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2017-03-15分类号:X820
【部门】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
【摘要】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本文从环境承载力评价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即通过计算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衡量大气、水及综合环境承载力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试点开展案例研究。评价结果显示:1环境综合承载力方面,99%的区县超载。2大气环境承载力方面,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是主要污染因子,98%的区县超载;臭氧(O3)和二氧化氮(NO2)的超标状况也非常严重,分别有87%、72%的区县超载。3水环境承载力方面,进行评价的108个区县全部超载,总氮(TN)、溶解氧(DO)、氨氮(NH3-N)和总磷(TP)为主要的超标污染因子。该评价模型以环境质量为基础,客观地反映了环境承载力状态,可广泛应用于中国不同尺度单元环境承载力的评价。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 污染物浓度 环境质量标准 超标指数 京津冀地区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601-002);; 环境保护部财政预算重点项目(2110107);;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项目(KFJ-STS-ZDTP-02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