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结构及与城市化的耦合机制——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例
2009-09-15分类号:F299.2;F224
【部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摘要】城镇体系结构是城市化格局及演化的基本框架。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为例,利用甘肃段41个县及以上城镇统计资料,结合相关分析模型、分形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与城市化的定量关系入手,探讨了城镇体系结构基本特征以及与城市化的时空耦合机制,得到以下结论:①甘肃段城镇体系结构以2002年为转折点,进入第二阶段的倾斜发展,其特征表现为:等级规模不服从位序-规模法则,属典型首位分布;等级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单核心增长格局发生分异;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呈点轴空间分布格局。②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城市规模呈对数关系),还取决于等级规模结构的均衡性(其对数与不均衡指数成线性关系),同时,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影响其发展的进程。并藉此探讨了甘肃段城镇体系及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关键词】城镇体系结构 城市化 耦合机制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 甘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048);; 兰州大学交叉科学青年创新基金资助(LZU200534)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