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7)
2023(11599)
2022(10230)
2021(9651)
2020(8108)
2019(18714)
2018(18720)
2017(36311)
2016(19807)
2015(22295)
2014(22345)
2013(21958)
2012(19966)
2011(17973)
2010(17860)
2009(16506)
2008(16119)
2007(14052)
2006(12329)
2005(10920)
作者
(56817)
(47039)
(46787)
(44505)
(30076)
(22598)
(21195)
(18534)
(17891)
(16862)
(16141)
(15808)
(14947)
(14843)
(14487)
(14412)
(14109)
(14022)
(13406)
(13373)
(11679)
(11552)
(11258)
(10675)
(10561)
(10465)
(10465)
(10389)
(9483)
(9198)
学科
(74868)
经济(74749)
管理(63190)
(57330)
(49526)
企业(49526)
方法(34499)
数学(29438)
数学方法(29107)
(22325)
(19633)
中国(19082)
(18414)
业经(17883)
(16649)
地方(14423)
(14154)
财务(14086)
财务管理(14057)
企业财务(13347)
理论(13263)
(12863)
贸易(12856)
技术(12816)
(12810)
农业(12778)
(12776)
环境(12734)
(12491)
(12166)
机构
大学(282408)
学院(279145)
管理(113876)
(108297)
经济(105792)
理学(99179)
理学院(98071)
管理学(96445)
管理学院(95935)
研究(90784)
中国(66698)
(59994)
科学(56334)
(52514)
(44953)
(42602)
业大(41677)
财经(41658)
研究所(40824)
中心(40711)
(40151)
北京(37816)
(37778)
(36311)
师范(35999)
农业(33211)
(33037)
(32580)
经济学(31799)
财经大学(31056)
基金
项目(193688)
科学(152622)
研究(142961)
基金(140987)
(121948)
国家(120934)
科学基金(104560)
社会(89542)
社会科(84724)
社会科学(84703)
基金项目(75595)
(75357)
自然(68368)
自然科(66741)
自然科学(66728)
自然科学基金(65530)
教育(65456)
(63297)
编号(58577)
资助(57496)
成果(47931)
(42915)
重点(42833)
(40610)
(40152)
课题(39987)
(38736)
创新(37833)
教育部(37063)
科研(36809)
期刊
(119284)
经济(119284)
研究(83438)
中国(52686)
学报(43908)
管理(42258)
(40462)
科学(40441)
(39071)
大学(33667)
教育(31698)
学学(31587)
农业(27048)
技术(23584)
(22867)
金融(22867)
财经(20333)
业经(19369)
经济研究(18105)
(17141)
问题(15342)
图书(14793)
理论(14670)
科技(14240)
实践(13557)
(13557)
(13042)
技术经济(13020)
现代(12862)
(12820)
共检索到403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红  王萌  杨书珍  苏小军  代梅  彭丽桃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饼法评价β-蒎烯对意大利青霉菌的作用效果,分析β-蒎烯对病菌菌丝几丁质分布、菌丝活性氧代谢、排酸能力和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山梨醇、胆固醇或半胱氨酸作为保护剂探讨其对β-蒎烯抑制病菌孢子萌发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β-蒎烯对青霉菌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0.087~0.696mg/mL的β-蒎烯能有效抑制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β-蒎烯处理改变菌丝细胞壁几丁质分配,促进活性氧积累,降低菌丝排酸活性,显著降低菌丝中麦角固醇含量;添加麦角固醇替代物胆固醇、渗透调节剂山梨醇以及活性氧清除剂半胱氨酸均能有效促进受0.348mg/mL β-蒎烯抑制的青霉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这些结果说明,β-蒎烯发挥对意大利青霉的抑菌作用与损伤真菌细胞壁结构、促进活性氧积累和抑制膜脂组分麦角固醇增加有密切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丽梅  张强  杨书珍  王乐  周洁  彭丽桃  
以引起柑橘采后青霉病的意大利青霉(Penicilium italicum)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测定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对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对意大利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当碳酸铵和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2%和0.36%时,2种铵盐均可以完全抑制意大利青霉的孢子萌发;当2种铵盐溶液分别经过4~100℃范围内的不同温度处理一定时间后,仍能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在中性及偏碱性的环境中有利于抑菌活性的发挥。接种和自然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80%的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溶液可以显著降低接种意大利青霉的柑橘果实和自然贮藏条件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丽   杨俊枫   李民华   李泽航   马小川   常媛媛   尹韬   盛玲   卢晓鹏  
以亚砷酸钠(NaAsO_2)溶液(含6.16 g/L MgSO_4·7H_2O、1 mL/L Triton X–100、0.17 g/L NaAsO_2)喷施处理‘山下红’温州蜜柑、‘橘湘早’温州蜜柑、‘大红甜橙’树体,离体处理‘冰糖橙’汁胞(MS培养基含1.0 mg/L NaAsO_2)及愈伤组织(MS培养基含0.5、1.0 mg/L NaAsO_2),测定可溶性固形物(TSS)、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分析CsAN1和CsPH8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Na AsO_2可有效降低果实、汁胞和愈伤组织的柠檬酸含量;NaAsO_2处理后,‘山下红’‘橘湘早’和‘大红甜橙’果实柠檬酸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4.59%~61.57%、0.67%~14.92%、13.22%~54.35%;NaAsO_2处理60 d的‘橘湘早’果实中CsAN1和CsPH8的表达量分别下降73%和32%,在NaAsO_2处理21 d的‘冰糖橙’汁胞中的表达量分别降低55%和27%,在0.5 mg/L NaAsO_2处理20 d的‘冰糖橙’愈伤组织中分别降低73%和84%;启动子区域缺失试验结果表明,干旱信号可能作用在CsAN1和CsPH8启动子的ABRE元件上,并调控它们的表达,Na AsO_2处理后含有ABRE元件的启动子区段活性明显减弱,推测NaAsO_2抑制了柑橘中CsAN1和CsPH8启动子活性进而降低其表达,从而减弱了柠檬酸在果实中的积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丽   杨俊枫   李民华   李泽航   马小川   常媛媛   尹韬   盛玲   卢晓鹏  
以亚砷酸钠(NaAsO_2)溶液(含6.16 g/L MgSO_4·7H_2O、1 mL/L Triton X–100、0.17 g/L NaAsO_2)喷施处理‘山下红’温州蜜柑、‘橘湘早’温州蜜柑、‘大红甜橙’树体,离体处理‘冰糖橙’汁胞(MS培养基含1.0 mg/L NaAsO_2)及愈伤组织(MS培养基含0.5、1.0 mg/L NaAsO_2),测定可溶性固形物(TSS)、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分析CsAN1和CsPH8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Na AsO_2可有效降低果实、汁胞和愈伤组织的柠檬酸含量;NaAsO_2处理后,‘山下红’‘橘湘早’和‘大红甜橙’果实柠檬酸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4.59%~61.57%、0.67%~14.92%、13.22%~54.35%;NaAsO_2处理60 d的‘橘湘早’果实中CsAN1和CsPH8的表达量分别下降73%和32%,在NaAsO_2处理21 d的‘冰糖橙’汁胞中的表达量分别降低55%和27%,在0.5 mg/L NaAsO_2处理20 d的‘冰糖橙’愈伤组织中分别降低73%和84%;启动子区域缺失试验结果表明,干旱信号可能作用在CsAN1和CsPH8启动子的ABRE元件上,并调控它们的表达,Na AsO_2处理后含有ABRE元件的启动子区段活性明显减弱,推测NaAsO_2抑制了柑橘中CsAN1和CsPH8启动子活性进而降低其表达,从而减弱了柠檬酸在果实中的积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畅  任艳芳  何俊瑜  张兰兰  尹国胜  
为了对中草药提取物应用于水果保鲜领域和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在中药质量浓度为0.05 g/mL条件下,测定19种中草药水提物对3种来自柑橘采后病害的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Sacc.)和柑橘链格孢(Alternaria citri Ellis et Pierce)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同一种中药对不同病原菌及不同中药对同一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19种中草药水提物中,黄连对3种病原菌的综合抑菌率最高,为98.37%,且黄连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柑橘链格孢的最小抑菌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学亮  郭小密  
从柑橘果实分离的假丝酵母Candidaspecis CWW-4菌株对贮藏柑橘绿霉病菌有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拮抗酵母菌生防效果与病原菌和绿霉菌的浓度以及接种时间有关,在25℃下当接种绿霉菌浓度为1×104个/mL时,1×108cfu/mL拮抗酵母能较好的抑制绿霉病的发生。假丝酵母先于病原菌24 h接种,5 d后可完全抑制绿霉病的发生。在4℃和25℃下,拮抗酵母菌接种1 d以后可在果实的伤口处快速繁殖,伤口处无论是否接种病原菌其数量都分别增加20倍和60倍以上。采用不同的处理液处理果实,发现假丝酵母悬浮液和培养原液对绿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培养滤液和热杀死液抑制效果差。25℃离体条件下,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国栋  洪鹏  胡美英  魏娜  陈牧宇  
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对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HA-01。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该菌株对柑橘绿霉病菌、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andidum等12种果蔬病原菌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菌株HA-01对12种供试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以及特异性PCR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马水橘的活体接种试验表明,菌株HA-0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建军  耿鹏  胡美英  黄慧斯  贾建文  
以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为供试材料,研究拮抗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柑橘采后绿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并观察其对采后柑橘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抗酵母菌的菌株悬浮液和培养原液对柑橘采后绿霉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菌株培养上清液和热杀死液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与对照相比,接种拮抗菌与病原菌能够诱导柑橘果实PPO、POD和PAL活性的升高;拮抗酵母菌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菌机制与营养和空间的竞争以及诱导抗病性相关酶有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石榴  尹维  廖晓兰  张亚  
通过测定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菌液的OD600nm值、电导率、蛋白质含量、保护酶和呼吸代谢途径酶活性,探索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平板抑菌圈直径在15 mm以上,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3.68 mg/m L;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不仅延迟了病原菌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而且使其电导率增加了15%;苋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酶活力的抑制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茜  胡春锦  黄思良  柯仿钢  
采用细菌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1505进行鉴定,并对其在防治采后柑橘炭疽病上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菌株1505对柑橘炭疽病菌具有拮抗活性,其活菌悬浮液在PDA平板上对柑橘炭疽病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而灭菌发酵液和去除菌体的发酵液均无抑菌效果;连续8次在人工培养基上转代培养,菌株1505对柑橘炭疽病菌生长的抑制力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菌株1505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引起的柑橘炭疽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刺伤接种的防效为48.8%,自然发病的防效为46.3%。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鹏  陈少华  胡美英  瞿菲  张彦博  安国栋  
通过活体(in vivo)和离体(in vitro)试验,研究拮抗酵母菌株Kluyveromyces marxianus与不同浓度钼酸铵混合使用对柑橘采后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的防治效果,以及钼酸铵对K.marxianus菌株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钼酸铵对K.marxianus的生长和繁殖没有不利影响;钼酸铵对酵母菌在柑橘果实伤口处的生长和繁殖有刺激作用;当K.marxianus与浓度为1mmol/L钼酸铵混合使用时对控制柑橘果实绿霉病的效果最好,3和6d的发病率分别为28.33%和60.00%,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的93.33%和100%的发病率,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萌  杨书珍  刘寒寒  张美红  彭丽桃  
为初步分析柑橘采后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碳代谢调控因子CreA的功能,克隆到意大利青霉的creA基因。PicreA基因全长1 236 bp,无内含子,PiCreA蛋白由411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个转录因子典型的锌指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iCreA蛋白与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亲缘性最高。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到PicreA基因面对不同碳源诱导具有不同的表达响应。对于单糖一般在短时间内诱导得到较高表达,随着时间延长,抑制碳源葡萄糖诱导PicreA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推测发生了PicreA的自我抑制;而在去抑制碳源木糖环境中,PicreA的表达量略有下降并逐渐保持相当高的水平。对于非糖类的去抑制碳源乙醇,PicreA基本维持稳定的较高表达状态。PicreA基因在整个意大利青霉侵染柑橘过程中稳定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正雨  陈春燕  刘远利  何鹏  廖桂堂  高文波  曹杰  邵周玲  
[目的]农作物空间演化的本质是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具象反映,揭示农作物空间的时空过程,明晰其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定量响应关系,有助于解释农业土地系统变化过程与机制。柑橘空间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其空间变化对优化农业土地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方法]针对已有研究在空间尺度、响应机制的局限,本文在分析柑橘空间时空过程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980—2015年,四川柑橘空间快速扩张,经历了快速扩张期(1980—1995年),强烈震荡期(1995—2005年),扩张恢复期(2005—2015年)。柑橘空间表现出高度集聚,在地理上呈现出空间相关性。川中丘陵区是柑橘空间变化最为强烈的区域。[结论]四川柑橘空间的时空过程受多种驱动因素共同作用,表现出明显的“自然—人文”驱动特征。与海拔、降水量、最热月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气温年较差、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技术进步8个解释变量呈负相关,上述变量每增加1%,柑橘空间收缩0.61%、0.358%、0.844%、1.784%、4.734%、0.398%、2.473%、0.181%。与坡度、无霜期、劳动力投入强度、有效灌溉面积、农药投入强度、路网密度、经济反哺能力7个解释变量呈正相关,上述变量每增加1%,柑橘空间扩张1.270%、1.044%、0.542%、0.172%、0.285%、0.626%、0.356%。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劲  祁春节  
我国柑橘基本实现了市场决定价格的改革预期,但是现阶段柑橘价格机制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柑橘价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枫  陈传武  范七君  石春梅  谢宗周  郭大勇  刘继红  
【目的】溃疡病是严重危害柑橘的一种细菌性病害,通常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论文旨在阐明高温下柑橘易发生溃疡病的机制,揭示其代谢变化,为利用药剂防治溃疡病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方法】以感病的甜橙(Citr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在21℃和30℃下预培养3 d,然后均接种同样浓度(108 cfu/m L)的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Xcc)10μL,比较两组植株的发病率,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两种温度下4个抗病基因AOS、CHI、GPX和PR4A的表达量,利用HPLC测定预培养3 d后叶片内源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外源亚精胺(0.4 mmol·L-1)处理甜橙植株(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比较亚精胺和清水处理的植株接种溃疡病菌后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析亚精胺处理对内源多胺含量和抗病基因AOS、CHI、GPX和PR4A表达的影响。【结果】溃疡病菌接种后观察发现,21℃培养植株溃疡病的发病率在前期低于30℃培养的植株,至第10天时,两个处理组植株的发病率接近;同时HPLC测定发现,21℃培养植株叶片3种自由态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高于30℃培养植株;RT-PCR分析表明,CHI、GPX和PR4A这3个抗病基因的表达量在21℃培养植株中高于30℃培养植株,而AOS表达水平在两组材料中差异不明显。外源亚精胺处理显著增加了内源腐胺和亚精胺的含量,降低了所处理植株接种溃疡病菌后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接种后14 d发病率比对照降低45%,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4.8,而由表型可见对照发病程度重于亚精胺处理材料。此外,亚精胺处理能够增强AOS、CHI、GPX和PR4A 4个抗病基因的表达量。【结论】高温下甜橙更易发生溃疡病的可能机制是高温抑制抗病基因的表达和多胺合成。外源多胺处理能够降低甜橙发生溃疡病,可能机制是多胺处理后增强了抗病基因的表达,诱发植株的抗病反应最终表现出抗病。因此,高温是影响溃疡病发生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多胺有助于提高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