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
2009-01-15分类号:F326.1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利用1999-2006年县域统计数据,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城镇化、工业化因素通过比较经济效益对全省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全省粮食生产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并且这一支持政策对三大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粮食生产促进效应存在差异,体现在对苏北、低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对苏南、相对高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鉴于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和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适应此特征的粮食生产发展战略和补贴政策设计需及时响应。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为契机,减少耕地非农占用,优化土地资源城乡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强化粮食补贴机制,有助于促进江苏粮食生产持续发展与供需平衡。
【关键词】粮食生产 面板数据模型 时空变化 影响机制 江苏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9);;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创新三期领域前沿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