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t-ISM模型的污染企业周边农户环保支付意愿发生机制分析——以苏皖两省为例
2017-03-20分类号:X32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
【摘要】污染企业周边农户作为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利益主体之一,其环保支付意愿对当地的环境保护状况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对苏皖两省33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和Logit-ISM模型,分析了污染企业周边农户的环保支付意愿及支付水平,探讨了农户环保支付意愿的内在发生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苏皖两地中有66.37%的农户有环保支付意愿,这些农户在环保方面的平均意愿支付水平为209.58元/年。第二,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对环境污染的担忧程度以及亲戚朋友是否有环保支付意愿对农户的环保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距离污染企业的公里数和对现在生活的满意程度对农户的环保支付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三,前述6个因素中,农户距离污染企业的公里数、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以及亲戚朋友是否有环保支付意愿是农户形成环保支付意愿的深层根源因素,这些深层根源因素通过影响家庭年收入和农户对环境污染的担忧程度,进而影响农户对现在生活的满意程度这一农户形成环保支付意愿的直接驱动因素。
【关键词】农户 环保支付意愿 污染企业 Logit-ISM 模型 发生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化学品产业:形成机制及其对周边农民福利的影响”(编号:71303116);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农村化学品产业:形成机制及其对周边农民福利的影响”(编号:KJQN2014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村环境管理中的政府责任和公众参与机制研究”(编号:15CGL039);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观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