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2)
- 2023(6191)
- 2022(5564)
- 2021(5153)
- 2020(4709)
- 2019(10968)
- 2018(11024)
- 2017(21015)
- 2016(12241)
- 2015(14308)
- 2014(14726)
- 2013(14760)
- 2012(14338)
- 2011(12932)
- 2010(13323)
- 2009(12600)
- 2008(12976)
- 2007(12275)
- 2006(10467)
- 2005(9355)
- 学科
- 济(50206)
- 经济(50146)
- 管理(32082)
- 业(31407)
- 方法(25670)
- 企(24466)
- 企业(24466)
- 数学(22544)
- 数学方法(22261)
- 学(14536)
- 农(14334)
- 财(13156)
- 中国(12179)
- 贸(9968)
- 贸易(9962)
- 地方(9848)
- 易(9657)
- 制(9525)
- 农业(9243)
- 业经(9177)
- 和(8207)
- 务(8184)
- 财务(8163)
- 财务管理(8133)
- 理论(7927)
- 银(7697)
- 银行(7657)
- 企业财务(7611)
- 融(7240)
- 金融(7238)
- 机构
- 大学(189204)
- 学院(186775)
- 济(69933)
- 经济(68226)
- 研究(67076)
- 管理(64785)
- 理学(55400)
- 理学院(54658)
- 管理学(53323)
- 管理学院(53001)
- 中国(49847)
- 科学(47082)
- 农(44315)
- 京(41171)
- 所(37640)
- 农业(35809)
- 业大(34650)
- 研究所(34509)
- 财(32460)
- 中心(31164)
- 江(30207)
- 北京(25702)
- 财经(25694)
- 范(25116)
- 师范(24670)
- 州(23532)
- 农业大学(23342)
- 院(23190)
- 经(23078)
- 技术(22593)
- 基金
- 项目(121235)
- 科学(91724)
- 基金(85481)
- 研究(81767)
- 家(77150)
- 国家(76496)
- 科学基金(62407)
- 省(48639)
- 社会(47997)
- 基金项目(45327)
- 社会科(45214)
- 社会科学(45193)
- 自然(42993)
- 自然科(41930)
- 自然科学(41911)
- 划(41732)
- 自然科学基金(41141)
- 教育(38213)
- 资助(36483)
- 编号(33291)
- 成果(28263)
- 重点(28164)
- 部(26274)
- 发(26033)
- 计划(25500)
- 科研(24318)
- 创(24109)
- 课题(23521)
- 科技(23257)
- 创新(22704)
共检索到27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永平 李博 王丕武 高玮 夏海丰 张卓
【目的】克隆绿色木霉β-葡萄糖苷酶bglⅠ基因,并在粟酒裂殖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分析。【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绿色木霉中克隆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bglⅠ基因的DNA序列,再通过XhoⅠ和NotⅠ2个酶切位点与粟酒裂殖酵母表达载体pREP5N连接,构建酵母真核表达载体,利用电转化方法转化粟酒裂殖酵母SP-Q01细胞,并在SP-Q01中进行表达分析,最后采用DNS法测定表达产物的酶学活性。【结果】PCR扩增得到2 380bp的bglⅠ基因序列,包括完整的CDS序列和信号肽序列,编码序列与已报道的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基因序列相似性为100%;对酵母转化子进行诱导培养后,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大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朝瑞 陈佩 张国军 丁颖 汪文乐 高媛圆 王乐怡 赵飞 冷平
为了解β-葡萄糖苷酶基因是否与葡萄果实成熟有关,从基因库中分离出了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别命名为VvBG1,VvBG2和VvBG3,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3个基因在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果皮中,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1变化较平稳;VvBG2在转色期时略有降低,之后不断升高,在完熟期时达到最大值;VvBG3在成熟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在转色期时达到高峰。果肉中,VvBG1和VvBG2分别与果皮VvBG2和VvBG3变化趋势相似;VvBG3在转色前期和成熟期时表达较低,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种子中,VvBG1在转色前期出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低;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2不...
关键词:
葡萄 脱落酸水平 β-葡萄糖苷酶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慧芳 李应龙 马恩波 张建珍
【目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是昆虫几丁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酶类。研究旨在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高纯度lmNag1蛋白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分析,探究该酶在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飞蝗绿色防控分子靶标研发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根据lm Nag1的cdNa全长序列(geN BaNk:JX888720.1)设计包含酶切位点Bam H Ⅰ、HiNd Ⅲ和6×His标签的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包含开放阅读框的目标片段,双酶切后连接至PFast Bac~(tm)-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婷 练森 李保华 梁文星 王彩霞
为探究苹果树腐烂病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VmGluI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病菌侵染致病过程中的表达,以强致病力菌株LXS080601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基因c 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mGluI编码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VmGluI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苹果树腐烂病菌VmGluI的开放阅读框为1 689 bp(GenBank登录号KY646110),编码56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62.7 k Da。VmGluI编码的蛋白具有糖基水解酶1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远华 江昌俊 余有本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基因mRNA主要在茶树叶片栅栏组织、叶主脉的薄壁组织表达;不同品种之间的表达位置基本相似,但表达信号却有差异,以龙井43号最强,福鼎大白茶、槠叶齐次之,而大叶乌龙、迎霜最弱。结果还显示,不同季节的表达信号以春梢最强,秋梢次之,夏梢最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寿松 邓慧莉 何水平 周子维 邓婷婷 孙云 赖钟雄
研究水仙和肉桂2种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的变化以及β-樱草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肉桂香气前体物质总量是水仙的0.801.93倍,香气前体物质总量变化具有差异性;水仙β-樱草糖苷酶基因平均相对表达量(1.10)低于β-葡萄糖苷酶基因(1.90),晒青过程中β-樱草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鲜叶,做青过程中的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肉桂β-樱草糖苷酶基因的平均相对表达量(0.54)低于β-葡萄糖苷酶基因(0.76),晒青过程中β-樱草糖苷酶和β-葡萄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鹭强 张丽萍 雷秀清 林志钦 郑宝东
以粟酒裂殖酵母基因组DNA为模版,逆转录获得cDNA;以cDNA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得到苹果酸通透酶(mae1)基因,将其与pMD-18T连接并测序.结果表明cDNA全长为1316 bp,编码438氨基酸,分子质量49ku,与已报道的mae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mae1与整合型表达质粒pSH47连接后,用重组的表达质粒转化产朊假丝酵母,经PCR验证筛选阳性克隆子.通过对转化子的摇瓶筛选,发现重组子的降酸幅度均大于原始菌株,培养40 h降解了48.6%的L-苹果酸,降解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9.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坚 路卫卫 李伟亮 郭晓敏 杜丽琴 韦宇拓 黄日波
【目的】通过宏基因组技术获取土壤微生物总DNA,运用基因克隆、功能筛选、基因表达等手段挖掘新型β-葡萄糖苷酶,为新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高糖土壤宏基因组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筛选文库并对阳性克隆子亚克隆,获得β-葡萄糖苷酶基因;PCR扩增目的基因,以pSE380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进行表达;采用镍亲和层析对重组酶纯化,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成功构建约含9.2万个克隆的高糖土壤宏基因组文库,获得一个新型β-葡萄糖苷酶基因unbgl3A。该基因大小为2241 bp,在氨基酸水平上,与Gen Bank数据库中已知β-葡萄糖苷酶的一致性为73%;该酶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对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PG)的K_m值为6.45 m M,V_(max)为50μmol/(mg·min)。在15~50℃热处理1 h后仍保留90%以上的酶活力,热稳定性较好,且被多种糖激活。【结论】宏基因组技术是获取新酶有效手段,获得的Unbgl3A具有良好酶学性质,可为进一步挖掘其应用潜力及研究耐热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得草 游灵 李爱华 牟含 陶永胜
【目的】建立快速筛选高产β-葡萄糖苷酶野生酵母的半定量显色法,并对酵母糖苷酶提取液中β-葡萄糖苷酶的酿造适应性进行分析,为其在酿酒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宜宾白酒酒窖中分离的133株野生酵母为试验菌种,根据β-葡萄糖苷酶可以将七叶苷水解为七叶苷原并与Fe3+作用显棕黑色的原理,在96孔板上设计含七叶苷培养基,根据培养液的显色深度建立快速筛选高产β-葡萄糖苷酶野生酵母的半定量显色法,并研究优选菌株β-葡萄糖苷酶对葡萄酒酿造环境的适应性。【结果】初筛获得19株在七叶苷培养基上显色水平有差异的野生酵母菌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艳杰 关建义 杜娟 宁黔冀
为进一步探究KK-42缩短蜕皮周期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日本沼虾幼虾为材料,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几丁质降解途径中的限速酶NAGase基因全长cDNA序列,定量测定了KK-42处理不同时间对表皮组织中NAGase mRNA相对表达量和酶活力的影响。序列分析结果显示,MnNAGase cDNA全长2536 bp,编码617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MnNAGase基因保守性较低,与凡纳滨对虾的相似度最高,仅为68%。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日本沼虾、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聚为一个大类,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香山 张学文 章怀云 周双德
用 PCR 方法从酿酒酵母 AH109 中扩增出 α-半乳糖苷酶 MEL1 基因片段,与乙醇脱氢酶组成型启动子重组后构建成表达重组质粒 pGAD-GAL.将重组质粒 pGAD-GAL 转化不带 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酿酒酵母后,在预先涂布有 X-α-Gal 的亮氨酸缺陷培养基(SD/-Leu)平板上选择到蓝色菌落.实现了 α-半乳糖苷酶在酵母内的组成型表达.
关键词:
酿酒酵母 α-半乳糖苷酶 组成型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昌俊 李叶云 王朝霞
研究了从茶树鲜叶中提取 β 葡萄糖苷酶时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 (polyvinypolypyrrolidone ,PVPP)的加入量、缓冲液的选择、多酚类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部分特性。结果表明 :加入与鲜叶重量相等的PVPP可获得较高的酶活性 ;选用 0 1mol/L (离子强度为 0 7)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 (pH 6 0 )作为提取缓冲液可得到活性较高的酶液 ;浓度仅为 4mg/L的茶叶多酚类物质能使酶完全失活 ;β 巯基乙醇和EDTA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而甘油能提高酶活性 ,2~2 5mol/L的甘油效果较明显 ;NaCl对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林丽 王跃进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从华东葡萄白河-35-1中分离出的长1179 bp芪合酶(stilbene synthase,STS)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入大肠杆菌-酵母菌穿梭型诱导表达载体pYES6/CT上,构建重组酵母真核表达质粒pYES6/CT-STS,转化酿酒酵母菌株INVSc1,用Blasticidin(bsd)筛选出阳性克隆转化子,经半乳糖诱导表达后进行5个时间段菌体全蛋白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发现,诱导4 h后开始有目标带(48 ku)出现,诱导16 h开始大量且稳定表达。证明目的基因片段可以在酿酒酵母中表达,为后续基因功能的验证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芪合酶 酵母表达载体 载体构建 诱导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睿杰 侯丽霞 郭扬 马倩 刘新
为了研究葡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特性,以抗低温品种左优红组培苗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获得VvGolS2、VvGolS3和VvGolS4全长CDS,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探究了3个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和响应逆境因子及相关信号分子的特性。结果显示:3个基因c DNA大小分别为954,978,1 011 bp,分别编码317,325,336个氨基酸序列;3个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6.65,36.97,38.12 k Da;等电点分别为5.12,5.33和5.16,且均在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玲 卜潇 陈其玲 宋巧智 刘树文
【目的】优化酒酒球菌中β-葡萄糖苷酶的产酶条件,分析β-葡萄糖苷酶的性质,为将其应用于葡萄酒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12株酒酒球菌进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选择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S-7b作为试验菌株,并以商业菌株31-DH为对照,以菌株催化底物对硝基苯酚-β-葡萄糖苷(p-NPG)生成对硝基苯酚的速度衡量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低。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并探究葡萄酒环境相关因素(pH值、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葡萄糖质量浓度)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