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问题
2004-11-30分类号:F205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地区司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地区司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北京100824 北京100824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摘要】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的协调状态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为此,本项研究选择了决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5大“公用性资源”并建立相应模型以评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协调状态。结果表明,在全国7大区中,以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华南5个区条件相对较优,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状态相对较差。人地关系对应分析表明,华东、华南、华中和华北4个大区人地关系的紧张状态突出,其中华东区的情况最甚,目前当地实际人地关系压力系数接近6.8,高出全国均值水平33倍。尽管西北和西南的人地关系压力状态远低于其他地区,但是由于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的脆弱性,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开发同样面临严重挑战。作为全国资源环境基础最佳的地区,目前东北区的人地关系依然保有较大演进空间,这也是全国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的最后希望所在。
【关键词】资源环境 人地关系 经济发展
【基金】国家科技部《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研究》;; 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共同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