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福建省沿海与内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比较
2016-10-24分类号:P429
【部门】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摘要】高温热浪作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探索福建省沿海与内陆城市高温热浪脆弱差异性及其形成机制,本文构建了包含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3个维度的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估模型(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利用1994-2013年逐日极端高温数据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分别对处于沿海和内陆的福州和南平市辖区进行高温热浪脆弱性及其3个维度(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的评估与比较,并试图解释分析福州市辖区与南平市辖区高温热浪脆弱性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显示: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显著差异,近20年来,沿海地区高温热浪的脆弱性低于内陆地区,但随着经济发展导致的敏感性增加,前者不断攀升的脆弱性可能会超越后者;内陆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程度相对较弱,其敏感性不断降低而适应性有所上升,使得其高温热浪的脆弱性不断降低。降低高温热浪脆弱性的关键在于同时增强区域适应性与降低敏感性,这对制定适应性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温热浪 脆弱性 脆弱性评估模型 沿海 内陆 福建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4YJCZH112);; 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项目(K3-360);;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K2014007)~~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