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温度变化重建与分析
2012-11-15分类号:P423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利用清代地方志中的异常初、终霜记载,根据器测时期华北初、终霜的早、晚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重建了1646-1910年华北地区时间分辨率为5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期间的冷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清代华北地区气候以寒冷为主要特征,冬半年温度平均较现代(1951-1980年)约低0.55℃,最冷5年(1656-1660年)较现代约低1.42℃;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气候存在"冷—暖—冷"的世纪波动,两个寒冷时段起讫时间分别为1646-1700年(平均较现代约低0.77℃)和1781-1910年(平均较现代约低0.58℃),1701-1780年虽然相对较暖,但冬半年温度仍较现代略低(平均较现代约低0.36℃);从更高时间分辨率看,清代冷暖时段内同样存在较小的波动,清后期寒冷时段出现了两个"冷谷"。
【关键词】温度重建 冬半年 中国华北地区 清代
【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501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05090101,XDA05090104);;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1FY12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24)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