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9)
2023(8215)
2022(6827)
2021(6090)
2020(4991)
2019(10869)
2018(10584)
2017(19060)
2016(10850)
2015(11767)
2014(11633)
2013(11007)
2012(9991)
2011(8949)
2010(8854)
2009(7995)
2008(7673)
2007(6808)
2006(5855)
2005(4939)
作者
(35038)
(29274)
(29119)
(27246)
(18310)
(14127)
(13028)
(11639)
(11141)
(10132)
(10008)
(9695)
(9485)
(9289)
(9150)
(9047)
(8784)
(8668)
(8423)
(8274)
(7570)
(7157)
(7086)
(6667)
(6633)
(6462)
(6438)
(6283)
(5988)
(5967)
学科
(37496)
经济(37441)
管理(29744)
(27058)
(20929)
企业(20929)
方法(16642)
数学(14710)
数学方法(14584)
(12135)
(11034)
中国(10746)
(10589)
业经(8939)
(8881)
(8210)
贸易(8207)
农业(8096)
(7983)
(7448)
地方(6885)
(6860)
银行(6805)
技术(6800)
环境(6626)
理论(6499)
(6476)
(6447)
金融(6440)
(6098)
机构
学院(151944)
大学(151601)
(57480)
经济(56328)
研究(55375)
管理(54432)
理学(47855)
理学院(47259)
管理学(46227)
管理学院(45979)
(40113)
中国(39462)
科学(38533)
农业(32285)
(32033)
业大(31721)
(30044)
研究所(28058)
(25101)
中心(24598)
(22907)
农业大学(21637)
财经(20300)
(20130)
(19371)
北京(19170)
(18777)
技术(18726)
(18604)
师范(18358)
基金
项目(112491)
科学(86550)
基金(80955)
(75360)
国家(74726)
研究(73767)
科学基金(61721)
社会(46847)
(45509)
社会科(44340)
社会科学(44328)
基金项目(43326)
自然(42359)
自然科(41415)
自然科学(41397)
自然科学基金(40672)
(38758)
教育(34009)
资助(31849)
编号(27883)
重点(26049)
计划(24117)
(23932)
(23881)
(23534)
科研(22496)
创新(22450)
科技(22030)
成果(21401)
(21365)
期刊
(58170)
经济(58170)
研究(38558)
学报(37598)
(35705)
中国(31126)
科学(29757)
大学(26895)
学学(25990)
农业(24042)
(18938)
管理(18287)
教育(15756)
(12623)
业大(11762)
技术(11379)
(11353)
金融(11353)
业经(10737)
经济研究(10471)
农业大学(10164)
(10127)
财经(9778)
科技(8841)
(8434)
问题(7880)
林业(7423)
商业(7099)
中国农业(6791)
技术经济(6452)
共检索到215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慧聪  王茜  薛毓才  王伟隆  黄旭雄  
为探究β-胡萝卜素强化对卤虫体内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以渤海湾卤虫(Artemia)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β-胡萝卜素强化剂梯度(1、3、5、7、9mg·L~(-1)),并设1个无添加对照组,分别比较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在强化后体内类胡萝卜素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强化后的卤虫体内检测到β-胡萝卜素、角黄素和海胆酮3种类胡萝卜素。营养强化后,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体内β-胡萝卜素含量随着强化剂量增大显著上升(P<0.05);无节幼体海胆酮和成虫体内角黄素含量变化大致上与β-胡萝卜素强化梯度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饥饿12h后,β-胡萝卜素下降显著,但强化组β-胡萝卜素沉积量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良好的富集效果。因此,通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不仅可以作为外源类胡萝卜素的生物载体,还可以利用其体内代谢转化为养殖苗种提供多级类胡萝卜素营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舒皝   薛毓才   黄旭雄  
以螺旋藻粉、酵母、酵母+β-胡萝卜素为饵料,分别在不同盐度(10、30、50、70和90)和不同温度(20℃、25℃和30℃)下,探究饵料对卤虫(Artemia sp.)生长及体内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盐度条件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存活率和体长优于其它饵料组;养殖第10 d,在温度25℃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和酵母组卤虫均在盐度30时有最大平均体长(7.5 mm,5.9 mm),而投喂酵母+β-胡萝卜素卤虫在盐度10时平均体长最大(4.0 mm);在盐度50下各饵料组卤虫平均体长在温度30℃组均显著大于其它温度组(P < 0.05)。养殖第15 d,在温度25℃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在盐度30时存活率(93.7%)最高;在盐度50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存活率在温度20℃(94.0%)和25℃(92.0%)均显著大于30℃组(P < 0.05)。投喂螺旋藻粉各组卤虫抱卵率显著大于其它饵料(P < 0.05),且随盐度或温度升高而逐步增大。对养殖15d卤虫体内类胡萝卜素检测表明,各饵料组卤虫均只检测到海胆酮和角黄素,未检测出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玉米黄质和虾青素。投喂螺旋藻粉卤虫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 < 0.05),且随盐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盐度10组最高(46.25 μg/g);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温度25℃组最高(46.28 μg/g)。综上所述,投喂螺旋藻粉的卤虫生长最好,卤虫可以将β-胡萝卜素转化成海胆酮和角黄素,温度升高会降低卤虫存活率,加快卤虫生长、性成熟及类胡萝卜素代谢;盐度过高或过低会降低卤虫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但是高盐可以促进卤虫性成熟,且消耗体内类胡萝卜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银岳  孙叶  霍永久  占今舜  刘明美  詹康  赵国琦  
以蛹虫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运用酸热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酸热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酸热微波提取法、丙酮提取法提取类胡萝卜素,比较6种方法的提取得率,得出酸热超声提取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采用酸热超声提取法,设盐酸浓度、酸浸时间、沸水浴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等6个单因素试验,结合L27(313)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得出酸热超声提取法最优提取条件为盐酸浓度2.25 mol/L,酸浸时间30 min,沸水浴时间6 min,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25℃,超声时间25 min,类胡萝卜素提取得率可达1 134.88μg/g;影响提取得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超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滨  任丹丹  张民  吕伟  杜鹃  张声华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类胡萝卜素 ,对冻干菹草类胡萝卜素的浸提条件进行了研究 ,得到的最佳参数是 :浸提液为石油醚 -丙酮 (1∶3,v/v)混合溶剂 ,料液比为 90mL/ g ,在常温下分 3次浸提 ,总浸提时间为 1.5h。在此条件下冻干菹草粉中总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 95 .5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雅珊  
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卡素广泛存在自然界中。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可淬灭与清除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能预防癌症和减缓癌症的发展,细胞缝间联结的理论支持了类胡萝卜素的具有这一效果的看法,但是根据人群调查也出现类胡萝卜素具有负结果的报道。本文就类胡萝卜素的营养功能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要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付  陈媛梅  郑彩霞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番茄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以丙酮∶石油醚为溶剂,超声提取番茄中的类胡萝卜素,经分离纯化后作供试液,确定了HPCE法检测番茄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检测波长为450nm,运行缓冲液为pH 4.5的HAc-NaAc溶液,电泳电压24kV,0.5MPa压力下进样6s,电泳温度为20℃。最佳工艺下,样品可在16min内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同时检测样品中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此外,按照最佳条件对5种不同成熟期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番茄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的含量逐渐升高,β-胡萝卜素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两者含量均在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丹丹  彭光华  黄红霞  张声华  
通过MT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测定肿瘤细胞膜唾液酸(SA)含量、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细胞培养液中NO和NOS含量等的变化,研究菹草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extracts fromPotamogeton crispusL.,CEPC)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EPC对Hela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Hela细胞表面的SA含量,诱导Hela细胞ΔΨm下降,导致iNOS活性增强,NO含量显著升高。CEPC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肿瘤细胞膜SA含量,使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i、NOS的活性增强、NO的浓度升高而引起肿瘤细胞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西雷  李卿青  朱庭耀  白志毅  李家乐  
三角帆蚌贝壳珍珠质颜色与体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otal carotenoids content,TCC)密切相关。为研究养殖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三角帆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及贝壳珍珠质颜色的影响,选用不同颜色选育系(紫色选育系和白色选育系)的三角帆蚌进行了为期40 d的养殖实验。通过设置4种浓度梯度(5、10、20、40 mg/L)分别进行添加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类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三角帆蚌肝胰腺和外套膜组织中TCC也相应增加,但不同颜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累积效果差异显著(P0.05)。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各实验组贝壳珍珠质的颜色参数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体内能够富集更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而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富集能力较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杰  赵永彬  尹明安  
【目的】胡萝卜汁加工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需要较佳的干燥工艺保存好胡萝卜渣中的类胡萝卜素,以利于综合利用。【方法】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以及联合干燥工艺对胡萝卜渣干燥过程中含水量及类胡萝卜素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与比较。【结果】采用先热风85℃干燥45min后再真空75℃干燥,当胡萝卜渣含水量达到8%时,干燥时间最短,为135min,类胡萝卜素的损失率最少,仅为2.1%。【结论】热风-真空联合干燥技术能在较短的干燥时间内较大程度地保存胡萝卜渣中的类胡萝卜素,为较佳的胡萝卜渣干燥工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  周光宏  
选用两种有代表性的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分别用蛋鸡、山羊的离体小肠细胞进行体外吸收实验。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和黄体素的吸收均呈浓度依赖性,且β-胡萝卜素吸收率保持稳定(P>0.05);培养温度对蛋鸡离体小肠粘膜细胞类胡萝卜素吸收无显著影响,而极显著地影响了山羊对黄体素和高浓度(≥15μmol/L)β-胡萝卜素的吸收;Tween20对两种类胡萝卜素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黄体素抑制作用较大;体积分数(φ)为0.3%的Tween20可能阻断了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0.5mol/L的根皮素抑制了β-胡萝卜素的吸收而对黄体素吸收起促进作用(P<0.0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梅  周光宏  陈波  
利用山羊慢性小肠瘘管进行灌注试验 ,并结合前腔静脉采血 ,研究山羊对不同浓度 (5 0 ,10 0 ,15 0 ,2 0 0和 2 5 0μmol·L-1)类胡萝卜素 (β 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的吸收。试验发现 :随灌注时间延长 ,在同一浓度下山羊小肠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 ,血清中叶黄素与 β 胡萝卜素浓度分别在灌注后 2h与 2 5h达到峰值 ,而维生素A (VA)的浓度仅略有降低 ;山羊对两种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均呈浓度依赖性 ,但吸收率保持不变 ;血清中类胡萝卜素的浓度随其在灌注液中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但VA的浓度随灌注液中 β 胡萝卜素浓度的升高基本保持稳定 ;不同浓度的胆酸盐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文俊  周蓬蓬  朱薿  陈继征  余龙江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盐酸和蜗牛酶对红法夫酵母菌体进行破壁预处理,研究了不同中和终点pH值、菌体干燥温度、菌体粉碎细度和提取溶剂等提取条件对类胡萝卜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时用4 mol/L盐酸和600 mL蜗牛酶处理4 h破壁效果最好,此时类胡萝卜素提取率为91.3%(相对于DMSO提取方法)。在最佳中和终点pH值为4.0,最适干燥温度为50℃、最佳菌体粉碎细度为0.177 mm、最佳提取溶剂在菌体和提取溶剂料液比为4∶1时类胡萝卜素提取率逐步提高,最终达99.2%。整个工艺过程中提取条件温和,类胡萝卜素提取率基本完全,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平  吴增茹  王永健  
对4 个 品种的胡 萝卜( 新 黑田五寸 人参、 H E R T A G E、 X P H3910 和 T E B E) 进 行贮 藏期 间干物质和 β胡萝 卜素动态 研究。结 果表明, 贮藏期间 干物质 含量( 干/ 鲜) 呈下降 趋势。β胡 萝卜 素含量的变 化受贮 藏温度的 影响,呈 现四个阶 段:第一 阶段温度 降低,肉 质根进入 休眠状 态,β胡萝 卜素含量略 有下降 ;第二阶段 温度稳 定,肉 质 根 处于 休 眠 状态 ,β胡 萝卜 素 含 量稳 定; 第 三阶 段 温 度回升,生理 休眠打 破,β胡萝卜 素含量剧 增,其增 加量可 达一 倍 以上; 第四 阶 段温 ...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明慧  姚晓芹  韩超  董丽君  王亚光  楚建周  
用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对萝卜芽苗菜进行处理,得出了不同类胡萝卜素种类和浓度对萝卜芽苗菜下胚轴长度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处理均能促进芽苗菜下胚轴长度的增长,降低芽苗菜贮藏后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_2·~–)生成速率,并且适宜浓度可有效提高芽苗菜贮藏后的抗氧化酶(POD、SOD)活性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处理中,5 mg/L的β-胡萝卜素或20mg/L的玉米黄质处理下萝卜芽苗菜的下胚轴最长;和对照组相比,贮藏后萝卜芽苗菜中O_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在5~10 mg/L的β-胡萝卜素和10~20 mg/L的玉米黄质处理下较低;40 mg/L的β-胡萝卜素和20~40mg/L的玉米黄质处理下的萝卜芽苗菜在贮藏后具有较高的POD、SOD活性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分析表明,与β-胡萝卜素处理相比,玉米黄质处理可以使萝卜芽苗菜具有较低的MDA含量和较高的POD活性,更有利于维持芽苗菜的贮藏品质,延缓腐烂的发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陶俊  张上隆  徐建国  刘春荣  
应用HPLC技术分析了我国53个柑橘品种资源的6种类胡萝卜素成分——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柑橘果皮和果肉中均以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为主,β-胡萝卜素含量较低,α-胡萝卜素极低;参试品种中番茄红素仅在红肉脐橙的果肉中检测到。不论果皮还是果肉均以宽皮柑橘类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柚类最低,表明宽皮柑橘具有较高营养保健价值。在宽皮柑橘中,果肉以积累β-隐黄质为主,果皮β-隐黄质与叶黄素含量接近。与果肉相比,柑橘果皮的单位鲜重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的含量分别为果肉的2.5~15倍,是柑橘果实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库存部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