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
2016-01-29分类号:F124
【部门】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重点实验室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是社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支撑。"五化"协调定量评价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关于"五化"协调发展定量研究发现:1"五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解读不一,评价时往往选择单指标,与综合指标差异很大。2权重计算以熵权法为主,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评价方法较少,主客观评价结合更少。3协调水平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为主,其次为关系拟合与趋势预测法、DEA动态效率+HR模型、同步度模型等,并出现了系统性研究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的交叉,研究方法的层次不断提高。4空间分析方法以空间分类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为主,空间重心转移轨迹、空间格局的动态演进、空间趋势分析等研究方法逐渐出现。5时空分异的机理分析主要以影响因子解读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主,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等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模型开始出现。但"化"的过程性、阶段性分析不足,"化"与"化"协调发展的转折点及转型机制分析不足。根据研究进展的评析,从研究范式、指标选择与权重计算、研究方法、空间分析技术、时空分异的机理解释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加强"五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评价维度分析、加强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设置的合理性研究、采用多元的"五化"协调度评价方法、加强空间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定量解释与定性解释的结合等建议。
【关键词】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 绿色化 “五化” 进展 反思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44);;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6-qn-016)~~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