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江西省食物供给时空格局

2011-04-15分类号:F326.1

【作者】王情  岳天祥  范泽孟  孙晓芳  辛晓平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摘要】江西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对未来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江西省1980-2005年的各类食物产量变化趋势,并结合食物营养转化式和不同生活水平的食物营养需求标准,对江西省食物营养供给总量和供需平衡进行时空格局分析,得出:①稻谷产量约占江西粮食总产量的95%,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而油料、大豆、薯类和甘蔗产量1998年以后均有下降趋势。②江西省的食物营养供给总量较为富余。2005年食物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产量分别达到80.76×1012kcal、222.67万t和137.68万t,按照小康的生活标准,分别可供养9794、7532和5588万人,均高于江西省2005年的实际人口。③江西省食物营养供给呈稳步增长趋势,1980-2005年食物脂肪供给增加了7.40倍,热量和蛋白质分别增加了0.84倍和1.30倍。④江西省食物供给结构不均衡——食物热量的供给能力最强,90%的县市供给盈余,蛋白质次之,食物脂肪的供给能力相对最弱,2000年以后仍有1/2以上县市供给不足。应优化食物种植结构,重视油脂类作物的种植,提高食物脂肪的供给能力。⑤江西省食物供给能力较强区域主要分布在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鄱阳湖周边区域及赣江流域的部分县市。加强这些地区的耕地保护,对确保未来食物供给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江西省  食物供给  时空格局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08B04);;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081105)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