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旅游民宿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互动状况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的整合与探讨

2017-08-10分类号:F323.6;F592;F719.2

【作者】李朋波  靳秀娟  谷慧敏  
【部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摘要】以旅游民宿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和"现实困境"为框架,系统梳理了现有研究文献及其主要观点。结果表明:(1)民宿业就业包容性好、就业门槛低、产业关联度高、劳动力转移难度小等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有效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用工成本低、地缘优势、家乡情结等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满足民宿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及其成本控制;(2)当前民宿业发展中存在的外来资本主导、政府政策不到位、季节性用工需求、产品同质化且品质较低等现实问题,导致其无法很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失衡、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决定了其难以促进民宿业的长远发展;(3)经营或参与民宿业的当地农民、外来的民宿项目投资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应从不同方面做出努力,来促进民宿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民宿业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  互动状况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京津冀民宿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良性互动机制与政策研究"(16JDGLB00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基于共享经济的首都在线短租住宿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16JDGLA001); 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科研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回流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LYFZ17B001)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