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05年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2011-03-15分类号:P468.024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普林斯顿大学
【摘要】极端降水事件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澜沧江流域纵贯13个纬度,最大相对高差近5000 m,跨6种气候带,是全球少见的南北向大江,它在气候、水文、地理、生态学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自1960年以来,流域经历了显著的气温上升。探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一复杂流域的极端降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小于5 mm、5~10 mm、10~50 mm以及大于50 mm 4个不同量级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平均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了每种量级降水占总降水量的百分比及降水频率。结果表明,各量级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流域总体上极端降水频率的增加态势明显。对典型地区站点分析表明,极端降水的增加可能与气候系统随机性变强有关。
【关键词】降水 强度 趋势 澜沧江流域
【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300-01);; 欧盟第六框架项目(SWITCH-018530)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