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空间格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2006-09-30分类号:F740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摘要】本文回顾了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使用2002年103个国家的商品出口贸易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首位联系分析,对国际贸易空间格局,尤其是国际贸易流向与贸易组团进行了研究。着重指出了国际商品贸易体系中的等级结构和核心国家,分析了区域性贸易组团形成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美国和欧盟是第一级贸易中心,是世界性核心;中国和日本是第二级中心,是世界性贸易核心的候补者;俄罗斯联邦、韩国、印度、巴西、新加坡、沙特等则为第三级的区域性贸易核心。贸易组团的组成反映了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大中华地区表现为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特区为核心的双星体系,香港特区在中国国际贸易中仍起重要的中转作用。
【关键词】贸易流 组团 模式 全球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3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8112)。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