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铁矿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及生态治理对策
2008-11-15分类号:P642.25
【部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摘要】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塌陷及其环境地质灾害已给矿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加快塌陷治理,搞好环境修复是实现自然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对莱芜铁矿区岩溶塌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铁矿区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选取第四系厚度、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厚度及其与岩溶水的水力联系、灰岩顶界面岩溶发育程度、"天窗"内塌陷坑密度5个指标对岩溶塌陷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评价;根据评价依据将研究区内不同天窗进行危险性划分;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规划的编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在类似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治理中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岩溶塌陷 危险性 生态治理 莱芜市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4E03)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