集聚而言,低层级与高层级县域金融集聚下该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此外,县域金融集聚与农业机械化对高收入农民群体的影响效应较低收入农民群体更显著。最后提出提升县域金融集聚水平,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及加强低收入农民群体的金融与农业现代化教育等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强强 刘勇 谈存峰 李双奎
根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出发,选取22项主要指标,构建了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75县(区、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各市县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县(区、市)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差距巨大,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同时,根据测算出的农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指数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全省具体划分为发达型、较发达型、发展型、欠发达型和落后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新明 李志刚
在区域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是决定城乡用地规模和基本建设规模的首要因素,正确预测区域人口规模,既是区域总体规划的目标,又是制定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指导区域布局的依据。本文在综合考虑甘肃省成县人口发展的多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年平均增长率法、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模型、经济弹性系数法和劳动力需求法,对该区域2017、2027和2037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智勇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契机下,西部地区有可能利用城镇化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但在县级层面上,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如何?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探讨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城镇化。文章使用了更加准确的县域城镇化指标,并划分了都市区域,构建半对数模型分析框架,基于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回归来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和多阶段关系,在达到70.84%的城镇化水平之前,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云南省的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从而使城镇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佳 阎波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被认为是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却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文章基于陕西83个县(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自然实验的倍差法模型估计,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地提高了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县域城镇化水平因省直管县改革的实施每年约提高2.40个百分点。同时,省直管县改革还进一步促进了县域城镇化增长率的提高,这也将提升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增速。文章探讨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
省直管县改革 城镇化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撤县设区对县域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
2012—2018年甘肃省药品集中采购情况分析
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分析与评价——基于甘肃省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产业融合、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海南省县域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信贷支持、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湖南省县域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
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基于甘肃省相关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基于县域尺度的甘肃省畜牧业产业集中度测算与优势区域识别
甘肃省县域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