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型歧视理论视角下的性别工资差距
2017-10-05分类号:C913.14;F249.24
【部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本文应用统计型歧视理论,提出不完全信息劳动力市场中男女劳动者体力劳动生产率差距将导致企业进行性别歧视,于是性别工资差距总是包含生产率差距和歧视两部分。雇佣合格劳动者的成本收益比的性别差距较大的职业,就业机会和工资的性别不平等程度也较高。结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的数值模拟表明,对于存在性别工资差距的职业,性别工资差距中歧视因素的影响程度均超过60%;男女就业机会差距较大的职业,工资性别歧视程度也较高。当政府为女性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提供补贴时,可以有效降低性别工资差距和工资性别歧视程度。本文不但为解释性别歧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而且为反性别歧视政策提供了定量化的参考。
【关键词】统计型歧视 性别歧视 性别工资差距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03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008)的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4YJC790040)的资助; 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JT005)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文汇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