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距离、边界效应与中国沿边地区跨境次区域合作——兼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发展
2014-06-20分类号:F127
【部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区域经济所
【摘要】研究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可对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体化程度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沿边城市大多是内陆城市、对外运输基本靠陆路运输的特点,除了直线距离,还通过引入实际陆路距离和实际海运距离变量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研究发现,各个距离变量中,以实际陆路距离衡量的边界效应值最高,不同跨境次区域间边界效应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另外,国内外GDP、城市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便利度、城市行政级别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为例具体探讨沿边地区对周边国家开展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中国沿边地区 地理距离 边界效应 跨境合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0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50)
【所属期刊栏目】东北亚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