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区位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述评
2010-12-15分类号:F061.5
【部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公共设施科学配置、合理布局、实现效率与公平最大化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共设施区位理论深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综述类研究缺乏对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理论体系的全面探讨,同时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关注较少。本文一方面通过将公共设施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论在区位选择目标、决策主体、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对比,对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理论予以归纳;另一方面首先基于Deverteuil的综述研究简要阐述创始阶段、数量、后数量时代西方公共设施区位理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局限性,尔后从多设施、多目标复杂区位模型、空间可达性度量、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等角度重点评述9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国内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简要介绍;最后在厘清公共设施区位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本文从统筹城乡公共设施配置、多种设施协同布局、区位决策因子多元化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公共设施 区位理论 社会福利 公平与效率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Y2-YW-33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