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5)
2023(5001)
2022(4243)
2021(4126)
2020(3491)
2019(7889)
2018(7721)
2017(14658)
2016(8484)
2015(9332)
2014(9383)
2013(9243)
2012(9025)
2011(8184)
2010(8240)
2009(7590)
2008(7949)
2007(7313)
2006(6317)
2005(5775)
作者
(28157)
(23482)
(23213)
(22196)
(15097)
(11658)
(10591)
(9204)
(8864)
(8481)
(8029)
(8010)
(7753)
(7727)
(7584)
(7273)
(7150)
(7072)
(7051)
(6676)
(6079)
(6044)
(5852)
(5570)
(5304)
(5280)
(5275)
(5211)
(4988)
(4933)
学科
(29562)
经济(29512)
管理(24165)
(22091)
(18634)
企业(18634)
方法(13924)
数学(11296)
(11234)
数学方法(11062)
(8698)
(8033)
中国(7343)
(6913)
业经(6639)
理论(6049)
(5567)
金融(5567)
农业(5386)
(5339)
(5325)
财务(5309)
银行(5309)
财务管理(5291)
(5196)
(5129)
贸易(5122)
(5064)
企业财务(5039)
技术(4986)
机构
大学(125727)
学院(123718)
研究(47364)
(42605)
经济(41546)
管理(41261)
理学(35517)
中国(35279)
理学院(35015)
管理学(34006)
科学(33844)
管理学院(33785)
(32120)
(27498)
(26985)
农业(25940)
研究所(24800)
业大(24004)
中心(21095)
(20824)
(19597)
北京(16967)
(16941)
财经(16736)
(16717)
(16506)
农业大学(16218)
师范(16167)
(15415)
(15339)
基金
项目(84531)
科学(64631)
基金(61340)
(57758)
国家(57320)
研究(53726)
科学基金(46503)
自然(33573)
自然科(32837)
自然科学(32824)
(32612)
社会(32446)
自然科学基金(32251)
基金项目(32050)
社会科(30627)
社会科学(30618)
(28906)
资助(26195)
教育(24714)
重点(19986)
编号(19766)
计划(18598)
(18300)
科研(17093)
科技(17079)
成果(17002)
(17001)
(16824)
创新(15928)
(15495)
期刊
(48791)
经济(48791)
研究(33087)
学报(31404)
(29590)
中国(26847)
科学(25080)
大学(22011)
学学(21095)
农业(20140)
(16752)
管理(16253)
教育(12645)
(11130)
(10846)
金融(10846)
技术(8980)
业大(8900)
财经(8883)
(8506)
(7653)
业经(7626)
农业大学(7447)
经济研究(7150)
科技(6641)
问题(6520)
林业(6082)
资源(5689)
(5552)
统计(5535)
共检索到186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赖红娥  赵晗  陈玉珂  鲍男  赵元  秦贵信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在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以健康的鲤鱼、埃及胡子鲇和草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对照组,以添加40mg/g提纯的β-Conglycinin组为试验组,各配制成2种等蛋白(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鲤鱼360.2g/kg,埃及胡子鲇400.5g/kg,草鱼300.6g/kg)、等能(鲤鱼15.2MJ/kg,埃及胡子鲇15.8MJ/kg,草鱼15.6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β-Conglycinin在不同食性鱼类肠道中分布规律的差异。【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孙泽威  秦贵信  张东鸣  王洪鹤  朱丹  
【目的】研究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以健康的鲤、埃及胡子鲇和草鱼为试验对象,以添加鱼粉饲料为对照组,另设置添加Glycinin 60.0mg/g和β-Conglycinin 40.0 mg/g的2个试验组,各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分别为鲤360.2 g/kg,埃及胡子鲇400.5 g/kg,草鱼300.6 g/kg)、等能(鲤15.26 MJ/kg,埃及胡子鲇15.86 MJ/kg,草鱼15.6 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比较分析Glycini...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荣华  张雷  王晓雯  武祥伟  王金浩  胡青  毕保良  孔令富  豆腾飞  
为了探讨食性与鱼类消化酶分泌及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和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4种不同食性鱼类鱼体近似成分、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鳜的全鱼水分显著低于其他鱼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鱼类;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AI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等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受食性影响显著;鳜肠道蛋白酶显著高于草鱼,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草鱼;鱼类肠道形态(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与食性相关,如鳜肠道微绒毛分支较多,结构复杂。肠道结构的复杂性加大了食糜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促进了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综上所述,食性与鱼类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相适应,通过分析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有助于界定鱼类食性,改进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荣华   谢雨晴   赵涛   殷红   袁莉芸   刘襄河   杨子寒   石宇   李修峰   张雷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性对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特定菌群对不同营养素的潜在功能。实验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提取获得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 4种不同食性鱼类的肠道内容物,12个样品的16S rRNA,构建文库并测序,分析这4种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显示,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受到食性的显著影响(P<0.05),综合表现为杂食性(滇池高倍鲫) > 草食性(草鱼) > 滤食性(昆明裂腹鱼) > 肉食性(鳜鱼)。4种鱼类具有一些相同的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然而,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鳜鱼的优势菌群,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为草鱼的优势菌群等。功能预测发现,鳜鱼肠道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草鱼抗病潜力略高于其他3种鱼类;约氏不动杆菌(A._ johnsonii)、鲁氏不动杆菌(A. lwoffii)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可能有助于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而拟杆菌属中的某些菌群可能有助于宿主消化纤维素。综上所述,食性是影响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食性与肠道优势菌群之间的关联,探讨特异菌群的功能,可为研究鱼类营养代谢的微生物效应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卿素珠  姜河  安源  曹峰  
为探讨鸡肠道组织中肽能神经支配的途径及其功能,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不同生长阶段鸡肠道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肠壁中VIP的表达范围较为广泛,涉及黏膜上皮和固有层、肌层和外膜,尤以固有层和肌层最为典型;随着日龄增加,黏膜上皮间VIP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从肠道不同部位的分布来看,十二指肠中VIP的表达强于同时期其他部位,空肠中的表达次之,回肠和盲肠的表达相对较弱。黏膜固有层和肌层一直分布有染色较深的VIP阳性神经纤维,呈串珠状、细线状或膨体状。提示鸡肠道是产生VIP的又一个重要部位,肠道中的VI...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谭远德  赵庆新  
用检测到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含量对鲤科鱼类的草鱼 (Ctenopharyngodonidellus)和青鱼 (My lopharyngodonpiceus)、鲢 (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和鳙 (Aristichthysnobilis) ,鲤 (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us)和鲫 (Carassiusauratus) ,团头鲂 (Megalobramaamblycephala)和三角鲂 (Megalopbramater minalis) 8个种进行系统演化分析。所获得的系统演化树中 ,每个亚科内的物种邻接为 1个接点。在亚科间 ,雅罗鱼亚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孟庆翔  肖训军  夏兆刚  
本研究采用严格的厌氧微生物培养方法 ,对 5头生长猪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在生长猪的胃肠道内容物中和粘膜上均有相当数量的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布 ,且乳酸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 2种菌(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燕利  薛怀君  胡春祥  杨星科  
为比较和客观评价昆虫体内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及pH值下测定杨叶甲、二纹柱萤叶甲、紫榆叶甲成、幼虫及双条杉天牛幼虫消化道内3类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4种甲虫体内均有消化纤维素的完整酶系,3种叶甲成、幼虫体内各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区为40~60℃、最适pH值范围为4~6,在高温和强碱条件下均未能检测出酶活性;双条杉天牛幼虫C1酶活性在强碱pH=9和70℃条件下活性最高,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低于3种叶甲的成虫和幼虫,C1酶活性显著高于3种叶甲的成虫和幼虫。温度和pH值对昆虫体内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甲虫取食习性的不同可能导致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差异,酶活性的差异是否受到昆虫亲缘关系的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钱静  李清杰  西超群  唐洪玉  李芹  
采用酶学分析法,检测饲养条件下三种不同食性鱼类前、中、后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BBM)上蔗糖酶、麦芽糖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力。结果表明:(1)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力在三种鱼BBM上的分布表现出一致性,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前肠>中肠>后肠,湘云鲫(Carassius auratus)为中肠>前肠>后肠,草鱼的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比活力显著性高于湘云鲫和加州鲈(P<0.05);(2)加州鲈和草鱼的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分布在前肠和中肠,而湘云鲫主要分布在中肠和后肠,碱性磷酸酶在三种鱼的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家荣  高云涛  高云红  李明月  秦宏宇  谢婷  关长涛  贾玉东  
精准化投喂是保障大型围栏养殖鱼类高效摄食的关键,而肠道是鱼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探明其组织形态结构可为精准化投喂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了五种围栏适养鱼类(圆斑星鲽、牙鲆、斑石鲷、绿鳍马面鲀、梭鱼)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统计了比肠长,肠道褶皱高度、宽度、数量,环肌、纵肌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比肠长数值大小梭鱼>绿鳍马面鲀>斑石鲷>圆斑星鲽和牙鲆;前肠褶皱发达程度梭鱼>圆斑星鲽>斑石鲷>牙鲆>绿鳍马面鲀;肠道肌层厚度斑石鲷>圆斑星鲽>梭鱼>牙鲆和绿鳍马面鲀;肠道杯状细胞数量梭鱼>斑石鲷>牙鲆>圆斑星鲽>绿鳍马面鲀。相关性分析发现,圆斑星鲽、牙鲆、斑石鲷、绿鳍马面鲀肠道肌层与褶皱呈显著负相关,与杯状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梭鱼肠道肌层与褶皱呈显著正相关。综上,五种鱼类比肠长,肠道褶皱数量、高度、宽度,环肌和纵肌厚度以及杯状细胞数量和各参数间相关性存在显著种属间差异,这表明五种围栏适养鱼类对摄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程不同,采取了不同策略保障正常营养状态,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本研究为大型围栏适养鱼类制定精准化摄食投喂策略,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支撑和重要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多年来,课题组一直从事益生菌资源保护及在食品和人体肠道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经过课题组所有成员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和工作,取得的创新成果为:(1)利用传统纯培养结合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方法,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区103个不同地区,采集的563份自然发酵的酸菜、豆酱、辣白菜、锦州小菜、玉米发酵面团、酸马奶、酱腌菜中,分离、鉴定并保藏了1128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能锋  龚晖  许斌福  潘滢  曾红  
【目的】为探究海水养殖石首鱼类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及宿主遗传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福建宁德三都澳养殖的5种石首鱼类(大黄鱼、黄姑鱼、鮸状黄姑鱼、鮸鱼和眼斑拟石首鱼)的肠道菌群进行16S rDNA V3-V4区测序分析。【结果】各样本得到unique tags的数目为20 351~43 347,上述5种鱼类分别得到479、626、603、518和55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分类注释结果显示,这些OTUs可划归33个门273个属。5种石首鱼类肠道内容物和肠道壁样品均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主要优势菌群,约占总菌量的70%,在大黄鱼肠道菌群中,螺旋菌门细菌占比达26.19%,也是其主要优势菌群;在属分类水平上,Bacillus、Photobacterium、Vibrio、Chryseobacterium、Sphingomonas、Pseudomonas等属细菌是5种养殖石首鱼类的主要类别。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表明,Shannon’s 群落多样性指数:黄姑鱼>鮸状黄姑鱼>眼斑拟石首鱼>鮸鱼>大黄鱼;这些养殖石首鱼类的肠道内容物菌群的多样性均高于肠道壁;对上述鱼类种间的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显示,大黄鱼与眼斑拟石首鱼之间肠道菌群的相似度要高于黄姑鱼、鮸状黄姑鱼和鮸鱼,而黄姑鱼、鮸状黄姑鱼和鮸鱼间的相似度较高。【结论】综上所述,5种海水养殖石首鱼类肠道菌群中存在自身特色的核心菌群,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与种类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相似,说明肠道菌群结构与宿主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意义】本研究可为开发养殖石首鱼类饲料及益生制剂的开发、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宿主遗传因素对鱼类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提供相关实验证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艳芳  宁劲松  翟毓秀  尚德荣  盛晓风  丁海燕  
为阐明扇贝特异性富集镉(Cd)的机理,研究了栉孔扇贝不同组织中Cd的微区分布特征,并结合Cd的生物动力学实验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栉孔扇贝内脏、鳃和性腺组织的Cd主要分布在类金属硫蛋白(MTLP)和细胞器中,闭壳肌组织中Cd主要分布在MTLP(占84.6%)。在Cd的富集实验中,内脏和鳃组织中MTLP和富含金属颗粒(MRG)中Cd的含量和所占百分比升高最显著,而细胞器中Cd的百分比明显下降;性腺组织中MTLP、细胞器和MRG组分中Cd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MRG中Cd的百分比升高,MTLP和细胞器中Cd的百分比逐渐下降;闭壳肌组织中MTLP和MRG中Cd的含量均显著上升,其中M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郁二蒙  张振男  夏耘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为了探究投喂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对摄食不同饵料的2组鲈鱼肠道内容物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冰鲜组与饲料组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组成相似性较低(相似性24%),且冰鲜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饲料组。对2组大口黑鲈中共有条带和特异性条带进一步测序分析显示,2组大口黑鲈肠道共有菌有红螺菌、梭菌、保科爱德华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蓝细菌。冰鲜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的特异性菌归属为拟杆菌、肉食杆菌、魏斯氏菌和邻单胞菌;饲料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的特异性菌归属为黄杆菌、鲸杆菌、柠檬明串珠菌、缺陷短波单胞菌。研究表明,与投喂冰鲜杂鱼的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豪  陈孝煊  张冬晓  陈昌福  
对草鱼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后其肠道内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将摄食后的草鱼分别于3、6、12、24、48和72h取样,对其前、中、后肠内的细菌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摄食前,草鱼肠道中的细菌数量为105cfu/g~106cfu/g,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后,细菌数量呈现先增加(达到106cfu/g~108cfu/g)后减少的趋势。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中的细菌数量分别为104cfu/g和106cfu/g。摄食后,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其组成与人工配合饲料或紫背浮萍相似。饵料中的菌群在摄食后48h内可以影响草鱼的肠道中的菌群的数量及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