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012-08-15分类号:F293.2;F224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建设用地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建设用地规模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分析中国建设用地规模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改革创新方向具有深远意义。基于1996年和2007年的中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1996年和2007年中国建设用地规模及其变化同经济社会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996年和2007年中国建设用地规模同经济社会因素的相关关系有所不同。1996年中国建设用地规模与非农产业产值、总人口正相关,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负相关;2007年建设用地规模仅与总人口呈正相关关系。1996-2007年间中国建设用地规模变化仅与财政收入变化、城镇人口变化呈正相关,与非农业产值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表明,1996年中国建设用地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对比较协调,2007年则变得不够协调,1996-2007年间建设用地规模增加的主要动力源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性和中国的快速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协同性较弱。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调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需要改革不合理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
【关键词】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经济社会因素 逐步回归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04)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