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5)
2023(11856)
2022(10468)
2021(9864)
2020(8363)
2019(19274)
2018(19273)
2017(37206)
2016(20437)
2015(22990)
2014(22986)
2013(22601)
2012(20598)
2011(18525)
2010(18399)
2009(17041)
2008(16656)
2007(14549)
2006(12675)
2005(11235)
作者
(59781)
(49550)
(49312)
(46850)
(31613)
(23889)
(22304)
(19594)
(18824)
(17802)
(16968)
(16625)
(15788)
(15655)
(15351)
(15219)
(15069)
(14785)
(14120)
(13991)
(12457)
(12124)
(11915)
(11222)
(11220)
(11041)
(11041)
(10912)
(10120)
(9756)
学科
(75449)
经济(75330)
管理(63725)
(57796)
(49932)
企业(49932)
方法(34843)
数学(29772)
数学方法(29430)
(22521)
(19883)
中国(19190)
(18457)
(18034)
业经(17997)
地方(14465)
(14321)
财务(14253)
财务管理(14224)
(13793)
贸易(13786)
企业财务(13489)
(13418)
理论(13362)
环境(12963)
技术(12879)
(12854)
(12849)
农业(12848)
(12253)
机构
大学(290836)
学院(287697)
管理(114955)
(109374)
经济(106837)
理学(100159)
理学院(98995)
管理学(97254)
管理学院(96743)
研究(94862)
中国(69454)
(62224)
科学(60979)
(52946)
(48454)
(47903)
业大(45638)
研究所(43677)
中心(42422)
财经(41957)
(41686)
北京(38881)
农业(38226)
(38046)
(37182)
师范(36799)
(34315)
(33576)
经济学(32073)
财经大学(31286)
基金
项目(200892)
科学(157791)
基金(146310)
研究(145293)
(127700)
国家(126655)
科学基金(108913)
社会(90222)
社会科(85339)
社会科学(85318)
(78739)
基金项目(78334)
自然(72573)
自然科(70850)
自然科学(70835)
自然科学基金(69565)
教育(66580)
(66333)
资助(59771)
编号(59122)
成果(48271)
重点(44605)
(43942)
(42008)
(41645)
课题(40682)
创新(39187)
(39016)
科研(38533)
教育部(37640)
期刊
(120189)
经济(120189)
研究(84116)
中国(55042)
学报(49384)
(44630)
科学(44077)
管理(42622)
(40795)
大学(37118)
学学(35035)
教育(31820)
农业(30845)
技术(23928)
(23132)
金融(23132)
财经(20369)
业经(19647)
经济研究(18337)
(17167)
问题(15392)
(14989)
科技(14952)
图书(14920)
理论(14820)
(14008)
实践(13696)
(13696)
业大(13252)
技术经济(13131)
共检索到414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智峰  王蕾  刘羽佳  丁红研  王志  李思婷  王承智  李玉  王希春  吴金节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通过核因子-κB(N 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Jun N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对猪肠上皮细胞(IPEC-J2)造成损伤的差异,为探索β-伴大豆球蛋白引发仔猪肠道黏膜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β-伴大豆球蛋白体外诱导IPEC-J2损伤,试验设对照组T0(猪肠上皮细胞不做处理),试验组T1 (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T2(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T3(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i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T4(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和T5(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p38抑制剂SB202190),处理24 h后观察细胞结构,测定各组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NO、TNF-α、IL-10、IFN-γ含量,细胞损伤相关基因NF-κB p65、iNOS、JNK、p38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IPEC-J2中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24 h后,细胞数量减少,线粒体改变,染色质边集,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NO、TNF-α、IFN-γ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IL-10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NF-κB、iNOS、JNK、p38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加入抑制剂后,细胞活性显著提高(P<0.05),细胞结构趋于完整和规则,IL-10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NO、TNF-α、IFN-γ含量极显著减少(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甜甜  殷海成  黄巍  
为观察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对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诱导的鲤幼鱼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原代培养72 h(26°C、6%的CO2)的24孔鲤幼鱼IECs培养板随机设为6组,每组4个重复。其中1组为阴性对照,其余5组用浓度为1.0 mg/m L的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诱导24 h后,分别更换浓度为0(阳性对照)、0.15、0.30、0.45和0.60 mg/m L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培养液,相同条件培养12、24和36 h,分别检测细胞的抗超氧阴离子(ASA)和抗羟自由基(A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夏  戴佳乐  陈子奇  付永平  马建  曲静  王丕武  
【目的】构建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基因具有功能性间隔序列的发夹结构(Intron-hairpin RNAi,ihp-RNA)的RNA干扰(ihp-RNAi)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豆,为通过RNA干扰技术改良大豆的营养品质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豆总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克隆了β-伴大豆球蛋白α′-亚基基因的核心保守序列(400bp),并将该片段的反义和正义片段插入到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3301-P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αp下游,将功能性间隔序列intron-SSR插入反义片段与正义片段之间,构建α′-亚基基因ihp-RNAi安全型表达载体p3301-PFNZ-α′-BAD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左伟勇  陈伟华  邹思湘  张源淑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伴大豆球蛋白水解肽对肠道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1日龄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只,基础日粮预饲1周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伴大豆球蛋白液(Conglycinin组)、伴大豆球蛋白酶水解肽P2组分(P2-PTC组)、伴大豆球蛋白盐酸彻底水解液(HCl-FHC组),各0.5ml,1次/天。除对照组外,各处理组灌胃液体总含氮量相等(折合蛋白含量为0.5mg·ml-1),试验共21d。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灌胃伴大豆球蛋白酶解肽对大鼠粪样细菌区系变化的影响,并采用连续稀释PCR的方法半定量研究伴大豆球蛋白酶解肽对大鼠肠道双歧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左伟勇  陈伟华  邹思湘  
90只清洁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预饲基础日粮一周后,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CK)、伴大豆球蛋白液(Ⅰ)、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液(Ⅱ)、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液提纯B组分(Ⅲ)、伴大豆球蛋白盐酸水解液(Ⅳ),除对照组外,各处理组灌胃液体总含氮量相等,实验期21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第3周Ⅱ组和Ⅲ组每只小鼠日均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降低8.75%(P<0.05)和9.28%(P<0.05);Ⅲ组小鼠胸腺相对质量极显著下降,降低了10.40%(P<0.01),肠黏膜sIgA水平提高45.49%(P<0.01),大肠食糜中6磷酸果糖酮糖酶(F6PPK)活性极显著提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立  金鑫  林佳佳  陈佳雯  海思娆  裘知  王正  汪洋  赵杰  李玉  冯士彬  吴金节  王希春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Deoxynivalenol,DON)诱导仔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焦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以500ng·mL~(-1)DON和1μmol·mL~(-1)4-PBA(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单一及联合染毒IPEC-J2细胞24h。采用CCK-8测细胞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WB和qRT-PCR测内质网应激通路和细胞焦亡关键分子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测R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N组细胞缝隙变宽、细胞密度降低、超微结构被破坏,ROS、MDA、IL-1β、IL-18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GRP78、IRE1、ATF6,、GSDMD和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GRP78、CHOP、ATF6、IRE1、GSDMD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SOD、GSH-Px、CAT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与DON组相比,DON和4-PBA联合处理组的细胞数量增多,细胞缝隙变小,细胞器形态正常,ROS、MDA、IL-1β、IL-18含量以及ATF6、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GSDMD、GRP78和IRE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GRP78、CHOP、ATF6、IRE1、GSDMD和Caspase-1的蛋白表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Px活性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DON可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通路诱导IPEC-J2细胞焦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萧晟  刘丹丹  甘芳  黄克和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暴露对体外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IPEC-J2)细胞增殖、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DON的肠道毒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DON(0、0.5、1、2、4、8、和16 μmol/L)处理IPEC-J2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Hoechst 33258、western blot、Millipore-ERS和IFA检测DON对IPEC-J2细胞增殖、对细胞凋亡、屏障功能和自噬的影响;通过添加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来升高细胞的自噬水平,用上述方法检测RAPA对DON引起的IPEC-J2细胞增殖毒性、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DON浓度达到4、8和16 μmol/L时:1)细胞增殖显著下降(P<0.05);2)凋亡细胞数量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5);3)细胞跨膜电阻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显著下降(P<0.05);4)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Atg5表达显著下降(P<0.05);5)当添加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时,可以显著缓解DON引起的细胞增殖毒性、凋亡和屏障障碍。[结论]DON暴露通过抑制自噬引起IPEC-J2细胞增殖下降、凋亡增加和屏障功能障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萧晟  刘丹丹  甘芳  黄克和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体外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增殖、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DON的肠道毒性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0.5、1、2、4、8、和16μmol·L~(-1))DON处理IPEC-J2细胞24 h后,采用MTT、Hoechst 33258、Western blot、Millipore-ERS和IFA法检测DON对IPEC-J2细胞增殖、凋亡、屏障功能和自噬水平的影响;在4μmol·L~(-1) DON处理组添加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来提高细胞的自噬水平,用上述方法检测Rapa对DON引起的IPEC-J2细胞增殖毒性、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DON浓度为4、8和16μmol·L~(-1)时,细胞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细胞跨膜电阻(TEER)值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显著下降(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Atg5表达显著下降(P<0.05)。添加Rapa可以显著缓解DON引起的细胞毒性、凋亡和屏障功能障碍。[结论]DON通过抑制自噬引起IPEC-J2细胞增殖下降、凋亡增加和屏障功能障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楠  刘建峰  梁运祥  葛向阳  
采用酸沉淀、亲和层析(ConA-Sepharose 4B)等手段,成功地分离纯化了大豆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SDS-PAGE检测表明2种蛋白纯度分别达到95%和90%。将纯化的11S球蛋白和7S伴球蛋白分别免疫大白兔获得抗血清,并建立起间接竞争ELISA检测大豆豆粕及其深加工产品中11S和7S抗原蛋白含量的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南  李轩  陈慧子  余凯凡  朱伟云  
[目的]本文以猪肠道上皮IPEC-J2细胞为模型,探究不同水平丙酸钠对细胞紧密连接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和10 mmol·L~(-1)丙酸钠处理IPEC-J2细胞,以不加丙酸钠处理IPEC-J2细胞为对照组,分别处理12 h和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力、跨膜电阻(TEER)值、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及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浓度。[结果]丙酸钠处理24 h后,处理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的TEER值则显著上升(P<0.05)。ELISA测定结果表明,丙酸钠显著刺激IL-8和TNF-α的分泌(P0.05)。[结论]丙酸钠选择性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家族相关基因的表达,一定程度上维护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同时调节细胞炎症反应,揭示丙酸在调节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以及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新颜  孔保华  熊幼翎  
【目的】探讨纯化后的乳清蛋白抗氧化肽P4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lung fibroblast)MRC-5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应用四唑蓝快速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来确定P4对过氧化损伤MRC-5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利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1mmol·L-1H2O2孵育24h可显著诱导MRC-5细胞损伤,使细胞存活力下降到22.47%,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抗氧化肽P4(4、2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若楠  康瑞芬  沈丹  戴鹏远  唐倩  李春梅  
[目的]本试验以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呕吐毒素(DON)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来选择适宜的Gln浓度,以不添加Gln和DON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0.75 mmol·L~(-1) Gln组,2.0 μg·mL~(-1) DON组和2.0 μg·mL~(-1) DON+0.75 mmol·L~(-1) Gln组,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自由基(ROS)及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N处理24 h显著升高细胞的凋亡比例和ROS含量(ROS荧光密度/细胞总数)(P<0.01);与DON组相比,DON+Gln组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比例和ROS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了IPEC-J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相关基因和Caspase-3及Caspase-8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DON组相比,DON+Gln组下调了IPEC-J2细胞IL-1β、COX–2、Caspase-3、Caspase-8、BAK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IPEC-J2细胞Caspase-3,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F-κB)蛋白的表达,而添加Gln后(DON+Gln组)下调了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Gln通过清除DON诱导的IPEC-J2细胞中过量的ROS和调节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来缓解由DON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损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芳  蔡豪亮  刘文豪  陈志刚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质结合后,溶于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以改善姜黄素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的缺陷,并揭示姜黄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将姜黄素与实验室自提大豆7S、11S蛋白结合,确定姜黄素与蛋白质结合的最优条件;将结合物溶于制备的6种NADES中,考察结合后姜黄素的光、热稳定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后姜黄素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并采用荧光光谱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与大豆7S、11S蛋白结合后的姜黄素在NADES中的光、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的结合强度均较弱,且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间为静态猝灭,生成了摩尔比约为1∶2的不发光的复合物,同时,姜黄素与蛋白质的结合引起蛋白质部分二级结构的展开与折叠。[结论]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姜黄素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的缺陷,且制备的蛋白质材料可能被用作新型药物载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叶杏  余倩  刘瑞婷  张曦文  吴婷  潘思轶  徐晓云  
为了研究陈化对于广陈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干燥果皮、贮藏1 a和10 a广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Chachi’,PCR-C)为研究对象,提取纯化得到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PCR-CF),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HepG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陈皮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进一步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作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广陈皮陈化过程中,橙皮苷含量呈现波动,但总体上是下降趋势;而多甲氧基黄酮及其总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PCR-C10F中含量最高,PMFs总含量达到(98.66±0.56)mg/g。而且,不同贮藏年份PCR-CF可明显提高SOD、GSH水平和降低MDA含量,且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PCR-C10F抗氧化活性最强,SOD、GSH、MDA水平分别达到(139.38±17.38)U/mg和(117.81±3.22)μmol/g、(0.39±0.03)nmol/mg。相关性分析表明,川陈皮素的积累是PCR-C10F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PCR-C10F显著上调Nrf2 mRNA以及其在胞核蛋白中的表达;从而激活抗氧化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O-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陈皮在陈化过程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抗氧化活性不断增强,PCR-C10F能够通过调控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起到氧化应激抵御保护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月  辛海瑞  张闯  顾宪红  
IGFN1基因可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并呈现出免疫球蛋白Ⅰ和纤维连接蛋白Ⅲ组合的肌小节蛋白的结构域特征。其作用主要是参与蛋白翻译、肌细胞分化、骨骼肌收缩和细胞骨架稳定等。本研究主要对IGFN1基因的结构特点、在动物体内的基因表达调控、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动物氧化应激反应与IGFN1表达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资料,也为氧化应激条件下修复肌肉损伤及改善猪肉品质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