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外来宗教在口岸城市的空间分布及扩散特征——以福州市基督教教堂为例

2011-08-15分类号:F592.7

【作者】张芸  王彬  朱竑  
【部门】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城市宗教景观是宗教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堂作为宗教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其时空分布与变迁往往可以透露宗教地域播迁的重要内涵。本文通过提取历史时期福州基督教堂的空间数据,利用GIS及空间分析功能和历史文献分析法,探讨基督教在福州口岸城市的空间分布和扩散。研究结果表明:从时空分布看,1860年以前,福州市基督教堂数量少且集中分布于闽江口和沿江两岸,即茶亭、仓前一带;1860年之后,形成闽江沿岸和旧城区(鼓楼区)并存格局;民国之后,福州市区教堂开始沿着交通线路向外扩散;建国后,福州教堂整体上则呈收缩之势。从传播方式看,福州基督教传教方式总体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突出地表现为从传统的牧师布道方式向现代媒体布道方式转变,辅之以宗教书籍、报刊的刊印和学校、医院等的创建立,客观上推动了福州近代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堂  基督教  空间特征  扩散方式  福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55,40771067);; 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2008F3034);;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学者”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