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研究
2012-08-15分类号:F299.2;F224
【部门】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针对中国人多地少,且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以及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相对缺乏合理性评价,存在重实证轻理论,重个案缺规律,重特大、发达城市轻一般城市的不足,本文从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基础理论问题着手,构建非协调性评价体系,并以2009年中国246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对其扩展规律进行总结;然后从微观层面的行为主体博弈、要素流集聚扩散及制度安排反馈视角讨论了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空间扩展效率低下,表现在区际功能匹配性差,城市化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内在"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度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全国平均值为1.192,其中大于1的城市占26.42%,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往西依次递减的地理格局;城市的功能地位与铁路干线对其影响大,呈现出地级市以上城市>地级市,铁路干线城市>非铁路干线城市;通过机理分析揭示出,"产权区域"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出于实现自身行为目标函数(政府绩效和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最大化的考虑,而在制度安排的框架下,通过对要素流的做功而传导出来的制度反馈效应:现有制度安排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扩散冲动";在政策建议部分,基于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函数提出修改完善现有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 非协调性 机理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0SSXT10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