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2003-12-10分类号:X22
【部门】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30 重庆400030 重庆400030
【摘要】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不适当地用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所导致的,而根本的原因是生态足迹概念本身的定义不够确切。本文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全球生态赤字和区域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可以对区域发展公平性做出评价。
【关键词】生态足迹理论 区域发展持续性 生产性生态足迹 消费性生态足迹 发展公平性评价
【基金】重庆市院士基金(编号7664)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