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尊皇爱国”教育对历史认识的影响——以明治时期的修身教育与战后历史教育为例
2014-09-01分类号:K313.4
【部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摘要】修身教育是日本明治时期的重要教育内容,明治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不断强化修身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随着《教学大旨》等教育法令的颁布实行,国家主义思想、尊皇思想、忠君爱国思想不断渗入到修身教育中,尤其是天皇被神话以及明治宪法对天皇"神圣性"的保障,使得修身教育完全变成了"尊皇爱国"的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由于战后日本没有一个清算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国际环境,旧的国家机器没有完全打碎,使得其在历史教育中,基本延续和秉持了"天皇神圣"、"尊皇爱国"的思想,从而不断出现首相、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侵略战争的现象。
【关键词】明治时期 修身教育 “尊皇爱国” 军国主义 战后日本 历史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3JJD770013)
【所属期刊栏目】东北亚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