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一种“实践理性”的解释
2017-05-15分类号:D731
【部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2000年以来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的"实践转向"逐渐渗透到国际关系学科中,形成了以北美学者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实践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世界政治不能被简单视为民族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的利益竞争或者交换,而是由基于共同的"背景性知识"而实施适当绩效行动的"实践共同体"组成。对"实践理性"的强调无疑是突破现有国际关系研究大多强调"国家理性"的理论局限的一种重要尝试。本文的研究表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合作进程基本符合实践理论的解释:持续的地区合作实践、"在合作中"的背景性知识,以及形成中的实践共同体成为判断东亚地区合作基于"实践理性"而非"国家理性"的三个突出特征。
【关键词】实践理性 实践共同体 东亚地区合作 中国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文化基础研究”(16ZFG81002);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全球化与区域化实证研究创新团队”(16CXTD10)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